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时间:2022-05-31 04:24:10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摘要:培养学生在课堂中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求,在如今的课改教学中提高课堂效果、优化课堂结构、拓展数学学习方式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生 提问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既不是自发的,也不是靠教师下达指令就能激发的,问题才是思维的动力。学生在学习中没有问题提出,说明认识和思考没有进行,学生能够自己提出问题,标志着学生已迈进求知的大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教育价值

1.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促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能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意识更加清晰,思维更加明确,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质量和效率。

2.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加强对数学技能的掌握

戴维斯(Davis)认为,“问题提出与解决手拉手前进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相互引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并且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数学技能都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3.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增进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一方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学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学生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远比解决其他人的问题积极性更强,获得的成就感更大,从而改进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二、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

1.建立民主关系,鼓足学生提问勇气

教学中只有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有勇气去提出问题,才敢倾吐心声,大胆发问。如我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这节课,新授后我让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小结,即先通分再比较大小。这时,有个学生大胆地站起来问:“为什么比较异分母分数非得先通分?不通分不行吗?”引来全班学生一阵笑声,而我不但没有批评他,而且对这位学生的大胆提问进行表扬,更以平等的态度、友善的语气将问题抛给了其他同学进行分组讨论。经过学生的讨论与争辩,他们竟获得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许多富有创意的思路。

2.安排充裕时间,给予学生提问机会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传统教学中,一般老师讲到哪里,学生听到哪里,没有自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没有机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给学生足够大的自由度,安排充裕的时间,让他们静静地思考,去发现问题;安排充裕的时间,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去提出问题。给学生营造萌发问题的机会,产生问题的时间与空间,去品尝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

3.提供开放性材料,使学生“能问”

数学教学中的开放性材料能够引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开放性与创造性思维。而且,重要的一点是,开放性材料有助于学生学习态度与情感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探索真理的勇气。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与交流协作能力。

例如,在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的开放性学习材料:讲台上有一个圆柱形的茶叶罐,现要计算这个茶叶罐的体积,你有什么办法呢?因该问题是生活中的“问题”,同学们兴趣大增,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内想出了三种不同的方法,均能求出这个茶叶罐的体积。并且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归纳出了要求茶叶罐的体积,只要知道茶叶罐的底面积和高就可以了的规律。

4.传授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使其善于提问

在不同情况下问题的内容、性质各有特点,因而提问的方法和形式也应各有特色,只有恰到好处地提问,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反之,提问方法不当,不但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反而易使人感到乏味和厌烦。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还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

如:(1)联系实际提问法。结合某个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2)反问法。是根据教材和教师所讲的内容,从相反的方向把问题提出。其表现形式一般是“难道……?”(3)趣问法。把问题趣味化,或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把问题引出,这种提问容易使对方的注意力集中和定向,引人入胜。

5.积极评价,让学生敢于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的表扬、鼓励学生们,不管他们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都应该给与正面的评价,以此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刺激他们的主动性,鼓励他们的勇气,让其敢于提问。比如,有这么一道题“我们将桌子砍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课堂上同学们纷纷给出了正确答案“五个角”。但是平常比较顽皮的学生就提出来了一个问题“那要看桌子原来有几个角?”虽然,这个问题有点突然,原有的教学思路有可能倍打断,但是说明这个学生们积极的在思考,而且提出的问题也有道理,因此,应该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充分的表扬。不但让这一个孩子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兴趣,还鼓励了其他孩子们的发散思维,对孩子们今后的学习十分有利。

6.重视创见,让学生善于释问

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学生已经在积极思维,独立判断;教师还应重视学生创造性的见解,为学生提供讨论争辩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确保教学的开放性。比如,有学生问:“为什么长方形、梯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而圆不可以呢?”教师可先不着正面回答,而是表扬学生问题提的好;然后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把圆剪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再通过讨论,这个近似长方形亦可看成两个三角形,这时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圆经过转化后也是可以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的。

总的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采取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勤于提问、善于提问,从问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徐小青.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J].教师论坛,2012(03).

[2]李月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J].经验交流,2011(09).

上一篇:高效地理课堂教学策略谈 下一篇:试谈化学测试讲评课的特点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