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失的离去背影

时间:2022-05-27 09:32:45

摘要:安妮・泰勒在《思家饭店的晚餐》中灵活运用了多重式内视角的叙事方式,并针对贝克离家这件对全家人的命运都产生转折性影响的事件,分别从波尔、考迪和贝克的角度进行不同阐述,故事通过他们各自的视角呈现给读者以全景,完成了对人物精神世界多维度的探索,让读者对间隔的人物形象最终有了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安妮・泰勒 《思家饭店的晚餐》 叙事 多重式内视角

安妮・泰勒(AnneTyler,1941-)美国当代著名的女作家、评论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已发表十多部长篇小说,五十多篇短篇小说及多篇书评。她擅长以家庭为背景,细致地描写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展开道德、感情、责任、伦理的论战,凸显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1982年出版的《思家饭店的晚餐》(Dinner at the Homesick Restaurant)被《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和《时代》杂志评为当年美国五部最佳小说之一,还获得普利策奖的提名,并获得福克纳文学奖。

1 叙事与多重式内视角

热奈特认为,视角的本质就是对信息进行限制。他在《叙事话语》中依据叙述人与作品中的人物视域的关系对视角简便科学地分类为:叙述人大于、等于和小于人物的视角。申丹将叙事视角归纳为四种不同类型:(1)零视角(即传统的全知叙述)。它的特点是叙述者说出来的比任何一个人物知道的都多,即“叙述者>人物”。(2)内视角,它的特点为叙述者仅说出某个人物知道的情况,即“叙述者=人物”。内视角又分为三种不同类别:A.固定式内视角(Fixed);B.转换式内视角(Variable);C.多重式内视角(Multiple)。(3)第一人称外视角。(4)第三人称外视角,其特点为叙述者所说的比人物所知的少,即“叙述者

多重式内视角指作者借助作品中几个不同人物的视角来分时描述同一个事件,视角的承担者不是置身局外,而是对一次事件由几个人多次以自身的视角来叙述。本文将分析《思家饭店的晚餐》中多重式内视角叙事的灵活运用,通过对不同视角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表现的描述,把人物的复杂而多面的性格特征及其心理世界逐渐清晰地向读者展开。

2 克离家之背影

针对贝克离家这件对全家人的命运都产生转折性影响的事件,小说分别从波尔、考迪和贝克的角度进行不同阐述,故事通过他们各自的视角呈现给读者以事件的全景,从而展示了这件事对他们的人生影响及所造成的永远的阴霾。

2.1 波尔的不解

当贝克说要去诺伏克,波尔觉得身子中心下沉,像是有人给她当胸一拳。她想知道原因,她颤抖着坐到他对面的椅子上。她认为他一定是一时感情冲动,第二天早晨他会改变主意的。“这事先放下,咱们睡觉吧。”她对贝克说。但他说:“今晚我就要走。”波尔又试图用孩子来挽留贝克,贝克却说会寄钱回来,但不会再来看孩子。从波尔的视角出发,她不理解贝克,而且永远也不会理解他。

这样同时采用观察和内心体验的方法,以当事人的身份介入叙述,强调了真实性的美学原则,激起读者强烈的期待视野,为何生活在一起十余年的夫妻会突然分开,而其中的一方却不知道原由?作品的主观抒情性和读者对人物命运的关注有效地缩短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波尔很明显是个完美主义者,年轻时她虽有许多追求者,却没有一个可以和她长期相处,直到三十岁的时候遇到贝克;在独立抚养三个孩子的多种艰辛中,艾兹拉见得最多的却是她做着一件非常事:在擦碗布上镶花边。贝克和三个孩子的到来也曾给她浑身充满光与热,心中装满对未来的光明与蓝图。可到底是什么最终使她失去了丈夫和儿女对她的爱和支持?

