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特殊学生教育的几个问题探究

时间:2022-05-28 10:01:31

当前高校特殊学生教育的几个问题探究

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化以及高校学生的受教育背景、家庭背景以及成长背景的不同,导致他们在进入高校后在适应能力和角色转化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因而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出现了特殊学生,这些群体的思想行为日益成为大学教育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高校特殊学生管理对策

一、高校特殊学生的界定及特点

1、特殊学生的界定

高校特殊学生是指在个人经济状况、教育权益维护与实现、教育资源占有、教育机会享受、就业机会选择和身心健康等一方面或多方面处于不利或劣势境地的大学生群体,也指那些在学习生活中因成绩较差、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等原因而存在障碍,或者身体存在先天性的或后天造成身体机能丧失的学生群体的集合。

2、高校特殊学生的特点

(1)群体类型多样性。高校学生群体十分庞大,每个学生面临的问题及困难各不相同,形成原因的不同也导致特殊学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根据形成原因的不同,高校殊学生主要包括:经济困难群体、学习就业困难群体、生理或心理障碍群体等。这些特殊群体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成因,因此,不同的特殊群体需要采取的教育管理的思路也各不相同。

(2)形成原因复杂性。特殊学生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其成因的复杂性,导致其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呈现出不同的言行举止,把握好每个特殊学生的成因是做好特殊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总的来讲特殊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与正常的大众学生群体不同。社会、学校、家庭三者对高校学生群体教育的不同作用机制存在着不协调和矛盾,成为了特殊大学生学生群体产生的必然原因;国内外环境因素、当代物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提速是特殊学生形成的外在因素;大学生个人原因是特殊学生形成的内在原因。

(3)管理与教育工作漫长而困难,是一个具有过程性特点的系统工作。特殊大学生群体由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表现出与大众学生群体的不同的地方,他们渴求能在正常人的社会生存和发展,但他们的自尊心极容易受到伤害,对某些涉及到他们底线的问题极其敏感,不愿与人沟通和交流,承受不了太大的压力,介于特殊学生的这些特点,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要求非常高,而且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因为人的思想是能动的,没有固定的模式,特别是对于其“三观”的改造工作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因此,要想做好特殊学生的管理与教育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时间的。

(4)后果危害性大。高校特殊学生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对问题的反映过于敏感,因此,如果处理不当将引发时分严重的校园安全问题,即便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也将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之一,“马加爵事件”“我爸是李刚”“药家鑫事件”等等都说明了对高校特殊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忽视该群体的后果严重性。

二、当前高校特殊学生的现状

(1)身心状况。特殊学生的身心状况设计其心理健康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情况。当前高校特殊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多数特殊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长期以来很容易导致特殊学生产生种种不满和反抗倾向,表现出明显的逆反心态;特殊学生的自卑、自闭情绪浓厚。

在身体素质方面,特殊学生,因为其特殊性,往往很少参与体育运动或校园集体活动,多数属于沉闷型学生,不爱参加体育锻炼和集体活动,身体素质较差;或者有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少特殊学生将自己沉浸于网络等虚拟的环境中,去满足现实生活中的心理需求或者通过玩网游发泄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不满;在高校特殊学生中还有一部分是有着不同程度的生理缺陷的学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使得很多学生在心理上受到影响,担心别人歧视他们。

(2)学业情况。在高校特殊学生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学业问题产生各种问题。进入大学后,教学模式同高中时代有了质的不同,压力的突然释放,以及学习节奏的突然放缓使得很多学生不知所措,没有了紧迫感和学习动力;或者由于调剂等原因,有些学生所学专业并非自己所感兴趣的专业,这些原因使得部分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再加上网络等社会环境的影响,严重者甚至荒废了学业,造成严重后果;还有一部分特殊学生属于学习困难型学生,由于进入高校之前的学习基础的差异造成学生群体在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技能、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等方面也存在着显然的差异。从而,部分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后,面对与高中时代不同的授课方式、自我学习氛围等方面的适应能力出现问题,他们无法快速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在学习成绩及各类竞赛中总是处在失败者的阴影中,长期以往致使这部分学生在学习方面开始出现问题,如果不及时纠正问题将会愈发严重。

