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征信系统中的隐私权保护

时间:2022-05-28 10:21:57

个人征信系统中的隐私权保护

【摘要】我国信用征信地方法规发展较早,但在隐私权的保护上存在缺陷,对信息提供者缺乏法律规制,对被征信个人权益受到侵犯时缺乏救济。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法律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完善现有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和个人信息披露制度,设定个人信用征信机构的通知义务。

【关键词】个人信用征信 隐私权 信息披露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系统概述

当今中国,在很多传统观念被突破,而新的价值秩序尚未建立的情况下,社会的变迁需要新的调整模式和新的观念。传统熟人社会中维系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机制很难再发挥作用,因此,健全法制并完善其对信用的规制作用,对于中国社会整体的重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个人信用征信业在我国的发展。在我国,征信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起步和初始发展阶段(1989年~1994年)。第一家征信企业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企业征信的开始。二、民营征信业发展和外资进入阶段(1995年~1999年)。三、个人信用征信开始发展阶段(2000年~今)。2000年,上海率先开展了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的试点工作,标志着我国个人信用征信制度开始起步。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于2006年正式运营。个人信息基础数据库是各商业银行的信用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主要采集和保存个人在商业银行的借还款、信用卡、担保等个人信息,并向商业银行提供个人信用信息联网查询服务。

建立个人信用征信系统的目的。对信用一词,我们通常考虑的只是道德方面的信誉,但殊不知,个人信用征信中的信用还应该包括经济活动方面的履行约定能力的情况。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目的不只是提供最基本的对道德信誉的保护,更重要的立法目的是保护自然人信息的正当性商业利用,防止个人信息被用作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手段。同样,建立个人信用征信系统,也即为了保护公民个人的隐私权,征信机构只应提供个人的基本信息,对个人不利的负面信息应谨慎对待,不应随便泄露。个人信息不单单是与公民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有直接联系,而且也与我国市场经济活动息息相关,关系到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个人信用征信系统中隐私权保护的法律现状

我国关于个人信用征信过程中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呈零散之状。我国的宪法及民事基本法领域中对公民隐私权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对公民的隐私权采取间接保护的方式。

我国的信用征信地方法规发展较早、较成熟。上海、深圳、中国人民银行均颁布过“个人信用信息征信管理的相关试行办法”,但在隐私权的保护上存在缺陷,甚至有相互矛盾之处。在针对信息的收集程序方面,上述“办法”中也没有更为严格详细的规定。并且,对被征信个人权益受到侵犯时的救济,对信息提供者的法律规制以及对于信用报告使用者的责任等都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系统中隐私权保护的建议

制定一部专门法律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早在2003年,国务院信息办就委托中国社科院法学所个人数据保护法研究课题组开展《个人数据保护法》比较研究课题及草拟一份专家建议稿。经过近两年的工作,最终形成了近8万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研究报告》。当前我们要做的,就是推动这部法律通过全国人大的审议,及时实施,使其发挥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作用。在这部法律中,应明确规定可以公开的基本信息,不可以公开的信息,对个人隐私权的范围进行初步框定。

完善现有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我现有的征信机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设立的征信服务中心,是全国范围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一类是地方政府主导设立的征信机构。但是只有政府主导模式的信用征信体系是不够的,这样容易导致信息垄断,我们应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市场模式的私营征信机构。具体说来,在当前情况下,征信机构的设立仍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审批的原则,以此来保证征信机构的合法性、可靠性。待市场经济的环境有所改善之时,则应适当放宽政策。鉴于征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征信过程中收集、处理了大量涉及信息主体隐私信息的内容,因此其保密义务对于隐私权的保障尤为重要。相关部门或组织应建立行业规范,进行行业自律,减少侵犯公民个人隐私权事件的发生。

完善个人信息的披露制度。征信机构只可以披露与公民个人识别有关的基本信息,与个人身份识别无关、与个人信用评价无关的、可能涉及危害个人隐私权的信息应当被排除在个人信用信息征集的范围之外。禁止采集某些信息是个人信用征信中隐私权保护的重点。此类信息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家庭出身、民族、种族等;b.血型、身体形态、病史等;c.、政治信仰等。

禁止某些信息的披露,是保证信息主体免受这些信息泄露所造成的危害,保护信息主体隐私权的要求,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对于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当保密且与个人信用状况有关、由信息主体自愿提供或者征信机构征得信息主体同意采集的个人信用信息,征信机构不得在信用报告、信用评估中体现,未经同意不得向信息使用者披露,以防止侵害信息主体的隐私权;第二,对于超过一定年限的负面信息,征信机构应当及时删除,不得向信息查询者提供。

限制信息使用者使用个人信用信息的目的,是保护信息主体隐私权的重要方面。我国目前的个人信用征信管理办法对信息的使用目的并没有太多的相关规定,只在限定信息使用者时有所涉及,如信贷、租赁、保险、担保等。对使用目的限制的缺乏,容易造成使用者滥用个人信用信息而无所顾忌,侵害信息主体的权利。个人信用征信的相关法律应当为使用者使用个人信用报告的目的作出严格规定。信息使用者在向征信机构申请信息查询时必须明示所获取个人信用信息的使用目的,合适、合法、合理的目的才可以查询个人信用信息。信息使用者获取个人信用信息后只能按照申请目的使用个人信用信息,不得将信息用作申请目的以外的其他使用目的,更不得将所掌握的个人信用信息透露或转让给他人。

设定个人信用征信机构的通知义务。从我国现有的征信系统运作形式来看,由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其信息来源主要是商业机构,人民银行为各商业银行设定了报送信息的要求,但并未对信息报送前的义务作出规定。根据我国人口众多、分布地区广的现实条件,征集信息经过每个信息主体的同意显然是不现实的,即使向信息主体作出通知有时候也很困难。然而,如果在信息主体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征集个人信息却又是明显地侵犯了信息主体的权利,所以对征信机构通知义务的设定也非常重要。当征信机构公开公民个人的信息时,就可能涉及了公民的隐私权,因此当这些信息可能对当事人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的时候,笔者建议征信机构事先征求一下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不希望公开的信息不予公开,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总体来说,我国的个人征信业起步较晚,法律规范方面尚不完善。然而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信用交易,迫切要求我国在这方面加紧立法。这不仅仅是基于基本人权和自由等宪法权益需要建立个人信用征信,也是个人信用征信服务健全发展的要求。完善的个人征信制度,才能在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与信息公开之间实现良好平衡。(作者单位:燕山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上一篇:工资优先权的物权属性探究 下一篇:公共预算改革的现实定位与未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