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变动、企业战略反应与动态能力的形成演化:理论模型与命题

时间:2022-05-29 12:37:40

环境变动、企业战略反应与动态能力的形成演化:理论模型与命题

摘要: 一、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企业所处的市场与行业环境日趋动态和复杂, 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竞争优势不断受到侵蚀。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迫切需要重构与经营环境动态匹配的资源能力体系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这种资源能力体系就是动态能力, 即企业整合、 构建以及重组内部与外部资源(Competence)以应对动态环境的能力。[1-2]

目前, 企业动态能力的研究主要涵盖能力构建动因、 内涵、 要素与架构、 影响因素、 作用结果等内容, 试图合理诠释企业构建动态能力的前因与后果。[3-5]然而, 当前企业动态能力的研究还更多地停留在其形成环节, 主要关注的是影响动态能力形成的直接因素, 而缺乏对环境变动作用下企业内在战略反应与动态能力形成演化全过程的研究。对于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与演化, 尽管一些学者强调了动态环境的重要作用。例如, 有学者认为动态能力就是应对快速变动的环境的能力, [1]在一般动态与高度动态环境下, 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6]经营环境的特征, 如不确定性、 复杂性、 包容性以及市场动态性等都是动态能力形成演化的重要前提。[7-9]不仅如此, 企业动态能力还与所在环境表现出共同演化(Co-Evolution)的特征, [10-11]等等。

但是, 在企业究竟怎样才能及时感知经营环境的动态变化、 进而采取有效的战略反应来促进动态能力的形成和演化方面, 依然存在未打开的黑箱。因此, 本文试图在综合分析已有文献的基础上, 对环境变动、 企业战略反应与动态能力形成演化过程进行探索, 试图构建环境变动作用下动态能力形成演化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关命题, 以推动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二、 动态能力概念、 内涵及其形成演化

(一)动态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基于研究视角与研究目的的不同, 不同学者所界定或理解的动态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最初, 动态能力理论的奠基者Teece等学者强调: 动态能力是一种改变能力的能力, 即组织重构内外能力(Competence)以适应动态环境的能力, 其具有“动态性”和“能动性”特点。[1]

然而, Teece等的动态能力观点并没有获得理论界的广泛认同, 这是因为: 用一种能力来界定另外一种能力, 会导致定义的同义反复问题; 动态环境也并非动态能力存在的前提条件。变化速度较慢的环境中, 组织也可能存在重构内外能力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 很多学者主张用“组织惯例”或“集体行为模式”来定义动态能力。例如, Eisenhardt和Martin将动态能力视为企业应对市场变革或开发新市场的资源配置程序或组织惯例[6]以此为基础, Zollo与Winter进一步将惯例分为操作性惯例和探索性惯例, 同时将动态能力定义为: 企业通过学习所形成的一种系统地构建和完善经营例规的集体行为模式,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绩效水平[12]Zott同样认为动态能力是惯例性的组织流程, 它们指导企业资源结构形成和经营惯例的演化[13]与此类似, Wang和Ahmed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持续重组和提升自身资源能力的行为导向, 其关键在于提升企业核心能力并在环境变化中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9]

也有学者提出, 动态能力其实就是组织整合能力。比如, Zahra等学者认为动态能力是采用合适的方式来整合公司资源与例规的能力, [2]这种整合能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重组与扩大企业的资源基础方面。[14]进一步, Barreto将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系统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即企业发现机会或威胁、 制定市场导向决策与重构资源基础的能力。[15]

综合上述观点, 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其内外资源以构建并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能力, 其具体可分为协调整合能力(Coordination/Integration)以及重组转型能力(Reconfiguration/Transformation)两种能力。动态能力的内涵主要包括: 首先, 动态能力是一种组织程序(Organizational Processes), 即整合企业内外资源以重构资源基础的程序; 其次, 动态能力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中逐步形成的, 它无法通过外购的方式来取得。动态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嵌入在企业长期的历史之中, 因而具有路径依赖性特点; 第三, 动态能力是一种可以重复的例规, 其解决的往往是处于结构非常好与结构非常差之间的问题; 第四, 动态能力的形成不是偶然的, 它是企业积极行动的结果。

