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K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时间:2022-05-29 10:42:32

RECK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研究RECK在大肠癌及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大肠癌转移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ABC)检测50例大肠癌组织和2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RECK的表达。结果 RECK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4%,明显低于在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100%) (P

【关键词】大肠癌;RECK

大肠癌是人类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 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三位。侵袭和转移是影响大肠癌患者疗效和预后的重要因素。RECK基因是1998年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研究表明其通过抑制MMPs与肿瘤血管生成阻断肿瘤侵袭和转移。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ABC)检测50例大肠癌组织和2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RECK的表达,并通过分析大肠癌组织中RECK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期寻找大肠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和试剂浓缩型RECK兔抗人mAb购于美国Santa Cruz Biotechnology公司。SABC免疫组化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组织标本采集及处理收集武汉市第八医院2007年8月~2008年3月手术切除的大肠癌组织标本50例,以癌组织中心组织为癌症组,随机抽取20例,取距癌中心组织10cm处正常组织为正常对照组。50例大肠癌患者中男24例(年龄33~88岁,平均56.58岁),女26例(年龄35~80岁,平均61.96岁)。所有病例均无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病史,术前均未作放疗和化疗。并按国际癌症协会所定的标准行分化程度分级和Dukes分期,所有癌组织均经病理检验确诊,所有作为正常对照组织的断端组织均未发现癌细胞。标本均经过4%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后常规石蜡包埋,4 μm连续切片备用。

1.3 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RECK的表达, 用已知的RECK阳性的正常大肠组织切片作为阳性对照,PBS缓冲液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切片经脱蜡处理后,3% H2O220 min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 正常山羊血清室温封闭30 min后,按步骤分别滴加一抗RECK(1:100)、MMP-2(1:75)和生物素化的二抗(1:100)及SABC试剂,DAB染色,然后常规复染、脱水、透明、封片后镜下观察。

1.4 染色结果判断用Olympus显微镜及显微摄像仪对染色组织切片进行观察、照相。先在低倍镜(40×)下观察表达情况,RECK蛋白阳性信号均呈棕黄色颗粒样物质。转高倍镜下随机选取5个视野(每个视野观察细胞数不少于200个),按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及着色深浅进行结果判定。按切片中细胞着色深浅评分:0分,细胞无显色;1分,浅黄色;2分,棕黄色;3分,棕褐色;按阳性细胞数占同类细胞数的百分比,70%为3分。取,两项评分的乘积作为总积分,0~2分为阴性(-),3~4分为阳性(+),≥4分为强阳性(++)。

1.5 统计分析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各组间阳性表达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RECK的表达和分布RECK在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20/20),主要分布在正常结肠黏膜腺体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膜。RECK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4%(32/50),明显低于在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P

2.2 RECK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RECK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大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并随肿瘤病理分化程度的降低、临床分期的提高及淋巴转移的产生逐渐降低(P

表1 RECK在大肠癌组织及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

Tab 1 RECKprotein expression in colorectal cancer tissues and normal colorectal mucosa tissues

例数 RECK

χ2

P

阴性阳性阳性率(%)

大肠癌组

正常大肠组 50

20 18 3264%

0 20 100% 9.692 0.002

表2RECK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Tab 2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evels of RECK expression and clinic pathological factors

例数 RECK

χ2

P

阴性 阳性 阳性率(%)

性别

年龄(岁)

≥60

分化程度

高、中分化

低分化

Dukes分期

A+B(无淋巴结转移)

C+D(有淋巴结转移)

24

26

25

25

35

15

19

31

91562.5

91765.4

101560.0

81768.0

82777.1

10 533.3

21789.5

161548.4

0.045

0.347

8.747

8.631

0.832

0.556

0.003

0.003

3 讨论

RECK基因是Takahashi等[1]通过cDNA表达克隆的方法从v-ki-ras转化的NIH3T3细胞系表达诱导扁平形态基因中分离出来。本试验结果显示,RECK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在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发现,在大肠癌的发生过程中通常伴有ras等原癌基因的突变[2],激活的Ras基因经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途径提高核内组蛋白脱乙酰(HDAC)磷酸化水平,HDAC与RECK启动子Sp1位点结合,抑制基因表达 [3,4],使其在大肠癌中的表达降低。

国外的临床研究发现,RECK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与肝癌、胰腺癌、胃癌及肺癌的预后密切相关,肿瘤组织中RECK表达阳性的患者预后均好于表达阴性的患者。本试验中,RECK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而与大肠癌Dukes分期、病理分化程度相关,RECK阳性表达率在无淋巴结转移组(DukesA+B组)显著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DukesC+D组),在高、中分化组显著高于低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RECK随着大肠癌患者肿瘤进展程度升高表达减弱,提示低表达的RECK可能成为大肠癌侵袭转移程度的一个判断指标。因此,RECK有望成为判断大肠癌患者预后的分子指标之一。

参考文献

[1] Takahashi C, Sheng Z, Horan TP et al. Regulat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and inhibition of tumor invasion by the membrane-anchored glycoprotein RECK [J].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8, 95 (22) : 13221-13226.

[2] Jass JR. Colorectal cancer: a multipathway disease [J]. Crit Rev Oncog, 2006, 12(3-4): 273-287.

[3] Sasahara RM,Brochado SM,Takahashi C,et al.Transcriptional control of the RECK metastasis/angiogenesis suppressor gene.Cancer Detect Prev,2002,26(6):435-443.

[4] Chang HC, Liu LT, Hung WC. Involvement of histone deacetylation in ras-induced down-regulation of the metastasis suppressor RECK [J]. Cell Signal, 2004,16(6): 675-679.

上一篇:1例咯血合并肾病综合征老年患者的药学监护 下一篇:肾病综合症合并股动脉血栓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