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尺桡骨双骨折127 例

时间:2022-08-26 03:04:57

[摘要] 尺桡骨双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损伤,以青壮年及少年儿童多见。由于前臂的旋转作用和尺桡骨特殊的解剖关系,对复位的要求

很高。自1998 年6 月至2009 年12 月间,笔者先后采用手法复位桡骨骨折127 例,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尺桡骨双骨折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识号] A [文章编号] 1671-8725(2014)07-0192-01

相关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27 例骨折患者中,男性85 例,女性42 例;年龄最大者56

岁,最小者半岁,平均年龄21.5 岁;左侧骨折38 例,右侧骨折

89 例;无移位者46 例,移位者81 例;伤后就诊最短时间半小时,

最长者达9 天。

2 治疗方法

2.1 整复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患肢在外,肩外展90°,肘屈

曲90°,尺桡骨上1/3 段骨折者,前臂稍旋后位(因骨折近端旋后

肌及肱二头肌的牵拉旋后移位);尺桡骨中、下1/3 骨折者,前臂

应中立位。上助手握住肘部,下助手握住腕部,徐徐用力先作拔

伸牵引。如骨折在尺桡骨上1/3,先整复尺骨;骨折在尺桡骨下1/3

者,先整复桡骨;如有重叠移位者,用折顶手法复位;如有背向

侧方移位者,可用回旋手法复位;如有尺桡骨两折断互相靠拢时,

可用分骨法复位。

2.2 固定方法 肘关节屈曲位,后侧夹板下到指尖,上到腋下,

前侧夹板上起肘窝,下至腕横纹,左右两侧夹板上达肘上,下至

腕下。尺桡骨上1/3 段骨折时前臂稍旋后位,中1/3 段骨折在中立

位,下1/3 段骨折应将前臂置于稍旋前位,可适当加分骨垫或其它

压垫,缚扎后,以三角巾悬吊患肢,适当功能锻炼手部,并内服

活血、化瘀、消肿、接骨之药。早期3 天,中后期7 天复查一次。

6 周左右解除外固定,外固定解除后应积极主动锻炼患肢。

3 治疗结果

本组127 例病例中,119 例解剖对位,占病例总数的93.70%;

6 例功能对位,占病例总数的4.72%;2 例因对位对线欠佳而行手

术内固定治疗,占病例总数的1.58%;总优良率达98.42%。

一年后复诊,127 例患者均前臂旋转可,无明显不适。

4 讨论

4.1 损伤机制 可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所致,暴力直接打击

或辗伤患肢,使尺、桡二骨产生同一水平的横断、粉碎或多段骨

折。间接暴力是跌倒时手掌着地,地面的冲击力和机体的惯性力

碰撞而产生骨折[1]。

4.2 治疗时注意事项 (1)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阅读X

线片,了解创伤机制,分析骨折类型、移位程度,结合年龄、体

质等情况,精心制定最佳治疗方法,适当运用手法,切忌因粗暴

用力而加重创伤。(2)尺桡骨双骨折,整复前有一个先后次序问

题,应先整复容易的,后整复难的。(3)前臂功能归根结底,主

要是旋转功能,为了恢复前臂的这一功能就必须尽一切努力矫正

骨折端的旋转移位。(4)整复后应注意骨筋膜室综合征,应密切

观察血液循环、皮肤温度及神经功能,如有前臂或手部严重肿胀,

皮温下降,颜色苍白或青紫,手指麻木,手指过伸或过屈时疼痛

严重,桡动脉搏动消失等,应引起重视。(5)注意功能锻炼,早

期促进肿胀消退,后期促进功能恢复。(6)除去外固定后应适当

加强患肢功能锻炼。

5 小结

本法治疗尺桡骨双骨折发扬了中医正骨手法,操作简便,安

全可靠,疗程短,费用少,痛苦少,疗效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亦璁. 骨与关节损伤[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

社,1995:420-421.

上一篇:呼吸衰竭使用呼吸机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浅析如何加强住院药房管理 提高药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