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病理生理学的实验教学改革

时间:2022-05-29 05:23:04

浅析病理生理学的实验教学改革

摘 要: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理论学科之一,也是医学生从基础医学通往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病理生理学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实验教学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高等院校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现阶段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多以教师的主动讲授和演示为主,学生缺乏一定的思考。本文将探讨病理生理学的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 实验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042-01

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理论学科之一,也是医学生从基础医学通往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病理生理学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实验教学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高等院校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现阶段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多以教师的主动讲授为主和演示为主,学生缺乏一定的思考。本文将探讨病理生理学的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1 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传统实验教学的局限性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基础医学的重要理论学科之一,它同时还是一门医学生从基础医学通往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病理生理学以认识疾病和防治疾病的基础理论为本质,以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免疫学和病原学等一系列学科作为基础,揭示整个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机能与代谢的动态变化、发生机理和发生、发展与转归的规律,为临床课程的学习铺下坚实的基础。

病理生理学实验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病理生理学实验,医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实验的具体操作和观察、对实验结果的详细分析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为医学生今后的临床学习和技能的培养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但传统的实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师按部就班的讲授理论和模拟演示,医学生通过模仿独立完成实验,但却忽略了在实验过程中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仅仅完成了“教师怎么做,学生怎么做”这一浅显的过程。因此,病理生理学的实验教学改革是很有必要的。

2 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浅析

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首先应从教师开始。现在很多理论课程都以PBL教学为主,实验教学教师也可同样借鉴,做一个很好的“引导者”。首先,教师在讲授了相关的理论课内容后,可让学生去思考如何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可以适当的提示学生有关实验原理,实验容和预期要观察的实验结果。学生可以自行成立实验小组,在课后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实验规划,并创立实验方案。其次,在实验教学上,教师要告诉学生某些重要的实验操作和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并对各实验小组的实验方案进行归纳总结。除此之外,教师自身还要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做到心中有数,因此,课前的教学准备要比以往更充足。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巡视,不断发现问题,并一一进行辅导解决。收集到相关实验数据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实验结果和出现的问题,尤其是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教师对整体实验过程进行汇总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这样,学生既能自己提前感受到科研的气氛,提高学习兴趣,也能在教师的启发下靠自身的能力去解决出现的问题,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当然,这需要病理生理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和良好的专业素质,还要了解相关的邻近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新颖的前沿知识。因此,教师应多参加一些学术活动,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新动态,拓宽了知识面,确保良好的教学质量。

其次,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先有教师教授基础实验理论并演示,接着让学生进行操作,是单纯的“模仿”过程。这样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身的思考,学生是被动的学习。通过借鉴PBL教学的经验,学生可以提前查阅相关的实验资料并在实验之前最好实验方案。在实验过程中再遇到问题可以向教师请教。这样便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病理生理学实验内容也可进行整合,将部分实验改为综合性实验以及创新性实验。例如,单纯的复制休克的动物模型或者单纯的复制心力衰竭的动物模型可以整合成一个综合性实验,通过建立家兔休克的模型,既观察家兔发生休克后的机能代谢改变,也观察家兔通过发生失血性休克发生心力衰竭后的机能代谢改变,最后使学生通过休克模型的复制,也能了解到休克致使心力衰竭的发生,能更好的将休克和心力衰竭的理论知识联结在一起,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

再次,可在实验报告的撰写方面进行改革。实验报告是对整个实验过程的阶段性总结,既包括了实验的相关原理、材料和方法,还涵括了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传统的实验报告更注重实验报告书写的规整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的学校还将实验报告改成格式化的模式,学生只需在相应的栏目内填写少量的内容,以求达到标准化。实验报告的书写是可以提升科学的严谨的态度,但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的完整性也至关重要。特别是不同的实验小组可能出现不同的实验结果和不同的实验问题,因此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也不应是统一的,而是各部相同的。因此,应鼓励学生在实验结果的分析上多做努力。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扩宽学生的思维能力。

最后,实验教学的学时也可适当的由原来的3学时改为4学时,这样既能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动手完成实验,也能避免以往由于时间紧张而使某些难以操作的关键步骤需要老师协助完成。保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完成实验,一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培养了他们的思考能力;三提高了他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病理生理学的实验教学改革不仅仅要使相关教师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引导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既提高了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指导能力,也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了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水平和综合素质,为今后综合多变的临床工作提供重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Hendry G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utors’ conceptions of their development as tutor[J].Med Teach 2009(31):145-150.

[2] 张燕,顾江,李学军.PBL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1).

[3] 王冰.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改革[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5):779-780.

上一篇:对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达梦打造创新国产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