钻研教具制作 丰富智障学生语文课堂

时间:2022-06-15 03:06:16

钻研教具制作 丰富智障学生语文课堂

【摘要】教具可营造愉悦的娱乐氛围,一切以教育为目的教具教学,都会使学生在自然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有益于挖掘智障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智力,弥补智障学生的身心缺陷。

【关键词】自制教具;丰富;智力障碍学生;语文;课堂

智障学生是指“智力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智力水平(智商低于平均值的两个标准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智力商数为70分以下的学生,同时伴有适应能力缺陷。”智障学生因生理缺陷,他们在学习、生活方面都存在较大障碍。培智学校义务课程实验方案中指出:“针对学生智力残疾的成因,以及运动技能障碍、精细动作能力缺陷,言语和语言障碍、注意力缺陷和情绪障碍,课程注意吸相关专业的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一件小小的教具能生动地阐述教学内容,使静态的课本知识和内容“活”起来,能极大地激发智障儿童对所学知识的直观感受和理解,这就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他们因抽象思维能力差,对外界适应能力较低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教具与教材的关系十分密切,两者形同手足,相辅相成。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仪器配备目录》所列品种都是最基本的、不同层次的最低限度要求。很显然,光靠这些品种是不够的,还要由学校自配的办法补充完善,否则很难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计划。在培智学校语文教学中,针对教具比较缺乏、与实际应用存在差距等问题,我采取了自制教具的办法来丰富语文课堂教学。自制教具本身,也包含着动手动脑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让智障学生通过参与自制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在学中提高,从而学生启迪思维,陶冶情操,促进其身心的发展。

1 开展教具自制活动,弥补缺陷,促进健康成长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设置方案中指出:“发展学生运动能力,要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为主。通过运动,提高学生的大肌肉群活动能力、反应能力和协调平衡能力,刺激大脑肌能的发展。”自制教具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个感官,手脑并用,心口共用,使智障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和升华。引导生理缺陷的智障学生开展自制教具活动,有利于训练他们的身体平衡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大肌肉群发育等。使智障儿童的缺陷和障碍得到不同程度的弥补和矫正,并使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康复。智力障碍学生的大脑发育不健全,导致肢体活动不灵活,低年级的智力障碍学生指挥肌肉群的神经系统机能尚未成熟,动作能力较差,使他们产生了学习上的障碍,教具制作活动则是弥补智力障碍学生缺陷的一种重要途径。如:组织学生学习生字时,学生很容易忘记,这时,我就发给学生一些空白小卡片,让学生把学过的字写在上面配上自己喜欢的画,然后在卡片上部钻出圆孔,用废弃挂历上的塑料绳装订成可翻阅的识字教具。学生积极行动起来,能按要求独立完成,他们把自制的教具精心保管好,经常更换内容,经常翻阅,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看图识字能力,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肢体运动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等。

2 用活自制教具,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记忆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扩大眼界、丰富知识经验的最重要推动力。愉快教育就是兴趣教育,制作教具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一堂课要让学生完全融入教学氛围,这不仅需要教师的教学设计新颖独特,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互动,但智力障碍儿童注意力易分散,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极不稳定,极易被其他事物所干扰。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变换教学方式,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积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注意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发展他们的有意注意力。如:在课堂教学中,我大量使用了大量来源于生活的教学挂图、卡片、照片等,这些教学材料都是自己拍摄和绘制的,这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心理学表明,学生手脑并用和多种感官的刺激,会强化大脑的记忆功能,生动而有意义的材料比抽象无意义的材料容易记忆并持久保持,如讲“衣帽”这节课时,我指导学生用纸折衣服、帽子,并把折好的帽子戴在头上,每个学生在折好的衣服、帽子上写生字“衣、帽”。在讲红绿灯这节课时,利用自制红绿灯教具,红灯亮起,让学生知道停一停,绿灯亮时,叫学生懂得向前行。这节课学生不仅学会了字词,还懂得了交通规则,学生在玩玩乐乐中增长了知识。这种自制教具的在课堂中的运用,自始至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比单纯的讲述、板书的记忆延续时间长得多,有些深刻的印象还会终生难忘。

3 深化自制教具活动,丰富生活常识,开拓学生视野

教学活动与生活是密切相关而不可分的。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制作教具,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如:我在引导学生自制教具时就地取材,学生认识了许多制作材料,把学到的知识生活化,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常识。根据智力障碍学生的发展特点,我们从实际出发,创设的教育训练内容接近学生生活实际,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如:教学《水果》这节课,我通过出示实物让学生了解常见的水果,认识了水果名称和外部形状。可当提到杨桃也是水果时,很多学生却不知道,我耐心地给他们讲解说。杨桃在我们北方并不常见,它是一种南方水果,大家都饶有兴趣地想知道杨桃的样子。虽然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内容让学生观看,但他们还是意犹未尽,似懂非懂,因而我们师生动手齐做杨桃教具,我们先把白纸涂成杨桃的颜色,折叠成杨桃外形,再进行剪、拼、粘。一个个大小不等的杨桃就做成了。与现实中的杨桃形状一模一样,学生饱了眼福,增长了知识,掌握了从外形分辨水果的本领。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认识到教具制作不但是遵循了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认识理解事物的普遍特点,而且还较全面满足了学生的一般性需求,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具的运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中。一次,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小强,和妈妈一起去逛商场,看到商场的冰柜里琳琅满目水果,不由脱口而出,说出好多不常见水果的名称,妈妈很惊讶,随后是对他的“博学”而感到欣慰,类似的事情在其他学生身上屡见不鲜。

4 坚持自制教具活动,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在语文教学,开展自制教具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经验,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使学生真正走向社会,回归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要把智障学生培养成这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就必须使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有力,根据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需要,开展自制学具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强化智障学生的感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能使学生的认知能力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如:《刻舟求剑》这节课,我与学生共同制作了木船,制作过程中,我们几翻修改,从选材、加工到修改都由粗到精,由失败到成功,多次反复,这个过程,我与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教具制作凝注了我们师生的心血,哪怕很简单的作品,也会不同程度的倾注我们的心思,凝聚了我们师生辛苦的劳动,我们自己动手制做的东西,也自然会倍加爱护,久而久之,养成了我们尊重科技成果,尊重他人劳动的好思想和好习惯,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智障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学实践中,我把自制教具理解为在特别情况下的教学方法,同时理解为教学过程中获得知识进行训练而采取的行动。自制教具给我的语文课堂教学赋予了无限生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参与意识,发挥了学生潜能,让智障学生在课堂上充满生机与活力。

总之,语文教具的制作富有童趣,为智障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语文天地的大门,残疾学生在这片天地里乐此不疲地学习、实践着,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语文的强烈愿望,促进了智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回归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 曹丽敏《特殊儿童康复指南》北京华夏出版社

上一篇:我们的伞在哪里? 下一篇:如何利用身边的资源充实美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