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 快乐无限

时间:2022-05-30 08:11:19

动手操作 快乐无限

摘要:幼儿在各种操作活动中可以直接感知事物,发现事物的变化和因果关系,同时还能使幼儿的手部肌肉群得到锻炼,使幼儿手的动作更协调,从而促进幼儿大脑的发展。

关键词:操作;快乐;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8-0177-02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发展幼儿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其对环境的认识,培养幼儿有益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发展智力。”可见,培养幼儿的能力与发展智力是密切相关的,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幼儿的发展是通过多种活动实现的,而活动包含了操作。操作活动是幼儿的一种主动学习活动,操作能力是幼儿的一种学习能力,操作是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知识、探索知识的一个手段。

一学期来,笔者在小班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种类游戏、科学活动等手段,重视培养小班幼儿的操作习惯和操作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因此,每天的晨间游戏就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好机会。在这段时间里,幼儿沉缅于游戏的乐趣之中,每个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操作的材料,在毫无外来压力的情景中充分地表现自我,而笔者则通过反复观察、记录,对幼儿的操作能力进行诊断与评价,根据幼儿在操作能力方面存在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训练。

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动手操作的兴趣与欲望,笔者在班上开展了幼儿“穿珠竞赛”活动,全班分四轮进行,每轮两个小组,竞赛规则是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穿的珠子多。在这个竞赛中,每个幼儿都愉快地参与,竞赛时幼儿全神贯注,他们穿珠的方法、姿势各不相同,有的站着穿,有的坐着穿,还有的跪在椅子上;有的一次抓一个珠子,有的一次抓一把珠子;有的是双线穿,有的是单线穿;有的手抓在离线头较远的地方穿,有的手抓在离线头很近的地方穿;有的手抓珠子的速度很快,有的仍慢吞吞地抓;有的抓珠子时不管什么形状、颜色,有的幼儿还要看看,找找自己想要的形状、颜色……总之,在没有教师任何提示指导的情况下,各自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笔者也观察到幼儿的原始行为。在整个竞赛过程中,幼儿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他们不时地为同伴呐喊助兴。这次穿珠竞赛活动对幼儿的操作能力是一次了解,也是一次锻炼,它反映出幼儿在动手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个别差异。

二、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

孩子的智慧长在手上,经常使用手,是培养幼儿脑筋灵活的秘诀,因为动手操作符合幼儿思维直观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对幼儿操作能力的培养。

如在教小班幼儿认识数的形成时,不是教师一人在绒板上摆弄教具,幼儿坐在那里看、听,而是发给每个幼儿一套塑料玩具、钮扣、纸片等,让他们通过自身操作、体会、感知,从而形成正确的数概念。由于幼儿在动手能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很快就能掌握操作方法,而操作能力弱的幼儿手里拿着材料东摆摆、西放放,还是搞不清楚。这时,就改变一下方法:在动手操作前,每一小组都先请操作能力强的幼儿作示范,然后操作能力差的幼儿再自己实践、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直到他们都掌握了具体的操作方法为止。对于操作不够熟练的幼儿,活动后还可继续让他们练习,或与家长取得联系,配合教育。这样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每个幼儿操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锻炼了幼儿的手指灵活性,活跃了幼儿的思维,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三、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

幼儿科学教育重视幼儿自身的活动,强调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操作、探索有所发现。要利用各种科学活动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

如在“什么东西可以吸起来”的科学活动中,笔者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供操作用的物质材料,如磁铁、铁钉、回形针、火柴棒、胶粒、插花、碎布、纸片等,让幼儿各自去摆弄、去发现,笔者通过观察他们的操作顺序、操作习惯,然后针对发现的问题,不正确的操作环节,教师作示范操作,或请操作正确的幼儿告诉大家自己的操作方法。再让大家讨论,他这种操作是否可行,认为可行大家就尝试一下,使幼儿在“做中学、学中做”,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则起间接指导的作用,如:提问幼儿,它们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磁铁不能吸起来的物品有哪些?他们是什么材料制作的?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尝试,初步懂得磁铁的物质、特点,了解事物因果关系。这样的活动,幼儿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也培养了动手操作的兴趣和能力,受益匪浅。

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儿童能够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做。”“人类手的动作灵巧性对社会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人的动作训练开始得愈早愈好,手的操作训练更是如此。”因此,除了上面所述的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科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外,还要在体育活动、日常生活中不放松培训,如要求幼儿自己收拾玩具、擦桌椅、协助老师为自然角里的动植物换水、浇水,学习穿脱衣服、鞋袜、学系鞋带、用匙子吃饭、喝汤,学习抛球、接球、拍球等。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幼儿的发展涉及到动作、认识、语言、情感、社会性等各个方面。一学期来,通过各项活动的训练、培养,全班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发展,从而促进了幼儿智力的开发。曾有一位生理学家说过“肌肉的操练就是对脑的训练”,幼儿动手操作可以直接促进视觉、触觉、感觉、动觉的发展和相互的协调,幼儿通过运用“工具”操作,可以掌握使用工具的方法和经验,对于具体物体的排列、组合、拆、装、接插、拼搭、穿套等实际操作,有助于其思维 中的分析与综合能力的发展。

实践证明,幼儿手的操作、训练,通过对言语功能的促进,进而加速了脑的发育与成熟,脑的发展反过来又能扩大幼儿的活动能力和言语能力,在这种互为因果的循环中,幼儿有可能出现早慧。因此,从这个意义出发,幼儿园及家庭都应加强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训练和自我服务性劳动,这种训练对幼儿的情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作为幼教工作者,应创设条件为幼儿提供多种动手操作的机会,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幼儿的操作水平不断提高,操作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纪德.学中做 做中学[J].少年智力开发报,2012,(51).

[2]陈鹤琴.活教育的教育原则[J].活教育,1948.

[3]詹龙泽.重视幼儿手的操作[J].幼儿教育,1990,(1).

[4]大脸猫.手的操作及动作的发展,对幼儿心理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J].儿童教育论坛,2007,(7).

上一篇:开发非智力因素 促进生物教学 下一篇: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高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