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青少年良好的学习状态是我们的责任

时间:2022-05-29 08:52:03

营造青少年良好的学习状态是我们的责任

最近在课余中与学生们谈心,以了解他们目前对本人所教学科学习状态情况反馈,当问及他们在家的表现时,不时听到一些孩子们感叹:“老师,我们太累了,我们每天上八节课,下午回家后吃完后就开始做作业,一科连着一科做,做完后还要预习第二天的各门功课,我们连一点闲暇时间都没有,连觉都不够睡,我们活的太累了。”听完这话,我不禁心里一阵难受,然后故作平静释然道:“作为学生,现在正是学知识、打基础的好光阴,就是比较辛苦,现在不辛苦,什么时候辛苦,现在不付出,什么时候付出。”一言到来,但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很有想法。

作为教师,一方面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好好学习,将来前途光明,有所作为。原本这两个愿望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并不矛盾,可残酷的现实却使二者成了对立的、矛盾的方面。我们不禁要问,难道好好学习和健康快乐真的成了熊掌和鱼肉,二者不可兼得?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面对学生的生存、学习状态和家长的责问,心里震撼之余,自己在心里不断地拷问自己,教育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记得有一位学者曾对“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一问做出过这样的回答:“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达到三个和谐,即使让孩子们与自身生命的和谐、与周围人的生命和谐、与大自然万物的和谐。”与己和、与人和、与万物和,这才是青少年最好的生存状态,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应是老师与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根本指导。

在平日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到:

第一,不为学科而学科,把学科知识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克服教学的非情感化,让学生感受求知的愉悦

教学的非情感化是传授教学的一大缺陷,也就是说现行新课改下的教师在课堂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失时机地把学科知识融入具体生活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感受求知的愉悦过程。有一位教育家讲过:教育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让人们接受专门的知识,另一个就是要通过知识的教学,让人达到一种深奥高远之境,就是精神状态、精神境界、人性的文化层次,这个是主要的。学生学习的目的应是使学生感受愉悦或能获得必要的技能。世界上好多发明创造不就是使我们获得了愉悦而产生的吗?好的教师和教学方法就在于能够激发孩子的求知兴趣,使孩子们有想象力、创造力。据说加拿大的小孩没有课本,做作业就到公园里、树林里去,研究蝴蝶是怎么成长的,一边玩一边做,老师辅导,孩子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向去做,不受书本的束缚。他做的是科学家做的事情,这个过程丰富而复杂,孩子们会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点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而且他学到的结果也不是定性的一个知识结果,而是自己判断的结果,这样做完之后他会非常有成就感,当然就有兴趣了。教师要预设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这是必须的。

第二,我们的教育要有赏识教育

赏识不是万能的,但孩子的成长中不能没有赏识。孩子的成长道路犹如生命的跑道,我们应该多为他们喊“加油”,哪怕孩子千百次地跌倒,我们也要鼓励和坚信他们能再站起来。想想家长在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既享受了成功又享受了快乐,为什么?寻找教育的规律,因为那个时候,快乐最重要而对错不重要。孩子在欣赏的目光中、快乐轻松的环境中得以成长。然而现在是快乐不重要,对错重要。在唯一的评判标准面前,老师与家长失态,责备和恐吓、抱怨孩子,不少孩子过早失却了童年的快乐和幸福。人生没有快乐,还会有成功的欲望?赏识的实质就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教学生一些自受的技巧和能力,既要爱自己身上的优点,又要正视自己的缺点,这样生命才能成熟。有一位家长,她从心底发出的叹息至今犹在耳边:“唉,其实我本无意打孩子的,儿子挺懂事,也知道好歹,可老师总说他上课不听讲,成绩也上不去,你瞧,数学才考60分,英语还不及格,作文是永远不知写什么,经常是瞪着两只空洞的眼看我,每天我总是看着他背着个死沉的书包上学、放学,回来就往书桌边一扒,闷着头写字,跟我也很少有话,吃完饭又扒到桌边,好像有做不完的作业。他才是个14岁的孩子啊!成天没有笑脸,活像个小老头。你说每天他都要做作业到12点,可成绩还这么不理想,我能不急吗?这一急一气,又心疼又无奈,就动了手。事后想想我自己都掉眼泪,这算怎么回事?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成天捧在手里,跨不够,笑不够,自打这一上学,孩子就好像浑身长了毛病,老师总嫌孩子不够优秀,家长也怪孩子不争气,有时替孩子想想,也真够难为他们的。唉,真不知是哪儿出了问题。”这位母亲和大多数家长一样,不会欣赏孩子,不会帮孩子分析优点和缺点,只会责备,那孩子的生存状态能好到哪去?他的学习成绩能提高多少?有句话说得好,好孩子是跨出来的,当孩子们有所进步时,请不要吝啬我们的夸奖。

第三,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学生会学习了,自然就能从学习中得到快乐

有专家指出,造成学生对学习没有快乐感的原因有:1.没有基本的思维能力,导致没有最基本的行动力,最后连仅有的一点自信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哪里来?这是普遍原因,是不懂学习造成的。2.对学习目标功利化,确实让学生觉得学习是父母、学校、老师强加于他们的义务。学生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这也是较普遍的原因。3.学习品质差,很多学生平时缺乏好的生活品质,长此以往影响了好的学习品质的形成,导致学习上困难重重,这也是不爱学习的又一原因。调查表明,90%以上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存在不足,同时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对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所以,我们目前的教育是培养了一帮又不会学又不爱学的学生,很难想象,这样的学生如何体验学习的乐趣并能 成长为新世纪具有竞争力的接班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不失时机地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最重要的是在信念上给自己快乐。虽然每个人都拥有快乐的权利,但快乐不是没有条件的,不是随心所欲的,也不是不加努力就可以获得的。对待学习一定要这样想:学习不是为了受罪,它是为了充满希望的明天。凭着这一点认识,我们就能乐观地面对学习上的困难,当你达到了这一境界,你就能从学习中找到乐趣,你也就能够学得更好。

上一篇:农村孩子心灵探幽 下一篇:用真爱促进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