(3)家庭情况,特殊学生中,与家庭经济问题有关的特殊学生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由于我国地缘辽阔,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再加上当前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以及突然遭受意外灾害或家庭变故等突发因素的存在,造成了高校贫困学生的增多。贫困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自卑感,性格相对孤僻,不善与人交往,经济问题对这些学生来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到了学习生活的正常进行,使得他们无法与校园主流圈融合,严重的制约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二是家庭条件极其优越的学生,殷实的家底,身后的家庭背景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父母过分重视物质给予,忽视精神意识上的教育,容易造成学生自立性差,不会妥善处理同学关系,甚至价值观的偏离。最后,还有些特殊学生深受家庭特殊原因如父母离异、家庭成员矛盾、亲人突然离世、家庭暴力等问题的困扰,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对这些家庭特殊问题的难以理解和接受而导致这部分学生出现心理失衡、情绪低落等现象,日常表现多为情绪低落、厌学、脾气暴躁,更有甚者以抽烟、酗酒等自我堕落的方式来排解压抑和烦恼。

三、对高校特殊学生的教育及管理的有效对策

1、高校辅导员针对特殊学生的定位要准确。高校辅导员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处在最前线的位置,在培养和塑造人才的学生工作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在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中,辅导员的工作能力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因此,要做好特殊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高校辅导员必须针对特殊学生做好角色的定位。在于特殊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中,必须首先取得工作对象的信任,必须让对方感觉到兄长姐妹般的温暖,愿意并且能够把心中的情节展现给你,可以说,辅导员的爱心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身心健康的恢复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应努力实现多重角色的转变。

2、针对不同类型的特殊群体的特点,找准问题的根源,从问题的源头入手,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多样性特点,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要灵活多变。比如,对于某些心理有障碍的特殊学生,他们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其世界观、人生观的偏失,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学生管理组织及学生群体等的作用,通过开展阳光向上、丰富多彩的学生集体活动来开阔他们的视野,陶冶情操,并通过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络等大众媒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性,以及设置在线心理咨询等方式来给心理障碍学生提供缓解压力的平台。不同的特殊群体,有不同的成因,高校在对特殊学生的管理中要从问题的源头入手,以灵活的工作方法和策略实现特殊学生的转化和教育工作。

3、构建特殊学生信息库,对各类特殊学生实行一对一辅导员负责制。高校学生主管领导要亲自牵头,以学院为单位,对全体学生做好摸底排查工作,定期排查学生的不良倾向,另外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个人的信息变动情况,特别要把有家庭困难、单亲等特殊情况的学生作为重点管理和帮扶对象,通过构建特殊学生的信息资料库,由辅导员实施一对一的帮扶,形成从上而下的动态管理系统,将特殊学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提到一定高度,做到高度重视、灵活应对。

4、设定特殊学生预警标准,将学生管理工作由被动管理转换为主动防御,把特殊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切入点提前。在综合分析特殊学生的类型及成因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管理找工作的实际,设定学生日常表现的预警标准,比如定期考核某生的课堂出勤率、学习成绩情况以及集体活动的参与度及寝室氛围等,如果以上各个标准的表现有异常的就应当引起关注。特殊学生预警标准的设定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设定,一旦出现预警标准相近的异常表现,我们要提前预警,绝不可忽视。

5、构筑科学育人平台,着重提高特殊学生的自我转化意识。特殊学生的教育和帮扶转化,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从学生的实际困难、实际需求着眼,加强对特殊学生的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以及艰困奋斗教育,最终起到激发其自立自强,实现特殊其自我转化;此外,学校也要结合实际,在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高校学习和生活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作用和参与学校建设和学校民主管理中主人翁的作用,通过引导使特殊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

上一篇:读者服务工作刍议 下一篇: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