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坚持!

时间:2022-05-30 04:01:47

有一种力量,平日里看似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到最后一定能无坚不摧,那就是“坚持”。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都是因为坚持。没有坚持,再伟大的目标也只能“昙花一现”。

经常有同学问:“老师,每次考试,考前真题也做了,但成绩为什么都不理想?”我说:“你是不是心血来潮时就一下狂做几套真题,过几天,又扔在了一旁?”他满脸诧异地回答:“您是怎么知道的?”我说:“知易行难。很多人之所以失败,都是因为有了行动,却没有坚持。”

“行百里者半九十”——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不是五十里,而是九十里,成功的关键在于最后十里的坚持。

英国《每日邮报》曾有过一则消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位校工“蹭课”19年,终于获得该学校的学士学位。52岁的菲利帕奇1992年从南斯拉夫移民到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找了一份校工的工作。刚到美国时,他一点英语也不会说,经过努力,他成功掌握了英语。根据哥伦比亚大学的政策,作为校工,菲利帕奇可以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一些免费的课程。于是,菲利帕奇在保证完成工作的情况下坚持学习。19年的坚持和努力付出,菲利帕奇终于赢得了学校师生的尊重。

宝剑锋从磨砺出,十年方能磨一剑!其实,道理很简单,大家都树立过“通罗马”的目标,但是有很多人却在路上迷失了、偏离了。即便“条条大路通罗马”,那也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坚持走下去才能够迈进罗马之门。看看我们身边的一些同学:有的人雄心勃勃地制订晨读计划,结果半年没到就觉得苦不堪言,索性放弃了;有的人要提高英语成绩,课后却将课本扔在一旁,背起单词来也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经不住游戏与娱乐的诱惑,结果通往英语水平的提高之路总是在“施工”中……试问,如此对待学习又如何能有所进步呢?

诚然,有目标但无法坚持到底也并非全因我们意志不够坚定,有时是因为目标太遥不可及。这时候,适当地将目标细分能够帮助我们继续坚持。

世界著名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曾两次夺得世界冠军。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冠军并不是因为他有着超常的体力和耐力,而在于他善于将目标进行分解。在每次比赛前,他都会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查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标志是银行、第二标志是一棵古怪的大树、第三标志是一座高楼……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结束。比赛开始后,他会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分解成几个小目标后跑起来就轻松多了。倘若他一开始就把目标定在终点线的旗帜上,可能跑到十几公里的时候就因疲惫不堪而被吓退了。

“Never give up!”——这是丘吉尔在剑桥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他人生最后一次演讲的主题。丘吉尔说完后穿上大衣,戴上帽子离开了会场。当时整个会场鸦雀无声,一分钟后,掌声雷动。我相信,所有渴望高考能金榜题名的同学,都能深刻体会到一代伟人简单哲理背后的意味深长——这种“坚持”的魔力,才是我们最好的成功之道!

上一篇:字词——句段——篇与高考词汇复习 下一篇:以课堂活动为载体进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