(二)动态能力的形成演化

共同演化(Co-evolution)观点认为, 演化是管理意图和环境效应互动作用的结果。相应地, 动态能力的演化也可视为外部环境与企业内部战略反应互动作用的结果。根据此观点, 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应当是环境变动。事实上, 企业动态能力也正是在动态环境下产生的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1]因此, 环境的变化可以视为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起点。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 企业适时与适当的战略反应推动了其动态能力的构建与演进。

虽然很多学者都认同企业战略反应是企业应对外部环境或多重制度压力要求的一种战略行为, 但是这些学者对企业战略反应具体可分为哪些战略行为却存在极大的分歧。一些学者认为企业的战略反应由消极到积极可依次分为顺从、 妥协、 回避、 反抗和操纵五种类型。[16]另外一些学者却认为战略定位、 业务选择、 治理安排、 管理质量和经营战略等构成了企业战略反应的全部; [17-18]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具体行为就是企业战略反应, 如客户关系管理、 并购、 实施ISO14000, 等等。[19-21]综上所述, 本文研究认为: 企业战略反应是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一系列战略行动和过程, 即企业预测和感知外部环境变动进而采取连续战略行动的过程。

于是, 我们可以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演化过程做出合理设想: 一是在动态环境中, 企业需要建立市场导向与创业导向的理念, 以明确其应关注环境变动的重点与方向; 二是企业通过市场导向与创业导向及时感知到了外部环境的变动, 促进了对外部信息与知识理解与把握, 进而推动了内部的组织学习过程; 三是大量研究表明, 组织学习、 市场导向和创业导向都是促进企业动态能力形成演化的重要驱动因素。综合上述观点, 本文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初步框架, 环境变动可以通过市场导向、 创业导向以及组织学习等一系列战略反应互动过程影响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与演化。

三、 组织学习对于动态能力的影响

国外研究表明, 组织学习在动态能力形成和演化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动态能力的形成和演化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学习机制是驱使企业动态能力不断演化的不竭动力。在一般动态的环境中, 动态能力的演进主要关注企业之间共同基础上的差异化; 而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之中, 动态能力则需要改变成长路径甚至重构资源基础。[6]然而, 不管环境如何变化, 由经验总结、 知识描述和知识编码三个维度所构成的学习机制总是主导着企业动态能力演进的方向与过程, 从而使得动态能力具有路径依赖性特点。[12]国内学者的研究也发现, 组织学习促进了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与演化。[22-24]

因此, 通过组织学习机制, 企业能够在内部不同层次连续地产生和积累新知识, 这些新知识可以通过内化、 外化、 共同化和社会化过程等过程螺旋上升到组织层面, 企业的资源基础因此逐渐改变。相应地, 企业动态能力也逐渐增强。[25]

综合以上分析, 本文研究提出如下命题:

P1: 组织学习推动了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演化。

四、 市场导向与创业导向对组织学习的影响

(一)市场导向与组织学习

Kohli与Jaworski认为, 坚持市场导向的企业应该深入了解现有以及潜在顾客的需求以及需求变化的情况, 收集与整理相关的市场营销信息, 并将这些信息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成员之间加以传播, 从而达成对顾客与市场的共识。然后, 根据企业本身所拥有的资源能力, 针对不同目标市场的需求采取适当的差异化营销组合行动。在这个过程之中, 企业收集、 整理、 分析、 传播、 吸收以及运用知识与信息的工作实际构成了组织学习的核心内容。[26]同样, Slater与Narver也认为市场导向与组织学习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市场导向可以促进组织的学习过程。[27]另外, 组织内部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共同目标、 认知以及共同行为规范等的建立, 不仅能够减少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沟通障碍, 而且极大的推动了组织内部各个部门以及成员之间知识与经验的分享和交流, 其结果是组织学习得到发展。[28]综合以上观点, 本文研究提出如下命题:

P2: 市场导向促进了企业组织学习过程。

(二)创业导向与组织学习

相关研究认为, 企业的创业导向对于组织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例如, Zahra等认为, 创业导向具有创新性、 风险承担性和超前行动性等特征, 它极大的推动了组织内部信息与知识的传递与交流过程, 因而对组织学习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9]Dess等也提出, 重视创业导向企业所具有的良好的创新文化与氛围, 不仅直接推动了组织学习的进行, 而且提高了组织学习的效率。另外, 良好的创新文化与氛围, 还可以促进企业内部不同层次、 不同部门以及不同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与创新过程。[30]从某种意义上说, 创业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与试错的过程, [31] Sambrook与Roberts所构建的理论框架为此提供了明显的证据。[32]总之, 企业对于创业导向的重视可以强化员工的学习理念、 提高思想认识, 从而促进组织学习过程的进行。[2, 33]

综上所述, 本文研究提出:

P3: 创业导向对于组织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

五、 市场导向与创业导向对动态能力的影响

(一)市场导向与动态能力

动态能力的核心就是企业整合内外资源以应对动态环境的能力, 而环境的动态性, 最终都会集中体现在顾客需求变化以及竞争者行为方面。市场导向要求企业密切关注顾客与竞争者的相关信息, 并据此信息采取适当的反应――即应对环境变化的战略行动。因此, 市场导向可以推动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类似地, Hou也认为, 作为一种稀缺的、 有价值的和不可模仿的资源, 市场导向构成了企业动态能力的资源基础。[34]当市场环境变化速度很快时, 动态能力主要依赖于适时的信息、 跨部门的联系以及与外部市场的广泛交流, [6, 35]而这些信息的获取与传播行为就是市场导向活动的焦点。通过市场导向惯例, 公司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以及加深对市场的理解, 从而更加快速地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王菁娜与徐大佑同样认为, 市场导向的企业可以通过强化员工与顾客及部门间的合作学习, 增加对外部信息和知识的吸收和整合, 进而改变本身的资源与能力配置并采取与市场信息一致的响应来适应变化的环境, 最终获得卓越的组织绩效和持久的竞争优势。[36]

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研究提出如下命题:

P4: 市场导向促进了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演化。

(二)创业导向与动态能力

创业导向对于动态能力具有正面的影响。构成创业导向的诸多要素, 无论是创新性、 或者风险承担性与行动超前性, 还是自主性和竞争积极性, 都要求企业主动积极地跟踪和预测经营环境的变化趋势, 了解这种变化趋势可能为企业带来的机会和威胁, 进而采取适当的战略行动――内部资源基础的整合来充分利用机会并规避风险, 最终建立可以持续的竞争优势。在这个过程中, 企业动态能力也获得了升级。例如, 竞争积极性要求企业密切关注外部的竞争环境, 尤其是竞争对手的各种战略行动。针对竞争对手各种可能的战略行动, 企业需要按照动态竞争的要求, 提前进行预防或者采取适时的回应行动。无论是预防行动还是回应行动, 都会或多或少地改变企业的资源基础, 从而为企业动态能力带来积极的影响。

另外, 大量研究也表明, 创业导向确实可以促进动态能力的发展。例如, Hamel和Prahalad研究发现, 体现创业导向的企业可以通过有效的战略反应来更好地把握和利用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机会, [37]战略、 信息系统和创业精神三者的协同促进了动态能力的发展。[38]总之, 与其他企业相比, 重视创业导向的企业具有更强的动态能力。[5, 39-40]

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研究提出如下命题:

P5: 创业导向促进了动态能力的形成与演化。

六、 环境变动对于市场导向与创业导向的影响

一般而言, 环境就是所有个体、 群体、 组织及其交互关联所形成的特定行动领域。[41]根据系统理论, 所有的企业都生存在特定的外部环境之中, 企业与环境之间存在信息与能量的交换, 因而相互影响。具体来说, 一方面, 企业的任何行动总是受到其所生存的经营环境的制约, 企业的结构、 流程和管理决策, 都必须与所在环境及其变化相匹配; 另一方面, 企业的行为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部环境, 包括企业在内的诸多行动主体的行为构成了环境的复杂内容。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外部环境逐渐演变。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之后, 外部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剧烈。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的战略反应也需要加快反应速度才能更上环境变化的步伐。

