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发电”为什么成为“过街老鼠”

时间:2022-05-30 03:48:11

“垃圾发电”为什么成为“过街老鼠”

本文披露的是当前一个备受关注的环保事件,是国家意志推进下,全国范围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同时提出了垃圾焚烧成为清洁能源的四个前提。我们不是反对垃圾焚烧,而是强调,要成为大家欢迎的清洁能源,几项功课是不能回避的。老百姓最害怕的,就是政府抱短期心态――五年之后人都换了,谁来认账?

“垃圾焚烧项目环评不通过,绝不开工。今天我再加一句,绝大多数群众反映强烈,也绝不开工。”2009年11月23日,番禺区区长楼旭逵明确表示:番禺将在全区进行为期半年的大讨论,广泛开展征求民意的工作。

随着政府的表态,华南板块居民的焦虑情绪稍稍得到了缓解。

备受质疑的“清洁能源”

“中国楼市看广东,广东楼市看华南。”位于广州的华南板块早早名声在外。开发十余年的广州番禺“华南板块”大盘云集,已成为30万人口成熟区域。2009年末,由于一个新建项目,这里再次成为焦点:因为上风口要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当地居民寝食难安。

令居民们不安的缘由是,垃圾焚烧发电厂素有排放二英(Dioxin)等剧毒物质的恶名。

二英乃一级致癌物,随风排放,可导致胎儿畸形,还易溶于脂肪,属于持久性污染物,无论存在于空气、水还是土壤中,它都能借助于水生和陆生食物链不断富集而最终危害人类。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对五大湖区的二英污染研究显示,密执安湖中50%的二英,来自480公里以内的垃圾焚烧厂,另外50%来自480公里至2400公里之间的垃圾焚烧厂。日本、法国的病例显示,下风口居民的规模病变在5~10年后开始显露,可谓为祸深远。

垃圾焚烧发电长期存在争议。中国环境科学院研究员赵章元认为:垃圾焚烧不适合我国国情,不能当成救命稻草。垃圾焚烧经过国外几十年的实践,被发现所带来的危害比收益更大,因为焚烧后的灰渣和废气中有毒物质更多。

“禁烧风”是世界主流。日本、欧美都在关停现有的垃圾焚烧电厂。欧洲多国提出了禁烧令,争取2010年实现不向环境排放二英。2007年,欧盟否决了将垃圾焚烧列入“能源再生”产业的提案。

外部不经济

华南板块的居民对垃圾焚烧发电厂反响强烈,因为他们密集地居住在下风口。

华南板块位于广州市“南拓”主轴。这里早有号称“金刚”的8个上千亩大盘,共占地超过2.5万亩。以祈福新村为例,占地7500亩,小区内建有三甲医院。

垃圾厂选址四周分布着南国奥园、丽江花园、广州碧桂园、星河湾等社区,加上洛溪板块,居民不下30万。周边还有广州新火车站,连接大学城的地铁,以及汉溪长隆商圈。如果长期致癌、致畸的后果三五年后逐步体现,这个垃圾发电厂无异于一颗留在大家心头的“自杀式炸弹”。

好端端地过着日子,突然遭遇“空袭”,理想家园的梦想一朝破灭,老百姓急火攻心,所能做的无外乎用脚投票。消息传来,市面上华南板块抛盘骤增,但却乏人问津到了“买家扭头就走”的程度。如果建厂消息落实,平均而言,未来每个家庭的物业计提减值损失不下三五十万元;考虑到广州房价大涨背景,实际损失还要增加。这样大规模的物权损失却无人理会,住在成熟社区里的广大业主可以说遭遇了无妄之灾。

如果永久遭受垃圾焚烧发电厂排放,无疑对物业价值乃至身体健康都构成威胁。大家对随风而来的污染保持警惕,不愿看到物业大幅贬值,希望政府信守承诺、继续为城市做加法,要求也在情在理。

换言之,如果不能阻止二英随风排放,即使发电厂在账面上有利可图,实则有巨大的“外部不经济”:以当前利益掩盖长远损失,以局部利益掩盖整体损失。

番禺垃圾焚烧厂的选址过程不公开,但仍能看出端倪。据悉,2003年入选的方案,就因为靠近大学城而得以幸免,因为大学城仍有大片地块需要被批租;至于洛溪新城、华南板块,开发商早将住宅用地瓜分完毕,政府少了牵挂。

