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体会

时间:2022-05-29 09:57:30

双侧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同期双侧髋关节置换,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围手术期管理非常关键,术后护理难度较大,对患者手术的预期效果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3年11月对4例患者行同期双侧关节置换,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34例患者男16例、女18例,年龄66~78岁。34例患者均患有股骨头坏死,术后系统康复锻炼至出院,均未发生褥疮、肺部感染、手术部位感及肺部感染、关节脱位、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关节功能评价良好。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指导:责任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介绍同期关节置换术的优点,减少患者恐惧、焦虑,增强手术信心。

2.1.2适应性训练:术前3天鼓励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嘱患者戒烟,指导深呼吸和咳嗽训练。

2.2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监测。

2.2.2 :患者取平卧位双下肢保持外展中立150~300,避免髋关节内收、内旋导致脱位。两腿之间放置梯形枕,双足穿钉子鞋防止足下垂。因全髋置换,加之患肢行皮牵引或穿丁字鞋,术后不宜翻身,骨隆突部分容易发生褥疮而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痛苦,加之两侧肢体均有切口,侧卧可致切口受压、疼痛,翻身不当可致髋关节脱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为病人铺气垫于 床下,并专为病人制作20cm30cm的棉花软枕4个,分别垫入一侧肢体的踝部、膝部、髋部、肩胛部。垫入时先将双手伸进要垫入的受压部位,用力压下气垫后由另一位护士将小枕垫入受压部位,2h后取出小枕按摩受压部位,平卧1~2h后,再垫入对侧肢体,如此交替。保持床铺的平整、干燥、无碎屑。

2.2.3 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通畅术后6小时夹闭管道,6小时后开放管道,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2.2.4 切口护理: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清洁,渗出较多时报告医生给予换药,预防切口感染。

2.2.5 并发症的预防:术后6小时后开始进行踝泵训练,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鼓励患者深呼吸及咳嗽训练;使用气垫床,定时翻身防止压疮。

3 功能锻炼

3.1 术后1~3d 麻醉恢复后,鼓励患者踝关节主动曲伸,促进血液回流;股四头肌、臀肌等长收缩练习;深呼吸练习。术后踝关节主动曲伸,促进血液回流;股四头肌、臀肌等长收缩练习

3.2 术后4~7天

3.2.1 髋关节伸直练习,做术侧髋关节主动伸直动作,或髋下垫枕,充分伸展屈髋肌及关节囊前部。

3.2.2 股四头肌的等张练习。

3.2.3 上肢肌力练习,目的是恢复上肢力量,使病人术后能较好地使用拐杖

3.3 术后一周:作髋关节半屈位的主动或主动抗阻力屈髋练习。术后7天后,3.4 如无特殊情况,3.5 可允许病人翻身。坐位练习:坐的时间不3.6 宜长,3.7 每天4-6次,3.8 每次20分钟。坐位是髋关节最容易出现脱位的。如果术中关节稳定性欠佳,3.9 应放弃坐位练习。坐下之前做好准备,3.10 有靠背和扶手的椅子,3.11 加坐垫,3.12 倒退,3.13 看好位置,3.14 双手扶稳,3.15 缓缓坐下。屈髋不3.16 能超过90度,3.17 要坐较高的椅子术后3天至一周,3.18 使用的是骨水泥固定型假体,3.19 又是初次髋关节置换术,3.20 术中也没有植3.21 骨、骨折等情况,3.22 病人在术后第3天即可以下地进行康复3.23 练习,扶步行器站立。

4出院后

必须使用拐杖至无疼痛及跛行时,方可弃拐。避免重体力活动以及参加需要关节大范围剧烈活动的运动项目,以减少发生关节脱位、骨折、假体松动。避免将髋关节放置在易脱位的。避免在不平滑不平整路面行走。保持下肢经常中立位外展位,6-8周内屈髋不要超过90。

上一篇: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双嘧达莫治疗脑血栓的临床... 下一篇:如何针对离退休人员开展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