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则案例谈我国公告送达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时间:2022-05-31 03:44:17

从一则案例谈我国公告送达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摘 要:本文以一则案例探讨了我国公告送达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建议。

关键词:公告送达制度;法院

中图分类号:DF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105-02

一、案例

\[案情\]2006年,王某向某银行申请贷款并由梁某、张某、焦某提供房产抵押担保。2006年5月,王某与某银行签订贷款合同,约定借款金额15万元,期限为一年。2007年6月借款合同到期后,王某归还了部分贷款本息,至2009年1月王某尚欠银行贷款本息合计12万余元。银行遂将王某、梁某、张某、焦某四人至法院,要求四被告归还贷款本息。法院于2009年6月23日开庭审理此案,四被告均未到庭参加庭审。法院缺席审理并作出判决,判决王某承担还款责任,梁某、张某、焦某承担抵押担保责任。

判决生效后,梁某、张某、焦某不服,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检察院经审查认为:三人在原审期间住址未发生变动且均未曾离开住所;原审案卷中也没有证据证明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本案明显不具备公告送达的要件。原审法院在没有采用直接送达等常规送达方式通知三申诉人开庭的情况下,径行采取了公告送达形式,违反法定程序,从而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判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第二款规定,检察院依法向法院提出了抗诉。中级人民法院受理该抗诉案件后,裁定撤销一审法院判决,发回重申。

\[评析\]本案系因法院滥用公告送达,剥夺了当事人的诉讼知情权及辩论权,违反法定程序,检察院据此抗诉并成功启动再审程序的典型案例。

公告送达,是为了解决因当事人因下落不明无法实现实质送达,导致诉讼程序停滞不前问题而产生的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推定送达方式。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公告送达制度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但在公告送达制度具体实践过程中,由于立法不尽完善,个别法官为了追求“高效率”,公告送达的运用在适用条件、公告内容、公告方式等方面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极易造成被适用公告送达的当事人因未参加诉讼而不服裁判的“案结事不了”的局面。

二、我国公告送达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中,各地法院在适用公告送达时往往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之处:

(一)公告送达的适用条件较为宽泛,法院审查不严格,公告送达易被滥用。我国民事诉讼法第84条“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是法定的公告送达的适用条件。但何谓“下落不明”,何谓“无法送达”,我国法律都没有做出详细界定,给法院的司法实践留下了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首先,笔者认为“下落不明”在实践中应当界定为受送达人离开原住所地后音讯全无,亲戚邻居及当地居委会、村委会均不知其消息或者住所地无法查明的情况。司法实践中,个别法院对“下落不明”的审查流于形式,往往仅仅根据当事人单方面的说法就直接适用了公告送达,极为不合理。其次,对于“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而采用公告送达的情形,一些法院为了节约成本,过分追求效率,往往在仅仅使用一种送达方式无果,并未穷尽所有送达方式的情况下,就直接采用了公告送达的方式。

(二)公告送达内容简省,难以将受送达人特定化,送达效果受到影响。我国民事诉讼法实施意见第89条规定“公告送达状应说明要点、答辩期限及逾期不答辩的法律后果;传票应说明出庭地点、时间及逾期不出庭的法律后果;判决书、裁定书应说明裁判主要内容、上诉权利、期限和上诉法院。”该条对公告送达的内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规定。但在具体实践中,该规定并没有得到严格得执行。各地法院公告送达的内容常见的问题有:公告送达对象只写姓名或者名称,未见任何受送达人个人特征的信息描述,由于全国范围内同姓同名现象大量存在,不利于受送达人身份的特定化,受送达人即使看到公告也无从确定案件是否与己有关;公告送达由于是按字数收费,内容一般都过于简省、惜字如金,对受送达人的自然情况、家庭住址、案件主要事实等一般都不做说明,如公告送达状副本不列明状要点,公告判决不写明判决主要内容,没有交代对判决的上诉权、上诉期限;等等。

(三)公告送达方式单一、隐秘,受送达人难以接触到送达信息。民诉法实施意见第88条规定了公告送达“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上刊登公告;对公告送达有特殊要求的,应按照要求的方式进行公告”。实践中,法院通常的做法是通过报纸和法院公告栏张贴公告送达。最高人民法院多次下发通知,明确要求法院公告送达由《人民法院报》统一刊登。由于《人民法院报》流通领域十分狭窄,主要读者是法官和其他政法工作者,而作为普通群众的受送达人往往不易接触到这类报纸。法院通过报纸公告送达后,一般还会在本法院门口的公告栏张贴公告,由于法院的公告栏并非绝对公开的场所,再加上社会关注度不高,送达效果甚微。可见,除非当事人知晓自己涉讼而主动去查询相关的诉讼信息,否则,这些公告送达方式对于受送达人来说是发挥不了实质作用的。