2.2 考迪的猜测和怨愤

在父亲已不在家一段时间以后,考迪才注意到,试图找到能说明父亲离家的场面:因争吵而吃不成的饭;艾兹拉打翻牛奶弄得大家手忙脚乱;开车去乡下时他父亲迷了路,母亲恼火地厉声指点方向。

因为在贝克离家之前,由于经常出差,他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候也很少。在孩子尚未成熟的心中,贝克不是作为一个家庭的支撑,更多的是保护解救孩子不受波尔的虐待,父亲原本是和孩子们站在一起来面对可怕的母亲,可他却逃离了,他的离开把孩子们留在了她的掌控之下。

再次见到父亲的考迪谴责父亲“没出一点力来保护我们”。他并不能够体谅是生活的重压、母亲的孤立无援、独自抚养孩子的艰辛和世人的歧视加剧了性格中的缺陷,让波尔愈来愈性情古怪和暴躁。作为视角承担者的人物直接出面猜测、议论事情的缘由并袒露自己的情感,传递他对客观世界的独有感受,更深入刻画人物之间的心理冲突与隔阂。

2.3 贝克的最终揭晓

与儿女三十五年未谋面的贝克和考迪叙述起他离开的事情,“她让我筋疲力尽……我一有过错,她就盯住不放。她认为我外出太频繁,挣的钱不够她花,工作无长进,人发胖,酒喝得太多。她看我说话不顺眼,穿衣不顺眼,开车不顺眼。不管我怎么努力,我做的每一件事最终都搞糟了。然后贝克说起波尔被箭射中肩膀这件事,这件事终于使我无法忍受她了。突然,连我自己也不明白,我说:‘波尔,我要走了。’”

贝克的叙述着重于对意象和感觉进行捕捉和扫描,让读者最终可以感受到故事中所涉及的情景及所发生的事件,也增强了叙述的可信度。至此,对贝克离家这件事的叙述和描绘就像一架不断变换拍摄角度的摄像机的镜头,将外部世界与人物内心有机地衔接起来。当视角的承担者以第一人称出现时,安妮能更充分地展开人物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抒发他们的内心感受。

在贝克看来波尔一直太自我,恣意地发泄自己的情绪和不满,而忽视贝克的感受,不了解即使是最亲近的人同样也需要尊重和理解。波尔的许多偏执和求全责备是无法用劝解使之改正的,最好的办法是离开,让波尔一个人来承受她性格中的缺陷。

其实贝克也是隐性的完美主义者,在离家之后,他恋爱的原则是谁和他在一起开心他就和谁好,当对方熟悉他,不再像起初一样兴奋快乐的时候,他就离开,他认为是“熟悉”毁掉亲密关系。他认为自己是有责任感的,虽然离开家,可他一直并未与波尔离婚,也没有再娶别人,也按时给家里寄钱。可他却不认为责任也包括容忍不完美的生活,也许是波尔的挑剔和不满打击了他作为男人的尊严,在家里感受不到认可和尊重,而使贝克放逐了自己对家庭的责任。

3 结语

与贝克的思家而不归家的情绪相悖的是波尔在极力维护家的完整性,三十五年来她一直努力维持着贝克出差的假象。甚至在她即将离开人世之际,她暗示艾兹拉希望贝克来参加她的葬礼。虽然没有传统的全知叙述,陌生化所强调的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以为常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的超越常境,由于多重式内视角叙事的灵活运用对看似支离的情节有了不断变化的立场,形成了多变的视角,从而使其叙事结构复杂化,完成了对人物精神世界多维度的探索,让读者对间隔的人物形象最终有了全面的了解,深刻体会这一家思家却不能团圆的人物的痛苦,贝克离去之背影永不消失在亲人的视野。

参考文献:

[1]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思家饭店的晚餐[M].安妮・泰勒,周小英等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8

[4]张寅德.叙述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5]刘慧云.叙事视角与《达洛卫夫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第4期

[6]赵炎秋.叙事情境中的人称、视角、表述及三者关系[J],文学评论,2002第6期

上一篇:分析《看不见的人》中的布克.塔.华盛顿 下一篇:Impromptu Speech Training in Class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