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合作学习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5-28 09:57:58

高中生物合作学习现状及对策

摘 要: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在教学中得到了教师的普遍认同和采用。然而,随着合作学习的广泛开展,充分体现其优势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缺点,甚至部分教师将合作学习形式化,学生未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以致合作学习成了一种公开课上活跃课堂气氛的噱头,浪费了时间,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本文针对高中生物合作学习现状及对策做了初步反思。

关键词:高中生物;合作学习;问题;对策

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对课堂教学能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但若是生搬硬套,不顾教学内容的性质与难度,也不顾是否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和必要,动辄就采用小组讨论或无效的活动,只会降低教学效率,且浪费时间。教师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必须在课前做足准备,选择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安排恰当的合作时机,尽可能地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一、合作学习无管理

在合作学习中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教师宣布完学习内容后便无事可做,直到合作学习结束;某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沉默,参与度不高;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在展示成果时互相推诿……

反思:很多教师安排学生合作学习时,认为只要告知学生学习内容后等着学生出结果就行,不清楚自己在合作学习中应当充当什么样的角色;部分教师平时并没有开展过合作学习,学生对于合作学习没有实践和积累,小组内也没有明确的分工,导致责任扩散化。

对策: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较新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但国内外也有不少可供参考的理论书籍和资料,这就要求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充分考虑合作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时机等,也要指导学生如何开展合作,还要注意自身理念的更新、角色的转变,如怎样组织、怎样倾听、怎样发言及怎样质疑等,这样才能使小组学习有效且落到实处。

1.认识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定位

合作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同时变为合作学习的管理者、促进者、顾问和参与者,既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思考的过程和结果,也不能对学生的困难和疑问袖手旁观。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小组间巡视,及时了解小组合作的情况,必要时适当引导,关注不积极参与的学生等,以便根据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内容。

2.进行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

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中应根据不同成员的优势特点设立组织者、记录者和汇报者等角色,并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尽管每个成员在小组中被赋予特定的职责,但学习和思考都是共同的。合作学习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时又能分享他人的思想,使学生在激烈的讨论和争辩中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二、合作方式单一化

反思:很多教师把合作学习等同于课堂讨论,认为只有在课堂中分小组讨论教师设计好的问题才能体现出合作学习。这样的认识使合作学习的方式过于单一,由于教学内容的性质和难度等不同,讨论不一定是最有效的合作方式。例如“癌症”这一话题,虽然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但由于学生的知识和经历等比较少,要在短时间内给出较为合理和科学的防癌措施,尚有一定难度。

对策: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安排合作学习外,不妨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课前查找资料或者进行调查实践,经过整理,写成书面报告与全班学生交流分享。这样的合作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对无形课程资源的利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

三、合作学习轻评价

案例:在“酶”一节的教学中,某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酶催化的高效性,将“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演示实验改为4人一组的学生实验,整个实验大概用时15 min。实验结束后,教师随机请一名学生描述实验结果,该学生回答了理论上应出现的实验结果,教师加以肯定和表扬后便接着进行之后的教学内容。

反思:实际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笔者发现该班分成了约12个实验小组,有的小组4个成员中只有2个人动手做实验,但这位教师并没有鼓励或督促其他学生参与实验活动;有几个小组并没有观察到卫生香复燃的现象,这本是课堂生成十分宝贵的资源,教师应该再问一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实验现象?为什么卫生香没有复燃呢?在合作学习中,有的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结果没有给予全面的呈现,只是急于让个别学生回答,无意中剥夺了大部分学生的展示机会,这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挫,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愿参与合作学习的习惯;有的教师将合作学习仅仅停留在讨论层面,忽视了学生讨论后的评价,往往自己公布结果,阻碍了学生的思考、质疑、反思和互评能力的提升。

对策:评价是合作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建立正确的评价观,不仅能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充分展示自我,也能学会接受、欣赏他人,达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目的。

1.评价过程要体现多元智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且各小组对合作学习也会有不同的思路和见解,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能扩大小组合作的效益;让各小组都得以充分的展示,能让学生不断从他人的发言中受到启发,对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

2.对学习结果进行多元评价

教师应根据合作学习的内容和目标,采取合适的评价方法,不仅是教师自己评价,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等,要避免评价的片面性和单一性。教师可让各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合作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质疑,再由教师进行引导、提示和点拨。这样的评价方式与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方式相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有利于因生定教,也搭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评价时,教师应注重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除了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也更要注重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合作学习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思维发展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要充分利用合作学习的优势,挖掘合作学习的价值,深刻领会合作学习的内涵,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联系教学实际和分析学情,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目标,摸索出一套与自身教学相契合的合作学习实践方法。

上一篇:浅谈高中生物作业设计 下一篇: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