三、完善我国公告送达制度的几点建议

针对我国公告送达制度具体适用情形,充分保障受送达人的诉讼权利,笔者对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公告送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严格审查公告送达适用条件

根据民诉法第84条规定的公告送达适用条件“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笔者建议从以下两方面来严格把握公告送达的适用条件。

1、强化法院对“下落不明”的审查责任。在我国台湾地区,公告送达“必须法院已为相当之探索,仍不知应为送达之住所在何地者,始得为之。不得以他造当事人主观地谓其不知而隧行公示送达。至应为送达之处所是否已明,应由申请公示送达之当事人负举证责任,法院亦得依职权调查之”。比照台湾地区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我国司法实际,笔者认为,对于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问题,首先应当由申请公告送达的当事人举证证明。当事人举证应当包括受送达人成年家属提供的受送达人音讯全无、原住所地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人员外出务工下落不明或公安派出所提供的户籍证明等受证明材料,法院对证据核实后才可以裁定适用公告送达。其次,对于当事人怠于提供证据证明的情况下,法院则应当依职权向受送达人的家人、近亲属、邻居、当地居委会、村委会以及当地派出所了解受送达人的情况。只有经过上述程序确定受送达人确系“下落不明”,才可以适用公告送达。

2、穷尽常规的送达方式,才可使用公告送达方式。公告送达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推定送达,它即不能保证“实质送达”,也没有“送达回证”,故只有在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等常规送达方式无法实现送达目的时才可以考虑运用。我们要将穷尽常规送达方式落实到实处,坚决杜绝仅仅使用一种送达方式无果就直接适用公告送达方式来结束送达的简单做法。同时,在当代信息社会里,我们除了传统的送达方式外,还应当通过各种通讯方式联系受送达人,除了电话联系外,我们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MSN、论坛ID等网络通讯方式进行联系,真正做到穷尽一切送达方式。只有在上述所有联系方式均无果的情况下,才可以公告送达。

(二)规范公告送达的内容

1、受送达人身份特定化。如前所述,仅有受送达人的姓名和名称往往不能将其特定化,笔者建议公告内容应当完善送达人的个人特定信息,如性别、年龄、户籍所在地、身份证号码前几位等信,以便受送达人辨别。

2、详细记载诉讼要点。严格执行民诉法实施意见第89条的规定,法院应当尽可能完整的传递诉讼信息,如公告内容的要准确概括出庭日期、举证期限、不出庭后果警示、诉状要点、裁判文书要点等。

3、公告送达的语句不易太专业化,对一些重要的专业术语最好进行常识性地表达,以免受送达人产生理解上的错误而阻碍自己诉讼权利的行使。同时,笔者建议应当建立一种责任机制来解决公告内容不全的问题,对于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公告送达内容,应当确定为无效公告,充实完善后再,否则受送达人可以提出异议,不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三)拓宽送达方式,建立人性化的送达模式

1、对于就地公告,法院应当把公告张贴在下落不明方住所地、以前的经常出入地及其近亲属居住地。

2、鉴于现有公告方式效果的局限性,笔者建议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公告送达过程中,拓宽送达方式。如,将电子送达作为辅助手段,如电子邮件、手机短信、QQ、MSN等方式;有条件的还可以在互联网建立电子查询平台和送达平台,并可以在当地的法制频道和法院的官方网站上定期滚动显示公告信息。

3、由于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不一,建议法院结合受送达人的具体情况,如受送达人惯常的活动区域范围、户籍、工作性质等因素,有针对性地选择最有效的报纸刊登公告送达。比如,受送达人是商业人士就可以考虑在商业类报纸上刊登公告;受送达人是农民,就可以考虑在农业类报纸上刊登公告;如果受送达人是一般市民,就可以考虑在所在城市的都市类报纸上刊登。建立多元化的公告送达方式,任何有利于让受送达人及时有效地了解到公告内容的方式都可以且应当被采用,以确保当事人及时有效地了解到公告内容。

上一篇:试论弹出式广告的侵权责任 下一篇:浅议绑架罪的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