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优生更快乐

时间:2022-05-27 09:45:34

摘 要:学优生是教师手中的宝,但他们内心其实很脆弱。要想让学优生茁壮健康的成长,必须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词:学优生;家访;思考

学优生似剔透的美玉,它的纯美与润泽,让人除了怜爱就是美。学优生像光璨的珍珠,它的高贵与雅致,令人除了惊叹就是欣赏。可我们都知道美玉微瑕、珍珠有疵。学优生优异的学习成绩,似一道耀眼的光芒,它的闪亮,有时让家长、老师甚至他们自己都忽略了那光芒背后的暗淡。

平时老师会更多地去帮辅后进生,对后进生进行家访,往往忽略了学优生。其实,学优生们同样需要关心、家访,那样才会让学优生更快乐。

为了使我的家访更有针对性、有效,“优生”家访前,我先对班级日常行为规范情况进行分析,再根据家长与我通话所反映的内容,确定家访对象。除了学校例行的全面家访,我分别走访了以下三位学生:周静妙、罗成洋、祝昕语(化名)。

学生三年级时,我接手了这个班。对班级学生的性格算是比较了解的。周静妙同学,是班级的活跃分子之一,也是班级文娱委员,成绩很优秀。后来我发现她每天不是在座位上写作业,就是看小说,不跟同学打招呼、交流。上课也不举手发言,除非老师请她回答问题。十一放假,就决定去她家看看。到了她家,她妈妈正在洗衣服。我们寒暄了几句,静妙的妈妈面露难色地说到她担心静妙,因为她整天在楼上玩电脑、看小说,叫她别玩电脑,别看小说,她就偷偷去买言情小说躲起来看,也不说话,我跟她说话,她就嫌烦,叫我别吵,要么就不理我。我说在学校里同学们也反映她不跟人交流,整天看小说,我也很担心,并说了自己的来意。从静妙妈妈的话中了解到:暑假购置的电脑,原本是想方便静妙查资料,哪知适得其反。以前,爸爸工作地点离家近,有空就会带静妙去户外活动,钓钓鱼,打打球。假期长些,会到外地旅游。暑假开始,静妙爸爸的工作地点离家远了,妈妈忙于家务和工作,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静妙单独在家。久而久之,她就成现在的样子了。我跟她妈妈建议说爸爸工作地点远,最好固定一个时间回来。如真不方便,应经常打电话跟静妙聊聊;妈妈再忙,每天尽量抽时间跟静妙沟通。这样静妙就会觉得自己是被人关注的、关心的。在学校,老师和同学都会主动找静妙沟通,让她感受到与人相处的快乐。我想,孩子某方面的反常,肯定是有原因的,老师和家长应找出根源,一起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父母和老师们花心思,花时间去陪伴,物质固然重要,但陪伴和关心才是孩子们更迫切需要的。

罗成洋,我们班的劳动委员,一个班级荣誉感很强的学生。每天工作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去她家家访,是因为她爸爸的一通电话,让我了解到,原来成洋的父母已经离异好久了。我想周末就去罗成洋家里坐坐,关心关心这个孩子。来到成洋家,看到成洋正在做工艺品。她见我来,很高兴,我们聊了起来。随后她奶奶回来了,并问我成洋在学校的表现。我说:“她很懂事,你尽管放心!”随后,成洋出去买水。刚好我也可以和成洋的奶奶谈谈她父母的事情。原来成洋在家,洗衣做饭样样都会,学习之余,就帮忙做工艺品,添补家用,从来没让家人操心。谈到父母离异的事情,奶奶很无奈。她爸爸不想离婚,成洋也央求过妈妈,可是妈妈不知何故坚持离婚并一个人去了外地。当时,成洋一句话都不说,也不哭。她说孩子可遭罪了,几天不吃饭,就在床上拿着一本书,发呆。我突然记起,有一次我们班开展“感恩”主题班会课,成洋说:“她最感谢的人是奶奶,可她忘不了一个人。”我私底下写了一句话给她,问她忘不了谁。她回复说有些伤痛是无法用时间去平复的。后来我找她谈了几次,见她也没事,心想小孩子嘛,没事的。每个孩子都希望有个完整的家。当原本的幸福突然消失了,我们大人都难以承受,更何况一个天真的孩子!她只能去做好自己,给爱自己的人多一点安慰,所以她变得如此懂事。但同时,她一直压抑自己的情绪,她想妈妈,她想有个完整的家,可是那有什么用呢?所以,每当在我们无意地触碰她内心敏感的伤痛时,她才会挣扎下,挣扎得尽量不让外人知道。我们家长、老师和同学们应该多给她些关爱,来弥补她爱的空缺,让她尽量多地体会到除了母爱,还有很多人给她爱的关怀。

祝昕语是班里的生活委员。我每次回家,路过她家门口,她妈妈总会问昕语成绩怎么样。我都做肯定回答。有一天发生的事情,让我想更加深入地去了解昕语。那天下午,教室里的同学都陆续回家了,昕语依然坐在座位上,我过去叫她回家,她答应了,但我在楼下等了好一会儿,不见她来。于是我又上去,发现她很紧张,眼里还闪着泪花,原来她是因为今天的数学测试没有达到妈妈的要求,不敢回家。我先是安慰她只要努力了,妈妈不会怪你的。她听了哭着说:“老师,我妈妈会骂我的,会打我的。”我索性就送她回家,顺便进行家访。昕语见我送她回家,放心了许多,到了家,她不敢正眼看妈妈,我就今天的情况跟昕语的妈妈做了说明,她妈妈也明白我突然家访的用意,她妈妈说:“我希望她成绩好,所以就给她提了些要求,没有要真的骂她、打她。”我说:“我很理解你的想法,可是昕语本身自我要求就很高。我们家长如果过分地要求孩子一定要达到什么目标,他们在考试时,会因为过度紧张而导致发挥失常。另一方面,昕语虽不是我们班最优秀的学生,但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成绩,这样孩子就更加自信阳光。”昕语妈妈对我的话也很赞同,说自己以后尽量多为孩子考虑,只要她努力了就好。很多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当今社会,也出现了很多所谓的“狼爸”“虎妈”,父母往往把自己无法达成的理想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时刻喘不过气来,承受着我们无法想象的压力。学习固然重要,但别太过。请我们的父母寄予孩子美好理想的同时,遵循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三次家访任务完成得比较圆满,却引发了我更深的思考:学优生,大部分自尊心比较强,喜欢严格要求自己,对分数斤斤计较,稍有不如意便感觉不优秀,惴惴不安。内心脆弱是学优生心理健康中比较普遍的问题。这警示教师和家长不要只陶醉于学优生的骄人成绩,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并要通过各种途径,走进他们的家,进入他们的心,去了解、关注、感受并帮助他们。这样学优生的心灵才会彻底松绑。真心希望学校和家庭联手,帮助优秀少年光芒永驻。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瑞安市湖岭镇鹿木学校)

上一篇:儿童画创作教学之我见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