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30 03:56:04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首先探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气象业务中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气象业务中都有哪些应用,最后给出了几点计算机网络的防病毒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气象业务;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P4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351-0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为气象业务的网络化传输提供了保障,也为大数据卫星云图的快速传输以及实时数据的共享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各级气象部门的人工和自动台站的不同种类气象要素数据的共享奠定了基础。气象部门在享受信息化网络带来一系列方便和快捷的同时,由于内部局域网的对外接口数量不断增加,为网络管理员的网络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网络病毒和木马等的蔓延,需要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监督管理,最大限度的降低病毒、木马等传播过程对气象网络产生的危害,确保各项气象业务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1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气象业务中的重要性

1.1 提升气象预报信息的准确性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水平的进步,很多具有先进化的技术也在气象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诸如研发出的以计算机系统平台为核心的气象预报分析,可以将气象信息和气象要素数据在人们面前更加清楚、直观的展现出来。除此之外,该系统还具备的功能是可以将卫星云图等技术进行放大和叠加,进而提升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水平,使得气象部门的业务水平增加了一个新的高度,还提升了处理数据的水平。由此不难看出,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气象业务中强硬的技术保障。由于天气预报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的提升,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2 提高了卫星资料的计算能力

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提高气象信息资料的处理能力。利用计算机系统,气象卫星可以对资料信息自动进行接收和处理,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多个气象卫星联系,同时还能对其进行统一的分析和处理,将气象卫星与收集的各种资料信息进行结合,可以很容易的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进行准确合理的预测。对于气象信息资料来说,属于重要的气象资料,由于包含的气象信息量大,涵盖了过去收集的资料以及现阶段记录的内容。若单纯依靠人工的方法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会有很大的难度存在,同时还会降低工作效率,增加误差率。自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来,气象部门对气象信息的处理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推恿似象事业的发展。

1.3 增强气象信息的处理速度

自从气象部门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气象通信工作中来,气象工作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个气象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可以自动完成信息的接收、分析和处理,使得气象业务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另外,由于国家自主研发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价格低、可用性强、功能全面,不仅降低了气象工作上的误差,同时还增强了工作人员对气象通信的信息处理能力。

2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

2.1 地面通信中的应用

近些年来,在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推动下,新型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在气象业务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项技术主要将网格状的光纤转变为环状。新型的网络传输机器可以大幅度增强整个光纤传输速度,同时还能扩大容量范围。该项技术的利用,使得在高速环境下对整个网络范围内的信息和数据进行传输和运转成为了可能。一旦新型网络中的环状网出现故障问题,不需要工作人员的干预,该系统会自动进行修复和处理,提升了整个系统工作的流畅性水平。该功能的实现在降低了气象部门人工成本费用的同时,还降低了经济损失。

2.2 云计算的应用

实际上,云计算属于一种计算方案,可以将某个或者几个数据中心的计算机资源进行虚拟化之后提供给用户。当前,气象部门内部的很多业务工作都需要通过计算机来实现,正是由于云计算具有强大的优势功能,使得气象数据的运算准确度得到了增强。借助于云计算可以很容易的满足用户对数据加工的需求,进而提升预报类服务产品的本地化水平。

2.3 移动通信技术

近些年来,在原来光纤通信技术的基础上新增了无线局域网,移动通信技术涵盖的领域不断拓宽,随着人们的需求你的增加,移动通信技术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水平也越来越高,便捷性的通信方式推动了气象观测系统的正常运行,工作人员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气象要素数据信息进行一系列的观测、收集、分析及处理。

2.4 局域网技术的应用

随着局域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以太网为主的高速度区域网技术传输手段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气象数据信息的交流和传输,与传统的局域网技术相比,区域网技术的传输速度已经高达10倍以上,为大部分的用户提供了高速度、大容量的无线网络,为人们提供快捷、方便的上网体验及深层次的气象信息交流。另外,局域网技术的使用,可以对气象播报进行远程播报和清晰度高的图像会议,为气象通信的应用提供了方便。

3 计算机网络的防病毒措施

3.1 做好定期维护

为了提升气象系统网络的安全性能水平,应对雷达接收机、重要节点、重点业务机器、专用服务器等分责任到人,对系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更新和病毒查杀,禁止非专业人员开关机和移动硬盘、U盘等非专用存储设备等,对流量监控数据进行定期查看,一旦有可疑情况出现应及时进行处理。若出现集紧急或者是集中爆发的病毒感染,应在确保业务传输系统可以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尽快处理,在确保重要机器可以优先进行数据备份和病毒查杀的同时,将感染病毒的机器及时隔离开来,为了防止病毒攻击和互联网传播,应及时关闭网络。也要做好其他用户的访问限制及流量控制,将防范工作做好的同时,降低不安全因素对气象系统的影响。

3.2 做好预设置处理

根据气象网络的主机做好分类工作,根据服务器、业务用户、重点业务用机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病毒防范。可以从防火墙入手,将无用的端口及时关闭,借助于防火墙的限制功能对不同用户网络访问权限进行限制,可以有效防御网络攻击;对计算机上的防病毒软件应及时进行更新,打开计算机之后应查看监控是否开启,对气象局内部Notes网和综合办公OA网定期进行查杀隔离,最大限度的分离气象局内网和外网。

3.3 做好病毒防御工作

目前,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播病毒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通过无口令共享方式对病毒进行传播,诸如Nimda、Lovegate 等病毒;通过操作系统传播病毒,诸如蠕虫、SQL Slammer、冲击波蠕虫等病毒;通过邮件附件形式对病毒进行传播,诸如Sobig病毒。在通过上述方式对病毒传播的过程中,其传播速度较快,使得一般防毒厂家很难在第一时间内更新病毒库和升级软件包,严重威胁着气象部门的信息安全。为了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应根据病毒的传播途径提供有针对性的防御措施,根据气象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复杂、局域网接口数量多、计算机用户水平参差不齐、安全性能要求高等,应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防控。

参考文献

[1] 张峻,田伟忠,张全,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气象通信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6(1).

[2] 刘志鹏,孙奇,刘健,等.信息网络技术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5(23).

作者简介

高伟录(1981-),男,汉族,青海乐都人,本科学历,工程师,从事管理工作。

上一篇:基于塑料焊接技术在汽车配件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析电力企业文书档案的管理及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