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流感合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时间:2022-05-28 08:43:39

抗流感合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本院制剂抗流感合剂的制备、质量标准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煎煮法制备抗流感合剂,对160例春季流感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本制剂对控制流感症状效果显著,使用方便,质量可控,无不良反应。结论:可作为春季流感治疗药物。

【关键词】流感;制备;临床疗效

流行性感冒是冬春季常见病多发病,抗流感合剂(批准文号:豫药制字Z05080126)是我院自制制剂,用于预防治疗冬春季流行性感冒,有明显的消炎、抗感染作用。

1处方与制备

大青叶,板蓝根,绵马贯众,浮萍,黄芩,甘草六味药材按量称取,加水煎煮提取三次。第一次2.0h, 第二次1.5h, 第三次1.0h,收集合并提取液,沉淀,过滤,滤液浓缩至1000ml,加入适量甜蜜素、苯甲酸,搅匀,分装,即得[1]。

2质量控制

2.1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的液体,味甜,微苦。

2.2鉴别

2.2.1大青叶取本品20 ml,用三氯甲烷提取2次,每次20 ml,合并三氯甲烷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玉红对照品,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 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三氯甲烷-丙酮(5 : 4 :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斑点。

2.2.2板蓝根取样品2ml,加75%乙醇5ml,醇沉,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板蓝根对照药材0.5g ,加乙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亮氨酸对照品、精氨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0.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各5~10μl、对照药材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19 : 5 : 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下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2.3黄芩取本品20 ml,用水饱和的正丁醇20ml振摇提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 : 3 : 1 :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2]。

2.3检查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02,pH值应为4.0-6.0。

3临床应用

3.1资料取门诊及住院患者160例,体温均在38℃以上,伴有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随机分为抗流感合剂治疗组87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42例,维C银翘片对照组73例,其中男性38,女性35例。

3.2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抗流感合剂,一次40ml,一日3次,对照组口服维C银翘片,一次2片,一日3次。治疗前后记录体温及症状变化,并做常规化验。

3.3疗效判断治愈为3日内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化验结果正常;好转为3日内体温正常,症状及化验结果有所改善;无效为3日内体温未降或升高,症状及相关检查无改善。

3.4治疗结果经过统计,抗流感合剂治疗组治愈17例,好转6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1%,维C银翘片对照组治愈9例,好转4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8.1%,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4讨论

处方中所选用的大青叶、板蓝根、绵马贯众、黄芩都是外感热病的常用药物,也是处方中的主药,这些药物在功能上都具备清热解毒的作用,在药理作用上,也都存在着抗菌、抗病毒和消炎的作用。其中大青叶以清解血分之热毒,气分实火,凉血消斑为长,板蓝根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与大青叶功效相似,但大青叶主散,板蓝根主降[3]。绵马贯众主治风热感冒、温热斑疹,在2003年预防及治疗非典型肺炎中广泛应用,以上三种药物均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抑制细菌和病毒。黄芩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常用之品,善泻肺火以清上焦,治肺热咳嗽。浮萍能发汗解表,透疹止痒,用治风热表证,发热无汗。甘草润肺解毒,祛痰止咳,用于各种咳嗽及热毒证,药理证明甘草具有抗微生物、抗炎、镇咳、祛痰作用[4]。

抗流感合剂属纯中药复方制剂,在我院应用多年,经临床验证,对于内热外感之发热头痛,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疗效显著,能有效预防治疗冬春季流行性感冒。

参考文献

[1]曹春林.中药药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60.

[2]中国药典.一部[S].2010:20,495,800.

[3]赵国平,戴慎,陈仁寿.中药大辞典[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807.

[4]徐敏,杨小平,王凤霞.最新中药手册[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2:300

上一篇:中西医对术后肠动力紊乱的认识及治疗 下一篇:突发性耳聋临床治疗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