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教学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5-30 06:09:50

中职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教学问题与对策

摘 要: 部分中职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甚至失业,使社会、企业、家长对中职教育特别是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的教学质量产生怀疑。面对社会、企业、家长的质疑,只有认真分析不足和差距,找出教学问题所在,及时做出调整和必要的改进,才能让专业教学真正适应社会、企业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关键词: 中职教育 问题 对策

一、中职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推动,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因此,大力发展承担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任务的中等职业教育是大势所趋,需要发展机械制造和自动化专业教学。我国目前较为短缺的正是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部分中职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甚至少数人出现了失业状况,导致社会、企业和家长对于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学质量产生怀疑。

就业率是社会、企业、家长考评一所职业学校最主要的参考依据,学生选择职业学校就是为了将来获得一技之长,进而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因此,面对社会、企业、家长的质疑,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教学的任课老师应该认真分析教育教学,直面自身不足和差距,找出教学问题所在,及时做出正确的调整和必要的改进,使专业教学真正适应社会、企业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就目前情况而言,专业教学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信息时代,知识和技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而一些教师却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没有结合时代需求及时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导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脱节。

(二)学情的变化比较大。

虽然近几年因为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中职学校,但是多数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学习意识特别是主动学习意识不强,更多的还是在被动学习。部分学生甚至基本上没有付出,学习效率很低,很难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

(三)教学设备有待更新。

现在社会新技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而职业学校因为资金的问题往往导致设备和器材不能及时更换,影响学生的实践效果。

(四)缺乏和社会的密切联系。

职业学校毕业生最终是要走上社会的,但是实践平台不仅单一而且时间较短暂,实训效果较差,且深度和广度不够,影响学生的发展和就业。

二、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老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教法,结合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教育教学,采取对策逐步解决。

(一)明确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目标是指引工作的灯塔,要想搞好本专业教学,就一定要明确专业教学目标。从社会发展需求来看,我们的专业应该是培养具有现代科技观念和综合人文素质,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现代设计技术,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制造工艺及其装备的机械、电气控制、液压传动设计,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从事机械制造技术工作、试验、研究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这一目标的确立,意味着新时期的机械制造和自动化专业教学较之前的教学任务出现了新的变化,尤其是信息时代,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随着科学技术和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机械设计与制造工业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使机械工程学科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阶段。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大大提高了机械工业的生产率,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强了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由此可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具有巨大的产业背景和发展潜力。教师要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更好地适应时展的需求。同时,结合新时期我国教育需求丰富教育教学手段和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需要。

(二)结合学生实际,转变教学观念。

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考量教育效果的标准就是学生的表现。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关注不够,对教材的依赖性过强,而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基础状况的分析远远不够,这就导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一致,甚至出现相互脱节的状况,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安排教学流程,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科学设计专业教学,尽可能使相对难懂、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把课堂生动化、开放化,尽可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多动手、勤动口,在实际操作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增强实践能力。

(三)完善实践环节,发挥实践车间作用。

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进入工厂企业的一线岗位,掌握扎实的动手操作能力极为重要。学校要创造各种条件,完善实践环节,加大实践车间建设力度,完善实习实践设备设施,充分发挥实践车间的作用。

首先,以学校的专业为导向,根据实践教学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学校实训室的设置结构。对招生人数明显减少的专业,可通过整合,相应减少其实训室设置,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训课教学资源,提高实训课教学质量。保证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有充足的实训场所进行实训,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提供基础条件。

其次,不断完善实训室设备,提高实习实训设备的性能,确保实训课教学质量;加大资金投入,购置先进的实训仪器设备,这是增加实训室设备的首选途径。只有配备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实训室设备,实训课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总之,中职学校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确保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社会的不断发展给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职业教育工作者要结合时代要求,立足于本职工作,勤于思考、开拓创新,这样才可能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上一篇:让简政放权不“走过场” 下一篇:儿童教育中父爱缺失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