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细分教学摭谈

时间:2022-05-30 10:01:00

高中体育细分教学摭谈

摘 要:体育细分教学就是立足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及实际认知能力,对他们进行同质分组,然后进行对应层次的体育技能训练,以期达到对症下药满足其认知需求的目的。仅以高三体育教学为例,对如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细分教学进行讨论与研究。

关键词:高中体育;分层教学;重视差异;分层评价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认知能力和身体状况的差异,如果我们一味地坚持“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肯定就会出现有的同学身体吃不消,或者学习进度跟不上,而有的同学则“吃不饱”无法满足自己的进步和发展。

立足于客观现实,设置有针对性的层次划分和对应的课堂教学方案,如此方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学生的认知需求,保障他们增强身体素质,提升体育技能。鉴于此,笔者总结这些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对怎样进行高中体育细分教学展开讨论。

一、立足学情,教学细分

1.学生分组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实际学情为中心。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身心发育状况不一而同,知识接受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体育教学中我们首先要针对教学内容将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分成若干同质小组。实际操作中我们一般将学生分为基础组和能力组等。当然,小组设置不是固定不变的,是根据某一运动的相对分组,如果某学生成长得比较快,也可以调整到更高层次,这样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灵动的设置,才能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教学分组

细分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因材施教,所以分组后,就要配以对应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正视并分析客观差异,开展有计划的教学方案。教学细分体现开展创造性健康教育理念,我们一定要立足总体教学目标,千万不能盲目行事。

例如,学习“韵律健美操”时,鉴于教学大纲要求大家掌握组合动作中的5~9个拍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就要根据学生的健美操基础状况和身体素质进行划分,将协调性比较好的归为能力组;将基础尚待提升和强化的学生归为基础组。其中,第一组要求熟练掌握全部9节健美操的动作要领;第二组要求先掌握基础性的前5节操基本训练。

如此层层细分,有助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升,避免基础层的学生越落越远,也避免限制能力层的学生积极进取,总之,让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升。

二、交叉训练,相互学习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技能训练是体育课堂的重点和核心,囿于个人差异,别人总有我们需要学习的优点,我们也有帮助他人学习的长处。要想实现共同进步,我们就要层次之间实现交叉协助,实现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所以,我们要从备课阶段对每位同学的优点和长处进行归类细分,以期设置组员之间有针对性的互助学习,保证使每个同学都能获得有效提升。

比如,田径训练时,教师需要先给大家讲解田径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注意事项,然后通过示范让大家熟悉最基本的蹲踞式起跑要领,掌握基本的冲刺和加速的技巧。但是,教师的讲解毕竟是有限的,学生接受的多少不同,为了让大家得到充分学习,我们就可以让不同能力的学生相互学习,以便让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基础稍差的学生开展中度技巧学习和技能训练。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参照训练标准和注意事项,如:需要臀部高于肩部等展开反复训练,分开记录学生的成绩。根据技术掌握情况,适当降低学生的合格标准。如此设置可以帮学生缩小差异,避免产生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教学目的。

三、分层评价,鼓励发展

评价是对课堂的检查及点评,是迁移知识、生成能力的重要过程。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及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不能以偏概全,只看到某位学生的优点或者某位学生的不足,一味地鼓励或批评都不是科学的评价方案。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全面参照学生的表现,从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分阶段地进行比较和判断。诸如:

1.理论与技能方面

通过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科学的锻炼方法,体育运用技能和战术知识等方面一一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让学生明确自己今后的训练方向。

2.体能方面

通过测试比较,看学生耐力、柔韧性、力量、灵敏性、协调性等是否比以前有所提高。

3.学习态度与情感表现方面

通过小组合作练习,互帮互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满自信,并获得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交往与合作精神等。对学生取得的成绩,教师要及时评价,并多使用褒奖的语言,切忌一味地打击挖苦。

概括地讲,体育教学因为受学生身体状况和技能基础的影响比较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训练基础和身体状况,然后才能设计有针对性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案,从承认差异到弥补差异,再到个别辅导,共同提高,这样才符合新课标赋予我们的教学精神,才能打造高效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谭兵.高中体育分层教学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4).

[2]孙朝干.体育教学如何因材施教[N].中国体育报,2009.

(作者单位 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

上一篇:多媒体辅助教学 下一篇:让生命飘出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