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化学测试讲评课的特点与实施

时间:2022-09-23 02:42:26

试谈化学测试讲评课的特点与实施

讲评课是实际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常规课课和复习课的补充,是师生教学双边活动的“由反馈到矫正”的过程,上好讲评课能使学生强化学习,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作及时评价和及时矫正,提高学习能力,因此讲评课是一种不容忽视的课型。由于讲评内容缺乏内在的联系及层次感,知识点较为零散,教师在备课和讲评时都有一定的难度,搞不好会形成学生被动听教师讲答案,所以是一种比较难处理的课型。现将自己对讲评课的特点和实施的体会与各位同行一起研究。

一、讲评课的特点

讲评课是对某一阶段学习或学习测评的结果进行评议的课型。为使讲评不至于就事论事和一般化,而通过讲评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学会应用知识和发展能力。要上好讲评课,就必须认清讲评课的特点。由于讲评的内容一般是学生在作业或测验中出现的范例和错例,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讲评具有以下特点:针对性、启发性、发展性。

1、讲评的针对性。首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控制难易度。职教的学生大多数基础较差,所以讲评时开拓外延适可而止,巩固性练习中五题有四题是面对大多数的。其次,针对难点、易混点、空白点,围绕重点内容和典型题目做文章,切不可面面俱到。一份化学卷题目繁多,学生对个别可能很熟悉,而对个别可能是较陌生。如果把一份卷中所有的练习都讲一遍的话,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熟悉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讲评。

2、讲评课的启发性。很多学生做练习,出现第一次错、第二次又错、第三次……,所以分析过程中要启发学生知道为什么错,这样才能达到讲评的目的。

要使启发性达到目的还必须注意学生学习的心理。刚测验结束,就想知道结果,所以如果老师能抓住这种心理及时讲评,那么学生由于这种动力的驱使,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教师调动这种积极性,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就会出现。

3、讲评课的发展性。讲评时,不仅要弄清知识,突出重点,更重要的是发展思维和培养能力。具体可通过:一题多问,将概念层层深化,前后衔接,形成知识链,提高逻辑思维;一题多解,展示解题的多种思路,提高学生应变能力。所以如果能由一个知识点引出以上内容,最终就能达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

古语曰:“有思则明,明则通,通则应变“,可见思维的重要性。所以在讲评中要注意思维方法培养的情境设计。如:情境一:在判断化学式书写得是否正确时,教师先提问学生,利用解题的基本思路,然后请学生逐一判断。情境:二在书写化学式时,教师有意从犯错学生思维入手,作反面讲评,让学生反驳纠正。情境三:在讲评指出装置图错误的地方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着手,请学生自我判断。

二、讲评课的操作要领

讲评课的实施不拘一格,主要有以下几点:

1.做好归类分析工作

讲课难就难在备课。所以很多教师在讲评时手执一份测验卷就可以讲到下课,根本就不需要备课。这样“无的放矢”,对学生的情况一知半解,讲评毫无章法可言,讲到哪里算哪里,最终自己劳而无功,学生竹篮打水一场空,白浪费时间。因此讲评课备课工作就是教师在批发时认真做好问题记录收集,将学生掌握较好的和掌握不理想的题号做记录,然后归类整理出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为后面的讲评做到:“有的放矢”。

2.抓好读题与审题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讲评时,培养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准确审题是解答习题的前提和关键。所以教师切忌急于求成,在学生未弄清题意的情况下就讲题目,而是要求学生仔细阅读题目,弄清要求和条件,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抓住解题的关键是形成正确的思路和解题方法,为此要抓住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教育学生认真读题。往往很简单的内容,也会做错,就是读题不认真、做题马虎的表现。

第二,启发学生全面析题。析题就是解剖原题,分析题意,为解题确定方向找出途径,这是解题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第三,指导学生规范解题。

读题和析题是准备工作,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解题。在讲评时,老师自己的解题要规范,因为学生的模仿性很强。特别是化学计算,它不仅要求学生对有关化学知识有清晰正确的理解而且要求学生解题格式规范、运算无误。所以讲评时就注意学生出现这样与那样不规范的错误时,要及时纠正,以免形成习惯性错误。

3.做到知识的变换与联系。讲评时不能为讲题而讲题,要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必须将知识变换,甚至将其与其他知识联系起来,可通过一题多问、多题一解、典型错例分析等方式,挖掘试题的拓展点变换提问角度,引导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融会贯通,掌握一题则掌握一类。

4.做到讲与练的结合。在讲评之余必须有巩固性的练习。练习最好是穿插在评讲当中,每一类有每一类的练习,不能缺少,也不容随便,它关系到学生解题方法的形成,因此要精心设计好练习题。最好按层次设计,照顾各类型的学生。

上一篇: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下一篇:如何注重化学实验过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