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郊城镇网络建设构想

时间:2022-05-28 10:53:14

北京东郊城镇网络建设构想

北京的东部郊区处于京津冀区域的京津唐和京津保两个核心三角区内,北京和天津是京津冀区域发展的主轴,也是区域重要的经济联系方向,因此东部郊区在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东部郊区依托北京――天津的区域发展轴心,在城乡两极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城镇网络体系,有利于在区域范围内整合各种发展要素,依据区域交通网络和城镇网络重新匹配产业、功能和人口布局,以达到促进区域联合和逐步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通过网络建设促进东郊城镇发展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地理学教授McGee研究提出了“灰色区域理论”(Desakota),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大都市区域发展中有着不同的形式,主要表现为:一是在大都市的地区出现了城市交错带,这些交错带呈现出一种既不同于城市,又不同于农村的发展路子和管理模式;二是在大都市之间,沿主要的交通干线形成了发展走廊;三是在发达的区域,出现了中小城镇的强劲发展势头。灰色区域理论指出持续高速增长直接导致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地域空间扩展,诱导了空间结构的重组,并据此提出了城市与乡村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城乡融合、城乡一体的空间形态的城市化道路。

北京城市的东郊为北京与天津双核心城市相互作用下的地区,类似于大都市影响下的“灰色区域”。北京与天津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区域人均收入也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对消费结构起到引导的作用;具有比较便捷的交通条件和完善的交通网络。北京城市东部郊区联接两个大都市,尤其受到北京城市产业、功能和人口扩散的推动作用明显,具备依托两地机场、高速公路网和城际轨道交通网构建层级明晰的城镇体系的优势条件。

东郊城镇网络体系的建设目标是:以北京和天津为主轴、以新城为辐射带动基地、以中心镇为节点、以小镇形态的城郊社区为基础单元的网络状城镇体系。

东部郊区的城镇网络由四个层面的内涵组成:一是大都市级的北京和天津;二是城市级的郊区新城,主要为通州、顺义和亦庄新城;三是城镇级的中心镇,主要为分布在通州、顺义和亦庄地区的中心镇;四是小镇级的“城郊社区”,主要由分布在东郊各镇域中的村庄集聚发展而成。

东部郊区城镇网络在空间格局上,有两个主要的发展方向,即由北京指向唐山的东西联系方向;顺义新城――通州新城――亦庄新城――天津的南北联系方向,从而使得郊区城镇网络形成了“一横一纵”的十字骨干构架。骨干构架由城际高速公路、城际轨道交通和城市快速干道组成,在十字骨干构架基础上建设联结各城镇节点和各基础单元的城市干道,从而形成层次和规模分明的网络体系。北京中心城区疏解的城市功能、产业和人口,沿城镇网络的交通走廊进行协同布局,各新城引导发展的功能也沿交通走廊展开,构成分工协作、相互关联的城镇建设与发展格局。

以集约资源为目标的城镇网络节点建设

城镇网络的建设直接关系到东部郊区原有城镇和村庄的发展,北京郊区共有33个中心镇和143个建制镇,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城镇和大量散布的村庄处于东部发展带中,因此城镇网络的建设涉及到原有城镇的发展和村庄的空间重组。

2003年,北京市共有143个建制镇,每镇平均人口约2.47万人,平均镇区人口仅5000人,33个中心镇平均镇区人口规模仅约1.1万人。建制镇镇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约170平方米,远远高于国家人均120平方米的用地指标高限。而一个城镇镇区至少集中3至5万人,在发展时才能真正节省资源和成本,获得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现时城镇数量多、规模小,形不成聚集效益;土地使用不集约,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的存在,迫切需要通过城镇网络的建设来进行有效统筹和协调。

东部郊区原有的新城和城镇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在城镇网络体系的建设中,应依托现有的建设基础对已有的新城和中心城镇建设采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方式。即整合新城和中心城镇的建设用地、产业用地等发展资源,并通过调整用地结构和产业布局实施规模化建设和规模化经营,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严格控制新城和城镇的建设规模,完善城市发展带上的节点――新城和城镇的各项建设。鉴于在北京中心城区中各种功能空间高度密集,影响城市发展的综合效益的现实,在郊区新城和城镇建设中,以整合城市空间、改善生活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为建设的重点,并重点引进总体规划确定的商业金融、行政办公、会展和文体等城市功能的建设项目。

在郊区新城和城镇建设的同时,发展支撑郊区城镇网络建设的交通网络,通过城镇间便捷化和协同化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新城与中心城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加强新城之间以及新城与中心城镇之间的交通联系、加强集聚社区与新城、中心城镇和产业园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形成网络状的郊区城镇发展走廊。加强新城和城镇的生态绿地建设,保护自然空间和自然景观为城镇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通过生态绿地的建设限定郊区新城和城镇发展的边界,配合集约化的建设模式,达到防止城镇空间超标膨胀的目的。

以集聚为方向的城镇网络基础单元建设

郊区农村居住点比较分散,宅基地超标严重,大部分为平房,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低。2003年,北京农业人口为329万,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约245平方米,远远高于国家标准150平方米的高限。另外,基本上每个乡镇甚至村庄都有1至2处产业用地――工业大院,分散零乱,占地大,经营粗放,土地产出率低,还存在恶性竞争、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对郊区大量散布的农业村庄,建议采取迁移合并在空间上重新集聚的方式进行建设,并通过加强产业经济能力、提高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和完善基础设施配置等建设措施,引导城市人口和产业人口的转移集聚,从而建设起郊区城镇网络的基础单元――“城郊社区”。针对农村居民点分散、农业经济实力弱、村庄建设用地浪费现象严重和村庄基础设施缺失等问题,独立的旧村改造不仅会导致大量的建设资金投入,而且会导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因缺乏规模化运行而效率低下,因此以空间集聚为方向的城郊社区建设是应对郊区多种问题的关键环节。

作为城镇基础单元的城郊社区,由于其在郊区城镇网络中数量相对较多,因而集聚建设的方式对于郊区土地资源的高效集约使用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城郊社区作为基础单元的建设,一方面通过交通网络的建设加强与城镇的连通,使其功能建设成为整个城镇网络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通过便捷的交通条件承接从市区疏散的人口和产业,成为容纳经济和人口增长的集聚地。

建设不同于以往乡村社区的紧凑集聚形态的城郊社区,有利于郊区三农问题的解决,即推动农业经济向非农经济的转变、农民向城镇居民的转变、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促进郊区农村的城镇化发展。

上一篇:金融街,下一步怎样走? 下一篇:电子城成为朝阳区高技术产业主要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