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2-05-30 08:58:39

【摘要】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盐酸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肺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沙丁胺醇;支气管扩张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55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238-02

支气管扩张是指近端中等大小支气管由于管壁的肌肉和弹性成分的破坏,导致其管腔形成异常的、不可逆性扩张、变形。本病多数为获得性,多见于儿童和青年[1]。目前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促进患者支气管内分泌物尽快并完全排出,保持呼吸气道通畅。我院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扩张,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支气管扩张的相关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36-69岁,平均(56.5±7.3)岁,病程4-21年,平均(15.2±5.6)年;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9-75岁,平均(55.1±7.2)岁,病程3-25年,平均(16.4±4.6)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都行常规治疗,包括祛痰、氧疗、抗感染、补液、引流、止血、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和对症治疗[2]。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对患者加用2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和5mg沙丁胺醇雾化液,使用氧驱动射流雾化器,将药物雾化后吸入,时间间隔为8小时;盐酸氨溴索每次30mg,每天3次,疗程为1周。

1.3 评价指标 在入院第一天接受治疗之前以及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患者测定用力肺活量(FVC)、肺功能呼吸峰流速(PEF)和第一秒呼气容量(FEV1)数据,记录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支气管扩张症是原发于支气管与细支气管的一种疾病,包括透壁感染的恶性循环和炎症及介质的释放,发病机制为反复感染引起炎性分泌物和微生物潴留所致气道阻塞和损伤。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后,炎症细胞不断积聚并释放炎症介质,导致支气管壁平滑肌细胞和弹性组织被破坏,使管壁日渐失去弹性,出现异常扩张[3]。

盐酸氨溴索能有效促进人体肺组织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量,降低支气管内痰液与纤毛之间的粘附性,并激活呼吸道黏膜组织纤毛的生物学活力。沙丁胺醇是一种速效及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可快速起到松弛呼吸气道平滑肌的药理作用,进而明显缓解支气管的痉挛现象[4]。在本次研究中,我院使用盐酸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扩张,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的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盐酸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扩张,具有功能互补和协同作用,可发挥有效的抗炎、解痉和平喘等多种药理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小花.沙丁胺醇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9,6(1):10-11.

[2] 虞东民.盐酸氨溴索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6(2):22-23.

[3] 黄宝辉.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扩张疗效观察[J].药物与临床,2011,8(9):15-16.

[4] 聂正义.氨溴索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1,2(9):37-38.

上一篇:米非司酮及含铜宫内节育器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 下一篇: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