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大主体的角色定位看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协作发展机制构建

时间:2022-05-28 05:40:14

从两大主体的角色定位看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协作发展机制构建

【摘 要】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协作主体进行界定及角色定位,指出当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协作发展的核心主体应是政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协作发展的机制

【关键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协作发展;机制

2008年底,湖北省委省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决定》,标志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大幕正式拉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跨越襄樊、荆州、宜昌、恩施、十堰、荆门、随州、神龙架等8市州(区),其版图面积占湖北全省的70%,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被湖北省委省政府作为一个整体区域,以发达的旅游产业为引擎,推动鄂西地区资源整合、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圈内各地不再是一种独立的、竞争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关系,各地协作整合成效关系到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可持续发展乃至湖北省经济发展。

从当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协作发展程度来看,圈内协作在旅游资源整合、整体营销、交通整合等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协作进程缓慢,原因之一就是当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协作主体的角色定位不清,存在协作主体职能发挥不足现象,导致协作成效难尽人意。本文拟对当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协作主体进行界定并进行角色定位,指出当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协作发展的核心主体及其应该履行的职责,从而提升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协作发展的质量,推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协作向纵深发展。

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协作主体的界定

许多学者在研究中形成了对区域旅游协作主体的看法,如薛莹明确指出“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合作主体可以是企事业单位和自然人,也可以是地方政府乃至国家及国际性组织”,靳诚等认为区域旅游协作的主体呈现多元化,包括企业、民间组织、政府等;葛立成等认为区域旅游协作的主体是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宋子千则认为区域旅游协作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和企业,而非政府组织则是旅游协作的推动者而非协作主体。笔者认同宋子千观点,因此界定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协作的主体也为政府和企业。

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协作主体的角色定位

在旅游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推进区域旅游协作的主导力量是不同的。一般来讲,在区域旅游协作的初级阶段,市场主体尚未发育成熟,为了降低制度风险,减少交易成本,政府在区域旅游协作中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因为市场体系尚未健全,行政区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广泛存在,使得区域内生产要素难以实现自由流动和有效组合,旅游企业协作发展步履艰难,要扫除这些制度,改善区域旅游协作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政府的推动,早期阶段区域旅游在协作内容、协作模式、协作组织、协作协议等上就需要通过政府行政力量来推动,因此,在区域旅游协作初级阶段应以政府为核心主体。随着协作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基本形成,市场体系基本完善,政府主体地位逐渐淡化,企业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并最终取代政府成为推进区域旅游协作的主导力量,这是区域旅游协作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入的必然结果。一方面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主导的矛盾和风险会逐步显现,影响区域旅游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主体始终是企业,区域旅游协作最终要落实到旅游企业上,光有政府的积极性而没有企业的积极性,区域旅游协作是不可能持久的。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只有短短不到四年时间,旅游协作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圈内市场主体尚未发育成熟,由于市场的盲目性,很可能造成区域之间的无序竞争,同时存在大量的制度,单靠市场本身无法扫除,因此,政府应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在旅游协作中占据核心主导地位,以行政力量来推动圈内旅游协作。这一阶段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推进协作发展的机制,着重发挥政策的外部调控作用,扫除影响圈内协作发展的不利因素,监管圈内旅游竞争行为,改善圈内旅游协作发展环境,为旅游企业协作创造充满活力、运行通畅、竞争有序的政策环境。

三、政府主导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协作发展机制构建

1.构建法制机制

纵观中外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经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是通过建立、健全区域旅游协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实现区域发展政策的法律化,以政策法规保障区域内协作发展。当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协作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旅游协作更多流于表面或口头,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旅游协作各项工作予以规范和约束,因此,为了进一步保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协作模式的推进,圈内8地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废除与协作发展相冲突的地方性法规政策,建立和健全促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协作发展的法律法规,打破自成一体的行政格局导致的政策壁垒,扫清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协作发展的体制障碍,保证旅游圈各项工作的实施有法可依;同时还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对旅游协作各方进行监督和规范,尤其要制定惩戒性的法律机制防范旅游协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为圈内旅游协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2.构建利益协调机制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涵盖湖北8个市州(区),旅游产业协作发展必然牵涉到圈内各地之间的利益分配,尽管圈内协作可以给各协作方带来好处,但不能忽视的是各协作方也是具有机会主义倾向,拥有相对独立利益的“经济人”,在没有制定一个科学完善机制条件下,各协作方会更多关注其自身利益,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进行决策,旅游协作的效能就会为0甚至是负值,因此,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协作中,必须要构建利益协调机制,实现协作利益在各协作方间的均衡分配。如何进行利益分配、协调、补偿等一系列问题,必须由圈内各方共同协商解决,比如可按“贡献率”来进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各协作方的利益分配,同时建立圈内利益补偿机制,制定合理的制度,让获利较大的地方政府,对在合作中让渡自己权利、资源和利益的地方政府在经济、财政或政策上做出相应的补偿,主要手段包括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向受益多的地区征收调节税等,以体现合理、公平,把圈内协作建立在圈内利益互补、共赢的基础上,从而提高圈内各地协作发展的积极性,也可借鉴欧盟一体化模式,设立多种扶持基金,如规定圈内各协作方每年要上缴本地GDP的1%作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预算经费,将其中一部分用作各种基金来对利益受损的主体地区进行利益补偿,确保各方利益均衡,同时设立基金管理委员会,由圈内政府和企业界代表组成,共同负责基金管理工作。

3.构建信息共享机制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旅游信息的顺畅和共享是圈内旅游协作得以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载体,信息共享有利于整合圈内旅游产品,使旅游企业在更广阔的空间内进行更直接、更快捷、更紧密的统筹协作,使圈内旅游协作各要素能够合理优化配置,消除服务和管理的信息障碍和沟通壁垒,为此,圈内各地政府应突破地区、部门、行业界限和体制,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统筹规划信息基础网络,加快圈内信息港建设,完善信息沟通环境,打造圈内共享信息平台,实现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旅游信息管理一体化。

4.构建综合绩效评价机制

一直以来,考核政府官员政绩的政绩考评机制都是以本地GDP为主要考核指标,因此,当本地利益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地方官员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忽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整体利益的情况,采取地方保护主义、恶性竞争、旅游资源共享和旅游客源市场共享等方面的“伪合作”等手段来保护本区域的利益,为了进一步推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各地的协作,应改革现行的政绩考评机制,构建综合绩效评价机制。必须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圈内协作发展的考核奖惩机制,以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导向,健全和完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协作发展的绩效评估体系,同时完善政绩监督机制、反馈机制和奖惩机制等,对于积极突进区域旅游合作的部门和领导的政绩评价应通过量化指标予以认可,以鼓励区域旅游协作。

参考文献:

[1]胥兴安.基于管理学视角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研究――以昆明北部旅游圈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8).

[2]谭静娟,罗维,张修龙.武汉城市旅游圈区域旅游协作机制探讨[J].特区经济,2009(12).

[3]葛立成,邹益民,聂献忠.中国区域旅游合作问题研究――基于主体、领域和机制的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1).

中南民族大学校基金项目: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协作发展的模式研究(项目编号:YSQ10004)。

作者简介:陈小丽,女,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上一篇:云南省职业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顾客分析技术在酒店服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