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

时间:2022-05-28 06:38:05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及其护理。方法择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剖宫产切口感染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及同科室的无切口感染的剖宫产7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造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并进行护理体会总结。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在体重指数、检查次数、手术时间等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剖宫产;切口感染;高危因素;护理体会

剖宫产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手术,是挽救产妇以及围产儿生命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由于它是一种创伤性的操作,因此仍然有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一旦发生了切口感染,将影响到患者伤口的愈合,甚至严重者导致宫腔出现感染、败血症以及晚期产后大出血等,更甚者将威胁到产妇的生命[1]。本研究通过对我院60例剖宫产后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寻找影响感染的高危因素,并浅谈在护理过程中的体会,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2]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剖宫产切口感染60例患者,其中年龄21-40岁,平均(28.3±6.9)岁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及同科室的无切口感染的剖宫产7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3]具有:①手术打开或自然裂开的切口有化脓症状。②切口有红热肿痛等症状。③体温在38℃以上。④局部按压疼痛。⑤引流或穿刺出现脓液。⑥其他能够证明感染的症状的均诊断剖宫产切口感染,排除切口脂肪液化者。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孕周、产次以及麻醉方式等无显著性差异,有对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产科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除采用常规护理外加以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宣教,严格手卫生感染控制。并使用调查记录的方式对各组病例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记录项目有:年龄、体重、检查次数手术进行时间、血红蛋白含量、是否使用抗生素等。

1.3统计学处理将各项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各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用X2比较。

2结果

从表一中可以看到,观察组的体重指数为32.72±6.31kg/m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56±13.27kg/m2(p

3讨论

通过对比两个组引起术后切口感染的7个最主要危险因素可以发现,观察组的体重指数要显著大于对照组,说明体重过大,可能造成分娩时间过长,与手术时间对比得到的结论相同,切口打开时间过长,手术器械接触创面的机会增多,就增加了感染的风险。胎膜早破会造成分娩时将阴道中的病菌带到切口处,阴检、肛检次数过多,检查器械消毒不彻底,夏季生产,由于温度过高,病菌大量繁殖,血红蛋白含量过低,造成贫血,抵抗力下降,都有可能造成感染的可能。观察组未使用抗生素的人数也显著少于对照组,说明抗生素的运用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可能性。

近年来,剖宫产率越来越高,为了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需要做好护理措施,控制诱发感染的相关因素[4],首先应普及保健知识,产妇需要增强体育锻炼,合理控制体重,提高自身免疫力。剖宫产术后切口的愈合与全身因素、官腔感染、手术时间长短、缝合技术、术后处理及护理等因素有关。对不同的剖宫产切口感染及应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措施。首先应加强对手术产妇及家属健康教育,帮助其了解手术,并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其次,注意院内感染控制,严格消毒程序,加强病房通风。同时医护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管理,避免与产妇有过密接触,控制入院探望人数及次数,减少产妇接触外界的机会,避免人员流动造成的感染。再次,注意切口缝合不宜过紧,合理运用抗生素,做好防护工作。手术操作及术后护理都应进行严格规范的手消毒,严格执行一人一消毒,操作动作轻柔。到位,达不到治疗效果做好以上几点,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参考文献

[1]丁屹.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分析[J].江苏医药,2013,39(14):1707-1708.

[2]张红娟.32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5(09):12-13.

[3]明岩.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4):850-851.

[4]何桂浓.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18):3649-3650.

上一篇: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下一篇:“舒血宁针”治疗颈椎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