具体来说, 及时察觉到甚至提前预测到环境的变化, 构成了动态能力发展的前提条件。[35]随着经营环境的动态化与复杂化程度的越来越高, 比如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发展与侃价能力的上升、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加速、 整体竞争程度与合作程度的加强, 企业必须强化市场导向并有效地发挥创业导向的作用。[5, 27]只有这样, 企业才能及时把握经营环境的变化和采取有效的战略行动。事实上, 关注市场导向和创业导向的企业, 都会强调与供应商、 顾客、 竞争对手、 金融机构、 政府、 社区等经营环境要素进行互动。随着这些经营环境要素的快速变化, 企业更加需要基于顾客需求的变化以及竞争对手的行动来持续调整、 乃至创新其产品与服务, 市场导向与创业导向也因此得到强化。

综上所述, 本文研究提出如下命题

P6: 环境变动促进了企业市场导向与创业导向的发展。

七、 企业动态能力形成演化过程模型

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构建了如图2所示的企业动态能力形成演化过程模型, 并提炼出如下命题:

P1: 组织学习推动了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演化。

P2: 市场导向促进了企业组织学习过程。

P3: 创业导向促进了企业组织学习过程。

P4: 市场导向促进了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演化。

P5: 创业导向促进了动态能力的形成与演化。

P6: 环境变动促进了企业市场导向与创业导向的发展。

八、 结论

在文献研究与理论探讨的基础上, 本文构建了一个环境变动影响下企业战略反应与动态能力形成演化的理论模型, 进而提炼出相关命题。具体来说, 本文研究表明: 环境变动是促使动态能力形成演化的起点; 环境的快速与动态变化促进了企业市场导向与创业导向的强化; 市场导向与创业导向的强化, 推动了企业组织学习过程; 由市场导向、 创业导向与组织学习过程所构成的企业战略反应, 促进了动态能力的形成与演化。

相对于以往的研究, 本文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 从共同演化的视角切入研究问题, 认为外部环境变化与企业内部涉及多个过程的战略反应的互动驱动了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演化, 由此展开研究的内容。同时, 以环境变动为起点, 综合考虑市场导向、 创业导向、 组织学习等多个企业内部因素(过程), 构建了“环境变动企业战略反应动态能力形成演化”的企业动态能力形成演化的完整路径模型。从而清晰揭示环境变动作用下企业动态能力形成与演化的整个路径, 对于丰富、 完善和发展动态能力理论, 促进国内企业科学应对动态环境以提升动态能力与维持长期竞争优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然, 本文研究只是完成了动态能力形成与演化框架的基础工作, 根据该框架所提出的相关命题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细化与修订。因此, 后续研究可以在两个方向展开。一是选择典型企业进行个案研究与多案例比较研究, 以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本文所提出的理论框架; 二是在本文所形成理论框架与相关命题的基础上, 提出相应的假设, 选择大样本企业进行问卷调研来对理论框架与相关假设进行检验。

参考文献:

[1]Teece D J, Pisano G, Shuen 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18(7): 509-533.

[2]Zahra S A, Sapienza H J, Davidsson P. Entrepreneurship and dynamic capabilities: A review, model and research agenda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6, 43(4): 917-955.

[3]Iansiti M, Clark K B. Integration and dynamic capability: Evidence from product development in automobiles and mainframe computers [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1994, 3(3): 557-605.

[4]Collis D J. Research Note: How valuable are organizational competence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4, 15(S): 143-152.

[5]魏江, 焦豪. 创业导向、 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关系研究 [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8, 30(2): 36-41.

[6]Eisenhardt K M, Martin J A. Dynamic capabilities: What are they?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10): 1105-1121.

[7]Aragon-Correa J, Sharma S. A contingent resource-based view of proactive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strategy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3, 28(1): 71-88.

[8]Macpherson A, Jones O, Zhang M. Evolution or revolution? Dynamic capabilities in a knowledge-dependent firm [J]. R&D Management, 2004, 34(2): 161-177.

[9]Wang C L, Ahmed P K. Dynamic capabilities: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07, 9(1): 31-51.

[10]Bruni D S, Verona G. Dynamic marketing capabilities in science-based firms: 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J].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9, 20: S101-S117.

