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区经济房发展趋势概述

时间:2022-05-28 05:41:55

基于市区经济房发展趋势概述

2005年的竣工面积更是为零,而同期房屋总竣工面积和住宅竣工面积却处于总体上升的状况1998年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刚刚在全国推广时,厦门市经济适用住房施(竣)工面积占住宅施(竣)工面积的百分比分别达到了最高峰14.31%和27.03%;然而到了2003年,这两个百分比却分别下降为1.76%和0.80%,远远低于1998年的水平。自2000年以来,厦门市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与普通商品住宅的开发建设是及其不协调的,经济适用住房的供应量严重不足。部分经济适用住房位置偏远,配套设施不齐全经济适用住房的位置,不仅仅是指它在城市中的具体方位,更重要的是指其所处的环境,包括周围的自然条件、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对外交通状况等等。此外,部分经济适用住房的配套设施也不完善,如双鲤新城作为厦门市政府2002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于2004年交房,但到2006年初都没有通过整体验收,已入住住户拿不到产权证,看不上有线电视,用不上管道煤气。销售方面存在的问题1.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偏高为了尽量减轻申请人的购房压力,在出台保障性经济适用房销售价格之前,厦门市政府做了多方面的努力,对房价作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由于保障性经济适用房的特殊性质,政府严格控制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成本,保障性经济适用房的售价只是成本价而己,但这样的价格对于部分居民来说仍然偏高,无力购买。如岛内社会保障性经济适用住房的主要房源地高林居住区住宅每平方米4300元的配售均价,虽然仅仅是周边商品房市场价的50-60%,但相对于部分居民的经济能力,这样的价格还是太高而无法承受。⑥2.经济适用房出现比重倒挂现象虽然社会保障性住房政策相对于以往的住房政策,在各方面进行了改进,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不尽人意之处。按照厦门市规划局的初步规划,从2006年到2010年,厦门市将建社会保障性住房682万平方米,其中社会保障性经济适用房402万平方米,保障性租赁房280万平方米,但据有关资料显示,厦门市保障性住房自2006年12月1日开始受理申请,截至2008年4月30日,从总体上来说,90%以上申请人选择租房,远远超出了政府当初规划时保障性经济适用住房占80%,保障性租赁房、廉租房占20%的计划,出现了严重的“比重倒挂”现象。

厦门市经济适用房发展建议

由于自身财力有限,又无法向银行贷款,无住房公积金等原因,而放弃了经济适用房,转向了租赁。经济适用房在制度设计上存有问题,基本上是不可持续的。就目前形势看,大量建设经济适用房已不适合厦门情况。这些制度的要领,和前面经济适用房出现的问题相对应,对厦门来说有一定可行性。其次,从制度创新角度看,共有产权房既解决了困难群体一次性买不起新房的难题。最后,从实施条件上看厦门政府可根据申请群体收入的变化和产权运作的特征,灵活把握共有产权房的产权流转,以体现“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以及公共财政的公平原则,最终使共有产权房为厦门所用,适合厦门情况。建立经济适用房可租可买计划借鉴发达国家及国内城市的经验,厦门市可适时推出“经济租赁住房”。具体实施时,可以借鉴英国公房产权分享做法,即对无力一次性购房的中低收入家庭可实行半租半买的政策,让他们可以分次购买下整套住房;也可以采取先租后售的方式。

上一篇:对人文地理学思想的转折概述 下一篇:丁玲致胡也频的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