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时间:2022-05-29 11:45:41

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摘要:科技人才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对策。

关键词:创业能力 科技人才 培养策略

所谓的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是指具有拥有科技相关背景知识的个人或团队,从事与科学技术的开发、生产和服务等相关领域创业活动的能力。而如何培养科技人才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1 搭建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

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加强对大学生实践创业能力的培养,继续推进高质量的大学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形势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高校实际的就业指导中,建立实践平台,鼓励学生通过具体实践训练,逐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具体可通过以下几个层面做起:一是鼓励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或专业实习,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在建立实践平台的过程中,要注意创业指导资源的高效整合,将教师资源、大学科技园、政府等资源纳入科技教育组织培养平台,以便为创业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二是积极组织各种职业规划和创业大赛,通过竞赛方式提高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三是积极搭建项目平台,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提高就业,增强科技创新意识。

2 完善创业能力培养的组织体系

建立和完善创业能力培养的组织机构,就是要建立健全“校领导领导统筹规划、创业指导办公室组织负责、职能部门参与、院系具体落实”科技能力培养机制。具体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一是成立校级创业教育委员会或创业领导小组,由学校党政领导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组织负责;二是高校成立创业中心、创业或创新辅导服务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学校创业咨询机构等,并充分创业教育与辅导功能。第三,组建各类科技创业社团,如设立科技创业者俱乐部。

3 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第一,应设置多类型、层次化的培养计划。在设置科技创业能力的培养计划时,可考虑施行以下两类计划:第一类是非学位培养计划,包括课程计划和辅修计划。第二类为学位培养计划,经过培养的符合毕业条件者会获得相应学位,包括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把创业能力内容整合到课程计划、辅修计划、学位培养计划中。

第二,加强科技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第三,在课程开发形式上,可由学校的分管教学校长、教务处长和院长们组成“创业课程专家小组或领导小组”,形成科学的创业课程教学开发体系。

4 加强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通过打造专业的创业型师资队伍,进一步加强大学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专业化的建设,提升教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教育水平和实践活动的指导能力。在实际的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学校要注意培养多种类型的创业指导人才,努力推动师资队伍人员构成的多样化,既有理论性导师,又有实践性导师;既有专职教师,又有兼职教师。同时还要把培养创业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统一到整个师资队伍培养的规划当中。如学校可以定期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学校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同时选拔一些优秀的创业创新教研人才参加国内外知名的培训班,推动产学结合,引进并培养相关专业人才。除了建立校内创业型师资队伍以外,还可以进行社会公开选聘,聘请科技创业企业人才。另外,创建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就业平台。

5 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环境与氛围

首先,是要充分发挥“校友会”、“创业榜样人物”等的示范作用。比如,邀请校友分享亲身的创业体验方面激励学生创业,建立校园创业人物榜。其次,要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校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自我激励水平,激励他们思考和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提升科学技术发明能力和企业领导水平。此外,要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教育环境,比如,允许学生以参加创业实践或创业项目代替学分;允许其先创业,保留学籍将来再完成学业。

6 建立健全创业能力培养的评价机制

高校应该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结果评估机制,即高校应该对所培养的工程科技人才进行跟踪调查,搜集其对学校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创业能力培养的实施措施等的评价信息及要求,然后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机制进行完善。一是要确定创业能力的培养效果指标。可以考虑以学生年创业成功率作为该指标的度量。二是建立个体创业能力发展档案。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结果评估可根据毕业校友对学校培养计划的反馈,建立学生个人的创业能力发展档案来施行。

参考文献:

[1]姜强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1(10).

[2]李莉丽,龙希利.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31-32.

[3]高树昱,邹晓东,陈汉聪.工程创业能力:概念框架、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

[4]舒福灵.高校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探究[J].教育探索,2012(1).

[5]范惠明,邹晓东,吴伟.常春藤盟校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1).

[6]马玉海,张月.高校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及其构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2).

[7]高树昱.工程科技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3(6).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委托项目(10JDGC004);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B13JY01)。

作者简介:高树昱(1972-),男,浙江温州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创业管理。

上一篇:谈谈大学生口语修辞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下一篇:新世纪如何当好基层团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