操之过急的项目

谁也不希望像华南板块居民那样“被选址”,闻废烟废气,承担健康损害和物权损失。没有一个社区欢迎垃圾发电厂,这是烫手的山芋。地方政府的操作手法,尤其值得商榷。

如此非同小可的项目,华南板块的居民2009年国庆前才通过媒体得知:位于大石街会江村与钟村镇谢村的番禺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于2006年,当年取得规划部门项目选址意见书;勘察设计招标于2007年,征地始于2009年。2009年9月下旬,相关官员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厂已基本完成征地工作,环评正在进行,环评通过立即破土动工,预计2010年建成。

大家很自然地质疑项目搞“突然袭击”。决策不透明,程序也不合理。环评还没做,规划、招标、征地先行;封锁消息,突然袭击,搞生米煮成熟饭……让十多年来响应号召移民番禺的人们心生寒意。上海在推大虹桥、迪斯尼,广州却在多年经营的新城区埋地雷、“降房价”,两相对照,业主为之气结。

最新的信息显示,征地所依据的立项规划文件早已过期。严格地说,这是个违规项目,手续应该从头补办。

面对民意沸腾,番禺区力挺选址规划,请“来自环境研究部门和单位的四位专家”站台。细看之下,却是个“雷人”的神圣同盟:一位垃圾焚烧炉专利持有人,一位即将承接环评业务的研究所副所长,一位教授在北京讲“二英是老虎”,到广州讲“是老虎不是妖魔”;最后一位是美国垃圾焚烧炉供应商的中国区副总裁。

专家变质的要害,在于屁股决定脑袋,只讲对自己有利的“半句话”。比如那家供应商的副总裁是这么说的:“烤肉产生的二英比垃圾焚烧高1000倍。”不讲前提、计量单位,不讲规模,不讲约束条件。该公司的焚烧炉因为“言行不一”、屡屡超标,被美国各州罚得不亦乐乎,这些自然免谈。

身份暴露之后,此类专家开始收声。2009年11月4日,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对选址8公里以内的小区居民展开调查。结果显示,97.1%的受访居民不赞成该项目,92.5%居民对有关部门政务信息公开“很不满意”。如果最终开建,84.3%的居民表示将“收集有关资料,上访请愿”。另外,21.4%居民将会立即出售物业或换租。

政府方面不甘示弱。11月5日《番禺日报》头版标题:“建垃圾焚烧发电厂是民心工程”,一副要在争执中取得压倒性胜利的架势。

进入11月中下旬,广州市有关部门试图缓和气氛,放出了沟通的气球。番禺区也放缓了语气。然而如果没有建立起实质性的谈判、补偿机制,等到下一阶段强制实施补办完手续,对立情绪仍可能一触即发。对居民来说,这是祸及子孙的事情,实在没有退让的余地。

大干快上的背景

值得重视的是,华南板块非孤立事件,而是当前全国各地数百个社区的缩影。

日前,南京江北浦口垃圾焚烧厂获批。垃圾焚烧厂与楼盘距离在3公里内的,有泰山天然居、金泉泰来苑、浦东花园、华侨绿洲、天华硅谷、高新花苑、快乐之城;3~5公里的有万江共和新城、大华锦绣华城、海德北岸、明发滨江新城……

在北京,昌平小汤山阿苏卫村的填埋场,也在紧锣密鼓地改建。那里是北京的上风上水,距离超大型社区天通苑、回龙观10来公里,6公里半径有善缘人家、顺驰林溪等30多个楼盘。

这一切的背景是,在利益同盟的游说下,垃圾焚烧成为“与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并驾齐驱的无公害新能源”之后,国家意志大力推进。

2007年8月《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到期末,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60%,设市城市达到70%。2008年,垃圾焚烧发电被列入发改委《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地方政府纷纷补课准备“大考”,政府财政支持结合投资导向,几十个大中城市都在“大干快上”。北京、天津、重庆之外,江苏省已建和在建项目15个,浙江省共建成和在建近30个,广东省近20个,还有15个省区已建或拟建。仅武汉就要建5个厂,福建省宣布:3年内将布局20个垃圾焚烧电厂。

基于“大干快上”的背景,中国诸多一二三线城市的居民都将面对“TO BE OR NOT TO BE”,幸免或不得幸免。距离较远的只要处于下风口,仍将无处可逃。国际研究表明,4公里之内和1.5公里之内的居民,受到的影响一模一样。

比如说,番禺垃圾厂直接影响人口30万;广州一年刮8个月南风,海珠区、越秀区和荔湾区居民,受侵袭只是时间问题。在全国,受到垃圾焚烧发电厂威胁的公民将以亿计。这是前所未见的公共卫生事件。垃圾发电厂成了“麻烦制造者”,四处挑起矛盾,形成前所未见的环保事件。

纠结之处在于,地方政府需要完成指标。越是敏感越需要快马加鞭。不让这些人处于下风口,就得让另一些人处于下风口。春夏秋冬,风向多变,地方政府也没有万全之策。

上马项目要做足功课

环保争议如能妥善引导,将使中国垃圾处理水平上到新台阶;如果操之过急、无视民意乃至“霸王硬上弓”,只能让政府、民众两败俱伤。

解决矛盾的关键,在于回应居民的基本关切:垃圾焚烧发电到底是不是清洁能源?何等条件下才算是清洁的?