[11]Narayanan V K, Colwell K, Douglas F L. Building Organizational and Scientific Platforms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 Process Perspective on the Development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J].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9, 20: S25-S40.

[12]Zollo M, Winter S G. Deliberate lear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2(13): 339-351.

[13]Zott C.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the Emergence of Intraindustry Differential Firm Performance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3, 24(1): 97-125.

[14]Helfat C, Finkelstein S, Mitchell W, et al. Dynamic Capabilities: Understanding Strategic Change in Organizations [M]. Malden, MA: Blackwell, 2007.

[15]Barreto I. Dynamic Capabilities: A Review of Past Research and an Agenda for the Future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0, 36(1): 256-280.

[16]Oliver C. Strategic Responses to Institutional Processes [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1, 16(1): 145-179.

[17]Clemens B W, Douglas T J. Understanding Strategic Responses To Institutional Pressures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5, 58(9): 1205-1213.

[18]Anand J, Brenes E, Karnani A. Strategic responses to economic liberalization in emerging economies: Lessons from experience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6, 59: 365-371.

[19]Beckett-Camarata E J, Camarata M R, Barker R T. Integrat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customer relationships through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A strategic response to a changing global environment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998, 41(1): 71-81.

[20]Golensky M, DeRuiter G L. Merger as a Strategic Response to Government Contracting Pressures [J]. 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1999, 10(2): 137-152.

[21]Hillman A J, Cannella A A, Paetzold R L. The Resource Dependence Role of Corporate Directors: Strategic Adaptation of Board Composition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0, 37(2): 235-256.

[22]曾萍, 蓝海林. 组织学习、 知识创新与动态能力: 机制和路径[J]. 中国软科学, 2009(05): 135-146.

[23]江积海. 知识传导、 动态能力与后发企业成长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6(4): 22-27.

[24]潘安成, 邹媛春. 组织忘记、 组织学习与企业动态能[J]. 科研管理, 2010, 31(1): 33-37, 45.

[25]Cepeda G, Vera D.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Operational Capabilities: A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7, 60(3): 426-437.

[26]Kohli A K, Jaworski B J. Market Orientation: The Construct, Research Proposition,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 [J]. Journal of Marketing, 54(2): 1-18.

[27]Slater S F, Narver J C. Market Orientation and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5, 59(3): 63-74.

[28]Dyer J H, Nobeoka K. Creating and managing a high performance knowledge sharing network: the Toyota case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3): 345-367.

[29]Zahra A S, Jennings F D, Kuratko F D.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firm-level entrepreneurship: The state of the field [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999, 24(2): 45-66.

[30]Dess G G, Ireland R D, Zahra S A, et al. Emerging Issues in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3, 29(3): 351-378.

[31]Dhaliwal S. Entrepreneurship a learning process: the experiences of Asian female entrepreneurs and women in business [J]. Education + Training, 2000, 42(8): 445-452.

[32]Sambrook S, Roberts C.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Conceptual Framework [J]. Strategic Change, 2005, 14(3): 141-155.

[33]焦豪, 魏江, 崔瑜. 企业动态能力构建路径分析: 基于创业导向和组织学习的视角 [J]. 管理世界, 2008(4): 91-106.

[34]Hou J J. Toward a Research Model of Market Orientation and Dynamic Capabilities [J].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008, 36(9): 1251-1268.

[35]Teece D J. Explica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the nature and microfoundations of (sustainabl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28(3): 1319-1350.

[36]王菁娜, 徐大佑. 构建动态能力: 市场导向的战略实施 [J]. 社会科学家, 2010(1): 55-58.

[37]Hamel G, Prahalad C K. Competing for the Future [M].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4.

[38]Zahra S A, George G. The Net-enabled Business Innovation Cycle and the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02, 13(2): 147-151.

[39]Jantunen A, Puumalainen K, Saarenketo S, et al.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2005, 3(3): 223-243.

[40]胡望斌, 张玉利, 牛芳. 我国新企业创业导向、 动态能力与企业成长关系实证研究 [J]. 中国软科学, 2009(4): 107-118.

[41]胡杨成. 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环境变动与组织创新的影响 [D]. 杭州: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08.

上一篇:高校多校区财务管理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回收再制造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