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委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时间:2022-05-30 01:46:40

社区居委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8-0075-1.5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化,国家对基层事务管理的重心下移,社区居委会作为居民自治组织在社区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近年来,各级政府、各个政府部门对社区居委会各项工作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投入不断加大,社区居委会从规模、人数到办公条件都有了比较大的提升。现阶段,社区的资产、资金主要来自政府部门的投入,所以社区资产应纳入国有资产进行使用和管理。但是由于社区居委会固定资产自身的特点以及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专业人员等因素,社区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社区居委会固定资产数量多、范围广,

缺乏统一的界定标准

现阶段,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界定一般是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价在1000元以上的,其中包括大批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同种物资;而企业的标准是使用期限两年以上,单价2000元以上。对于社区居委会而言,应比照机关事业单位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但是社区居委会固定资产的数量多,范围广,且缺乏界定的依据,从单价50元数量200多把的椅子到价值难以确定的名人字画究竟哪些应该列入固定资产管理的范围,居委会工作人员不能准确统一的进行管理。我曾对南市街各社区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统计,项目多达几十项从办公设备到家具、厨具、社区健身设备,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各个居委会对此的界定则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造成社区固定资产在价值统计上存在较大的出入。界定上存在差距势必导致管理上也存在差。

二、社区居委会固定资产来源广泛,所有权

不够清晰,价值难以准确界定

社区固定资产的来源可以分为几项:

1.社区自行购置。现在已经基本改成政府采购模式,由社区将需求报街道,统一进行政府采购。这种资产的所有权在街道,价值容易界定;

2.上级部门配置。对于特定的工作任务,上级部门会配置相应的设备,这些设备所有权在上级部门,使用和管理归社区居委会,价值比较容易界定;

3.上级部门、社会团体捐赠的设备等。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都归社区居委会,价值相对容易界定;

4.个人、团体参加社区活动捐赠的书画、摄影作品等。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并不能很好的区分归属,价值不易准确界定,很多居委会不纳入固定资产管理。

上述固定资产中,第4项由于价值不易界定所有社区均未纳入固定资产管理,但是这项固定资产的价值可能远远要高于其他的固定资产,最容易丢失,且可能最需要专门的维护和保管。

三、社区固定资产登记管理不能及时到位

社区固定资产往往很难在取得当月进行登记管理,而是在街道需要统计时临时进行盘点、贴标签等工作,这就使固定资产容易发生丢失、毁损,甚至以次充好。

四、社区固定资产管理缺乏专门人员和定期盘点制度

社区居委会人员设置一般根据上口单位的需求,配置专门的人员,但是缺乏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加之居委会换届选举三年一次,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固定资产管理没有形成交接机制和盘机制度,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连续性。随着人员的流动,部分固定资产也极有可能发生丢失。

针对社区居委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这些特点和问题我认为进行社区居委会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改革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界定标准

固定资产的界定有了统一的标准便于登记和管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合理的固定资产界定标准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非常重要。这个标准我认为可以参照各区街办事处固定资产的界定标准。这样,社区居委会固定资产作为街办事处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一视同仁。

(二)规范购置、管理和处置程序

近年来,按照天津市的相关规定,社区固定资产的购置一般采用政府采购的形式,从源头上杜绝了固定资产定价不准确的可能。对于单价低但是数量大,能够形成固定资产的采购需求,尽量也应采取政府采购的模式,避免贪污和浪费;如果不能,首先应该采取的是由街办事处进行招投标的采购方式,由社区进行初步的询价和采购物品的品牌,型号的确定,由街办事处进行采购,这样既考虑了社区的实际需要,又避免了采购环节的漏洞。

在管理中要采用专人管理,设置账簿,一物一卡片的管理模式,对每件固定资产务必做到登记在册。

固定资产一旦发生损坏或需要报废,社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及时向街办事处进行汇报,将毁坏的固定资产交街办事处进行保管和处置,街办事处批准后才能重新购置。

(三)固定资产管理应权责分明,分工到人,责任到人

每个社区居委会的固定资产管理员对本社区固定资产进行逐一的登记管理后,将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并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在检查中发现固定资产使用不当、损坏或闲置不用等情况时要及时将该固定资产列入重点管理的范围。对各种实物资产至少每年盘点一次,做到家底清楚,账卡相符、账物相符。

(四)社区固定资产管理应该明确划分管理范围

部分社区居委会、楼门有展览馆,定期展出一些资料、照片、字画,这些物品有的是街办事处采购所得,有的是捐赠所得,但总的来说,所有权应该归街办事处,保管权归社区,即这些物品应该在街办事处登记在册,而在社区居委会列入固定资产管理。社区无权进行处置。街道办事处对这部分书画作品应该有更加规范的保管手段,特别是对于一些书画作品来说价值很难估计,又非常容易丢失,所以应该在展览后及时归档,进行统一的保管,必要时定期进行维护。

(五)社区固定资产管理应该划分层级

社区固定资产来源的复杂,决定了社区居委会对资产的保管应该根据资产归属、性质、价值进行区分。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保管层级:

第一层级:资产单价比较大或者单价难以估计,所有权在街道办事处或者上级主管单位、部门。对于这部分资产,社区居委会以往常常会出现漏报现象,但是这部分资产应该纳入社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中之重,因为其单价高、易丢失、丢失后很难弥补,有些需要精心的维护,这部分资产列入重点管理范畴,不仅要责任到人,还要定期对资产使用情况进行监测。

第二层级:家用电器、大件家具、电子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这部分产品购置时金额往往比较大,但是随着使用,贬值也比较快,但是这些物品往往来自政府采购,需要对其进行详细逐一的登记管理,并对其使用状况进行随时监测,定期维护,并按照使用年限进行分类,必要时进行报废登记,并报街办事处进行报废处理,然后重置,以保证社区居委会日常办公的需要。

第三层级:单价小数量大的同批物品。这部分物品不必逐一进行登记,只需登记单价和数量,但是要定期进行盘点,有毁损的及时进行登记减少,如果需要进行补充。

(六)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增强社区居委会固定资产管理的公开和透明

区国资委、街道办事处应该定期组织专题培训,提升社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整体水平,就社区资产的核算、各项规章制度、操作办法、管理流程等进行专题辅导。街办事处固定资产管理员应该不定期的到社区进行走访和检查,对于管理规范到位的社区可以树立典型,请专业人士协助建账、建卡、建档,将资产情况详细记录,形成一整套模板,供各社区学习和参考,并在各个社区推广。同时,要做好监督检查机制,对于固定资产的缺失、毁损要严查原因,决不能姑息纵容。

综上所述,社区居委会虽然是居民自治组织,但居委会运营的各项资产均来自国有,所以应该严格管理,做到把好入口关、使用关、调机关、处置关四个关口,并且对于资产使用情况主动请群众进行监督,在社区进行一年一公示,随时接受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吸纳有管理经验的社区居民参与到管理中来。每年街办事处应该组织社区居委会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评比,对于好的做法进行及时的推广,将固定资产的管理与个人的绩效考核挂钩,这样,才能更有效的管理好社区资产,使他们最大限度的为居民服务。

【作者简介】张春艳:天津财经大学公共管理专业2011级硕士(MPA)。

上一篇:企业全面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经验借鉴 下一篇:高校后勤管理效能提升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