需要指出,在相关利益集团诱导之下,当前对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宣传存在缺漏,忽略了其成为清洁能源的基本前提。应该强调的是,垃圾焚烧发电并非没有机会成为清洁能源,但上马此类项目之前,应做好四门功课:

一、实行垃圾分类是焚烧的前提。垃圾需要分类后有选择地填埋/焚烧处理,否则二英的排放会增加百倍;如果垃圾不分类,食物、塑料、砖头、玻璃混在一起烧,毫无效率,新型能源就成了煤电厂的遮羞布。“一烧了之”,无异于把发电厂变成二英的生产厂。

二、实时检测是排放废气的前提。在分类焚烧的基础上,需要对二英排放实时监测,让大家心里有数。非此不能缓释民众担忧。如不实时监测,无异于纵容企业肆意排放。没有技术手段,光指望企业大发慈悲,是在拿群众的生命健康开玩笑。

我国在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实施计划中陈述:“……在二英减排技术的研发方面存在空白,……中国针对二英排放削减和控制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十分薄弱……监测标准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实验室的规范管理有待加强,技术能力有待提高,尤其缺乏二英的简易检测技术”。说白了,全世界都不能实时监测,厂家自然将随心所欲地排放。

三、规范管理、严密监管是确保稳定运行的前提。同样的设备,由于企业管理、监管的差异,可以导致排放的巨大差异。环保总局做过调研,有的厂家排放超国标近百倍,触目惊心。广州现有的白云区李坑发电厂是“环保样本工程”,自称“运行指标符合规范要求”,调查显示,周边居民鼻咽癌、肺癌患者猛增,说明排放管理存在盲点。如果番禺工厂照此“样本”运营,若干年后病情浮出水面,后果不堪设想。

四、足额补偿、赔偿是建厂开工的前提。如果二英排放无法实时监测、严格控制,本着保障公民健康的严肃立场,政府应实行下风口全面动拆迁;如果无力动拆迁,至少应给予足额补偿;如果不愿提供补偿,至少应提供医疗保险。如果“揣着明白装糊涂”,把大气污染项目当成地下水污染项目,只动迁工厂用地上的村民,回避对周边居民的一切补偿和赔偿,这是说不过去的。

公共管理水平接受考验

按照成为“清洁能源”的前提条件观之,当前垃圾发电项目多属于仓促上马。

以番禺为例,一则远未实行有效的垃圾分类,只能先堆在一起烧了再说;二则根本无法做到实时检测;三则难以在规范管理上取信于民;四则回避补偿、赔偿的应尽义务。二英大规模致癌、致畸,通常在污染5~10年之后,届时查无实据、死无对证……如此强行上马,难怪老百姓对“清洁能源”避之唯恐不及。

由于垃圾焚烧发电的神圣同盟自命“清洁能源”,拒绝承认污染了大气,所以此类工厂选址往往无视风向,经常出现在大型居住区上风口――就像在华南板块那样。

政者正也。政府不能只看到节约了若干亩填埋用地,逃掉了垃圾分类的功课;不能被利益集团忽悠,无视公民物权损失、健康受损。以番禺为例,按10万户、户均损失20万保守估算,补偿就是百亿元级别;退一万步,哪怕拒不补偿,今后数十年下风口居民患癌、致畸,能否应保尽保?沟通比没有沟通要好,但是诚意和理解才是沟通取得效果的基础。

现实正在对公共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政府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的财产、健康和安全,做足建厂前各项准备功课,跟老百姓真心诚意地沟通,采取措施取得谅解和共识,方能化解环保纠纷。如果抱着凡事拖过任期、哪管卸任后洪水滔天的想法,急于完成指标、一烧了之,贸然上马污染项目,只会激化矛盾。

对立情绪需要及早化解,番禺区的最新表态开了一个好头。相比之下,江苏吴江的同类项目被98%居民所反对。当地政府强行上马,导致工厂在2009年10月点火次日紧急停工。吴江案例可谓罔顾民意的前车之鉴。

上一篇:王方华:解读中国城市消费者指数 下一篇:不能把员工当作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