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有效使用多媒体技术的策略和技巧

时间:2022-05-27 11:34:16

物理教学中有效使用多媒体技术的策略和技巧

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使物理课堂变得多姿多彩。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课件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多媒体技术使用的有效性引起了更多的探讨,怎么做才有效呢?

联系教学实际,有舍有得

多媒体技术使用过程中,容易为多媒体而媒体,却不考虑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效果。

1.概念或定义的展示

ppt课件中一张幻灯片:

一.电场

1.任何带电体的周围都存在着电场

2.定义: 电场是看不见摸不着,但电场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特殊物质形态

3.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电场力

2、推理过程

ppt课件中一张幻灯片:

上面两张幻灯片的展示,是我们在课堂中经常见到的。第一个例子,是在物理课堂的概念教学中常见的将概念打在幻灯片上的一种方式。这里,我们就遇到了一个问题,我们的板书该如何写?重要的概念和规律一定是要写在黑板上的,如果是写在黑板上那么幻灯片就会显得多余。这样,学生既要顾及黑板又要顾及幻灯片,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但是,如果不写在黑板上的话,那么重要的概念规律就会在学生的眼前一晃而过,这也对后期的反复使用带来不便。

第二张幻灯片是物理课堂中的推导演算过程。演算过程如果是单纯的正确过程和规范步骤的展示,那么这种展示是有效果的,但如果是和学生一起探究的过程,那么课件固有的模式,肯定是无法适应学生多种可能的思维方式。只有预设就是水平不够,多媒体课件不应该成为老师水平发展的障碍。如果学生跟着老师的板书,不断深入思考,效果就会更突出。可见多媒体技术使用时,该舍弃就舍弃, 只有这样,才能让多媒体真正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发挥恰当,才能有效

多媒体课件使用,应该有度。怎样是有度呢?有度的判断依据就是有效,不能为多媒体而多媒体。

按原理图连接电路图,是物理学科基本能力要求之一,比如上图是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借助于多媒体的展示将这个实验中要解决的问题很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比如说正负极的选择,量程的选择。从原理图到实物图学生经常会犯一些错误,比如说上图中①线是正确的接法,但②线的接法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这种错误只有通过操作才能体现出来,可是课堂讲解就非常困难,但是借助于多媒体就可以将这种错误表现出来,而后进行判断,学生的印象就非常深刻,教学效果就非常明显。

可见,物理课堂中多媒体的使用主要是把握好度。把握好了度,就可以发挥它的优势,使多媒体变得有效,真正服务于教学。我以为在物理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性发挥主要要体现中下面几个方面:

1.展示复杂的物理过程和语言难以表述的内容,辅助学生的思考

物理学科很多过程表述难,理解不易,这时借助于多媒体展示,效果就会凸显。但切忌让多媒体显示代替了学生的思考。

2.总结性内容的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这是两个物理量比较的总结性内容。在这种比较中,信息较多,板书表现的效率很低。 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

3.通过多媒体的优势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兴趣

物理学科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用多媒体展示与生活相联系的素材,使学生得到的体验更加丰富,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的使用,让我们感受到了科技进步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滥用,我们应恰到好处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利用几何画板,突破小学数学教学若干难点 下一篇: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