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营车辆修理费成本核算研究

时间:2022-05-30 06:15:11

地铁运营车辆修理费成本核算研究

【摘 要】地铁的发展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实力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总结北京地铁运营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的弊病,并以地铁运营成本中车辆修理费为例,探讨核算地铁作业成本的设计和思路。

【关键词】地铁运营;成本核算;车辆修理费

一、引言

北京地铁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最重要的基础建设工程,市委书记刘淇为北京地铁公司成立40周年做出重要批示--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最大的贡献。目前,北京地铁运营线路达到15条,运营线路总里程372公里,年客运量219280万人次,今年年底又将有4条新线通车,届时总运营里程将达到440公里,将与19世纪就开通地铁的英国伦敦比肩,并有望超过上海成为“世界第一长”。北京地铁的网络效应已经初步显现。根据地铁规划,2015年底北京将建成“三环、四横、五纵、七放射”的轨道交通网路,轨道运营规模将接近纽约2007年的水平,日客运量提高到1000万人次。其中,三环路内平均步行一千米即可到达地铁站;四环内轨道交通网覆盖率将达90%,居民步行30分钟即可到达地铁站。

在新的发展时期,新的竞争格局下,地铁运营企业对其成本核算和管理有着更高的要求。但是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不能满足新的需求,不能提供新的管理需求所需要的有用的成本信息。准确、详细的成本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和制定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基础信息。此时,如何克服传统成本法的缺陷,探索新的成本管理模式,为企业流程管理、成本控制、为企业实现整体战略目标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发挥积极的作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决策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降低成本,做好成本核算,着力提高利润水平,就这一点对于地铁运营行业来说也不例外。地铁运营行业具有运营成本高、票款收入低的特点,因此加强运营成本核算管理就尤为重要。

地铁运营成本是指为乘客提供运营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运营成本核算是将全部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并按规定的方法计算成本的过程。地铁运营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地铁公司的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改进等控制工作,同时也对地铁公司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地铁运营成本核算,可以检查、监督和考核预算和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反映成本水平,对成本控制的绩效以及成本管理水平进行检查和测量,评价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研究在何处可以降低成本,进行持续改进。目前我国地铁运营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大多沿用传统的类似制造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将成本构成中占主要比例的共同成本直接分配到各条线路中去。

三、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在企业中面临的问题

传统成本列销的两种方法:对于车间水、电、生产控制、设施运转、工装模具、质量控制、搬运等环节发生的制造费用,由于它们一般难以追溯到具体产品上,因此采用按产品耗用工时或机时进行分配产品成本;对于销售、产品设计、出厂试验等费用,习惯上是作为期间费用直接从当期损益列销。大多数公司采用两步程序分配制造费用。首先将归集起来的辅助生产部门费用分配到各生产部门,然后将归集的生产部门的费用分配到各产品上去。许多公司在第一步分配上做得很好,但是在把生产部门的费用追踪到单个产品上去做得很简单,多数公司是用直接人工作为分配基础一次分配到位。用直接人工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在几十年前是合理的,因为当时的大多数公司只生产少数几种产品,构成产品最重要的因素是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材料成本,且这两种成本占产品成本的很大部分,而制造费用的比重很小。因此,少量的制造费用构成产品成本主体的直接人工去分配所导致的扭曲是非常微小的,产品成本信息是比较准确的。现今,随着企业的生产环境,制造工艺以及管理方式的转变,比如信息化手段的广泛应用,企业生产程序设计严密科学,自动化设备的使用等等,这些变化使传统成本分摊方法遇到了挑战。

对于地铁运营企业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对于单条线路成本基本实现了全归集,但各个成本项目归集和分配的比例依据还是依照经验法,同时,各条线路归集中相关成本项目比例或依据的差异,造成同样项目成本比较缺乏比较基础,即使比较出高低,这样的信息也是失真的。如车辆修理成本而言,随着电动客车行驶公里的增加,车辆维修修程的变化,单纯依靠人员工时或直材消耗比例,分摊制造费用,并不能真实反映出列检、月修、定修等成本状况。按照这种成本核算方法提供的成本信息不能够满足企业内外部管理的需要。成本管理方面,主要依靠降低管理部门费用控制成本,但运营企业管理部门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不是很高,所以企业缺乏有效手段对企业成本进行全面的成本管理。

四、地铁作业成本设计和探讨

地铁运营成本主要包括车辆修理费用、营运费用、电力费用、人员工资及相关费用、安检费用等。本文以下设想均以车辆修理费进行分析与成本核算研究项目。

(一)成本标准分类

按修程大小,车辆修理费可能出现的作业类型可分为列检、月修、定修、架修、厂修五级。其中列检、月检为日常维护,定修、架修、厂修为定期检修。地铁车辆检修运维成本标准分为三个层次:作业成本定额、项目成本定额和单位资产成本标准。

1.作业成本定额

作业成本定额指生产检修活动中单个作业活动所消耗的材料、人工和机械台班费用定额,是车辆检修运维成本的底层标准。

作业成本定额主要用于生产运行单位(检修中心)加强生产作业管理,衡量作业消耗,优化作业设计,为改进生产作业管理、控制作业成本水平提供标准依据。

2.项目成本定额

项目成本定额指一个检修运维项目所包含的所有作业活动的成本消耗定额,是车辆检修运维成本的基础标准。按照资产寿命周期理论,建立日常维护定额、定期检修I级、II级、III级定额等。

项目成本定额主要用于业务部门编制检修项目概预算,分析项目实施成本,监控业务预算执行,为深化细化生产检修业务预算管理提供依据。

3.单位资产成本标准

单位资产成本标准指在作业成本和项目成本定额的基础上,按照资产类别和属性所制定的单车行驶公里、单位车辆等单位资产的年均成本消耗标准。

单位资产成本标准主要用于公司测算成本需求,分解成本预算,监控财务预算执行,为统筹配置资源、加强成本分析、考核与评价等提供依据。

(二)成本计算方法

遵循“资源——作业——产品”主线,即作业耗用资源,产品耗用作业,作业成为沟通企业资源与最终产品之间的桥梁。利用作业成本定额核算信息为基础,将“作业”作为核算对象,通过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然后将间接费用按作业量进行分配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其计算过程有两个基本步骤:第一,选择间接费用归集对象,确认作业成本库。归集在同一作业成本库中的成本费用应该是有相同成本动因引起的。当然,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也应本着重要性原则,选择主要的有影响作用的作业活动为作业成本库,这样不但提高了作业成本计算的可操作性,而且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信息成本。第二以成本动因为基础,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中。由于成本动因决定了作业的发生,也是各项作业被最终产品消耗的方式和原因,所以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分配的最佳标准。当然,引起作业发生的成本动因中,必定存在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应选择那些主要的、直接的、容易获得的成本动因,作为分配标准。明确了成本动因,就可以将归集在各个作业成本库中的间接费用,按成本动因分配到各种产品中,从而计算出最终产品的成本。如在一般日常维护成本增加特殊运营条件需求维护可以得到安全动因、政策动因下的日常特殊维护成本。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地铁运营成本现状分析,以车辆修理费为例提出核算地铁作业成本的设计和思路。地铁运输产品是为旅客提供的“位移”服务,以各项“作业”为基础和桥梁,将企业资源与最终产品之间联系起来,建立各项作业成本有利于成本信息在多条线路成本核算中改进及应用,以此为企业管理做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利用EXCEL编程确定可转债及权证的价格 下一篇:别让承诺信义“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