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心理辅导

时间:2022-05-30 12:48:09

物理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心理辅导

在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中,存在着一些“非智力因素”,影响、制约着学生的学习,而学习心理辅导是学校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主要对象是因心理问题而引起的学业不良的学生。研究与事实表明,中小学生大量的心理问题,都与其学习心理有关。本文拟对因情商造成的学业不良的情形,提出积极开展心理辅导的几项具体措施。

学业不良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引导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一种内在的历程。

严格的说,动机不能象兴趣、情感、意志、性格那样去培养。通常所说的培养动机,并不是指对动机本身的培养,而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或措施,去激发、转换和强化动机。

学习动机水平低是物理学习不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在学习态度、动机、意志等自我意识方面崔在较多的障碍,他们的能力更多为学习动机的不足所抑制。如何调动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学习动机是一个关键。学习动机激发的途径主要包括外部动机激发和内部动机激发两个方面;

首先,适当运用惩罚和奖励。奖励要与学业不良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使他们感到无愧鱼于接受这种奖励。奖励要注意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因为对学业不良学生而言,最大的奖励莫过于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肯定,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微笑。惩罚包括施加某种痛苦或厌恶的刺激和取消某种喜爱的刺激。但若惩罚不当,非但不能改正学生的错误行为,反而会强化这种行为,引起学生产生对立情绪。

其次,创设合作哦的课堂学习环境。目前教学中的弊端之一是过于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由于课堂竞争中优胜者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学生是竞争的失败者,因而更容易诱发学业不良学生的自卑、自暴自弃的心理。因此,应通过创设合作的课堂学习环境,来激发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动机。

最后,激发可以产生学习动机。反复激发及创设各种条件,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另外,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可以转化为学习动机。激发、转化、强化三者轮流交替、相互影响,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加强巩固,并持久地维持下去,始终发挥作用。

学业不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林教授也曾说过:“学习物理成功的关键在兴趣,如果把物理学业优良的学生成功归因为对物理的浓厚兴趣,一点也不过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很重要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这是发挥学生主动作用的关键所在。影响学习兴趣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学的方法、师生关系、教学效果、教学策略、对学生的注意和了解程序、赏罚情况等。

学业不良学生情感的培养。教师要做到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交朋友,关心学生,以情育情;在传授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诱发、引导,达到知识和情感交融,以理育情;根据初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特征,适当开展做物理实验、写物理论文、搞物理设计、我解物理之谜等各种有趣的物理活动,让学生在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探索物理学中的奥妙,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获得解决物理问题后的喜悦,从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以行育情;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情感氛围,以境育情;教师运用简练、幽默的语言,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完成预期教学目的、任务,激发学生积极、自豪、愉快的情感,以教育情。还可以利用物理学史及许多物理学家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勇于献身的动人事列,去唤起学生喜爱物理、热爱科学的热情。总之,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致以行,以达到以境育情、情境育情,以情育情、情感共鸣。使每个学生都爱自己的物理老师,都乐于学习物理。

学业不良学生不良情绪的排出。学业不良学生往往对学习有某些情绪或情感问题,这些情绪、情感问题往往是由于学习而产生,再反过来又严重地影响与阻碍学习。排除的方法是:

1.克服焦虑与恐惧。学业不良学生在学习过程和考试情境下,焦虑水平明显高于学优、中等生,其中考试焦虑水平比学习焦虑水平更高,差异更大。这往往是由于担心失败引起的,从而造成他们注意力不集中,干扰学习所必需的一些能力,如记忆能力、组织技能等的发挥。因此,教师应帮助他们克服焦虑与恐惧情绪。

2.避免产生逃避或回避心理。由于连续的失败,失去了对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因则不愿上学或逃学,回避学习课程,由此使成绩越来越糟。为此,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有效的帮助他们减少逃避或回避心理的产生。

3.减少对抗或忧郁。学业不良学生由于长期的成绩不良或学业失败,损害了其自尊心与自信心,以致有的对学校、教师、家长产生敌视对抗心理,或者出现某种程度的由于状况,如食欲不振、孤独、懒散、过敏、闷闷不乐等。这种对抗与忧郁的心理又会进一步造成学习的退步。因此,应设法防止和消除对抗或犹豫的产生。

综上所述,要注意并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性格及学习习惯,排除不良情绪,这些方面的非智力因素,对于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取得成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政治教学中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