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的生命教育应“常态化”

时间:2022-05-30 06:12:55

高职生的生命教育应“常态化”

摘 要:高职生生命教育应实现常态化,不仅包括生命教育内容的系统化,生命教育时间的持续化,而且包括生命教育视角的全方位化,要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共同教育,发挥其整合作用。

关键词:生命教育;高职学生;常态化

对高职生进行生命教育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个人发展,还关系到民族兴衰。生命教育是一种比求知更根本的"求智",高职生应该懂得驾驭知识造福社会,而不是被知识驾驭,为学习而学习。因此,与知识教育一样,生命教育应常态化,常态化的生命教育是民族复兴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1 生命教育

所谓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生命的产生、存在、发展和死亡的问题的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如何做人,获得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等问题的答案的教育。所以,生命教育的本质和使命在于立足个体生命的先天生物自然属性,不断向文化世界、价值世界、意义世界挺进,让人面对整个世界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可能性,以更加和谐、包容的姿态徜徉于不同的文化主体世界或意义世界,以及其所栖属的自然世界。

生命教育应常态化。现在的学校教育却存在一些问题,只注重知识的教育,忘记了教育的本质,忽视了学生人格与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改变教育的现行导向,弥补生命教育的缺位,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

2 高职生生命教育的紧迫性

有些现代人追求饮食高档,贪恋感官享受,把追求这些当成是人生的目标,以为实现这些目标便是活得有意义了。这种思想本质上就是错误的,虽然调动了个人的积极性,客观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从长远看,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为我观使自私欲膨胀,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因此,生命教育要从小做起,这不是一种高层次人才的教育,而是应该当成全民从小普及的教育。在学校,很多学生只知道啃书本,不懂生活的意义,遇到挫折,就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出现很多大学生自杀的现象。由于对人生的意义缺乏深层次的了解,很多高职生对社会、家庭,甚至对自己都没有应有的责任意识,所有这些都反映出学校教育中生命教育的漏洞,这些和学校的教育有较大的关系。学校应注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的奋斗目标,所以要求老师对学生扭曲的价值观,及时准确地予以纠正,辅之以健康向上的生命教育,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公益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价值观在活动中得到升华。否则,教育的错位可能会危害到社会的发展。面对当前高职生存在的诸多问题,生命教育该如何开展,如何才能把某些扭曲的生命价值观矫正过来?如何才能让新的一代不再受上一代扭曲的生命观的影响?这些问题都亟待通过生命教育的内容与阶段研究来解决。

3 生命教育的内容与阶段

如果教育只教会学生以何而生,却没有教学生为何而生,那么教育就割裂了教育同人类文化的关系,表现为只重视实用科学教育。生命教育在实施,但力度不够,基本上停留在走形式阶段,这些课程在中小学都只是作为无需考试的副科,甚至有些学校没有教师上课,学生的课本几乎没有翻过。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重新调整教育导向,重视生命教育课程,转变副科为主课,提高教师素质,培养专门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真正做到推广生命教育。同时,也要注意到,生命教育涉及面还不够广,内容不仅包括生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该包括挫折教育、人格教育、感恩教育、环境教育等多方面,更要注意把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在了解高职生生命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高职生生命教育的阶段,对高职生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深入开展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生命教育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可塑阶段,即原始阶段。这一阶段,大家几乎都没有对于生命的观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急需树立正确的善恶观,告诉他们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教会他们正确的是非观,他们才能自主区分善恶,自觉拒绝错误的影响"在这个阶段,教师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很信任教师,对于教师的话言听计从,这时教师应该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之才。第二阶段是不完全固化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渐渐地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教师教育的内容,他们不是盲目地接受,而是会思索,把教师的观点与自己的原有想法比较后再决定要不要接受,可塑性降低,如果在可塑阶段教师没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善恶观,错误的价值观得不到及时纠正,对于教师教育的新内容,将越来越不能接受,冲突越来越大,学生的疑惑越来越强,这可能造成学生终生的心理残疾,将来可能会给社会带来危害。第三个阶段是完全固化阶段"该阶段特点是学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价值观,有些人的价值观是正确的,有些人是错误的,可塑性已经非常小,此时高职生几乎已定型。正确价值观的人是正向固化,他们将主动为社会作贡献,持错误价值观的人是反向固化,如果不加以法律控制的话将危害社会。因此,我们应该强化正向固化,削弱反向固化,从表面上,要靠道德、法律的约束,从根本上是从可塑阶段就强化生命教育,为正向固化做好铺垫。完全固化并不代表是停止不前,而是质上的稳定,这并不妨碍量上的增加。成为优质自我是正向固化量变的结果,本质都是在具有正确的价值观的前提下。作为高职生,在这个年龄阶段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固话,是进行生命教育的较好的阶段,如果在高职三年的学习时光中,不只是重视职业技能的教育,还全面地开展了生命教育,学生就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全面发展的国家栋梁更近了一步。

4 高职生生命教育应常态化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体现了孔子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于人生道理的渴望。在当今社会,一些人已陷入物质生活层面的泥潭不可自拔,由于生命教育不能给人们带来实惠的现实利益,遭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轻视。因此,必须通过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生命教育,达到改善社会风气,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从而实现生命教育的常态化。生命教育应常态化,不仅包括生命教育内容的系统化、概念的全面化,例如,从生理性生命和精神性生命两个角度入手,研究和探索挫折教育、人格教育、感恩教育、环境教育。而且包括生命教育时间的持续化,时间的不间断化,应该从家庭教育开始,使生命教育内容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生命品质;还应该包括生命教育视角的全方位化,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共同教育,发挥其整合作用。

综上所述,生命教育应实现常态化,不仅包括生命教育内容的系统化,生命教育时间的持续化,而且包括生命教育视角的全方位化,要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共同教育,发挥其整合作用,让教育回归最初的生命体验本质。

上一篇:浅谈提高职业学校体育课的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下一篇:技工生规范行为养成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