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人文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时间:2022-05-27 06:01:19

也谈人文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摘要: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是完全必要的。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仅就"体现"这一途径,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人文精神; 体现; 师生关系; 交流互动;自我超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36-01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清楚地告诉我们: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人文精神"在此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并结合课堂内外,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让学生得以健康成长。

1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1.1做一个忠实的听众。教师要学会倾听,要做孩子们忠实的听众。在课堂教学中,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差生发言,不管说得好还是不好,我总是认真地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从不轻易打断他们的回答,并且总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他们的发言。这样,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自由组合朗读……就这样,我的欣赏的眼光、专注的倾听,适当的点拨,换来了学生的自信和进步。

1.2做一个友好的伙伴。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对话,要与学生友好相处,这样孩子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一切活动中。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如:在四年级的一次语文课上,当我提出问题时,学生们都沉默不语(这是我新接的一个班级)。但我看得出:有些学生想发言,但不敢举手;有些学生则心不在焉……这时候,我微笑地说:"同学们,你们想成为老师的好朋友吗?举起手来,我们就是好朋友了。"话刚说完,只见一只只小手纷纷举起来了……对于学生们的发言,我一一加于肯定,对于每一个发言的学生,我都友好地与他们握手;在与学生交谈中,我总是使用"请、谢谢、没关系"等文明礼貌用语。这样,师生之间在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多方面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和孩子们成了合作的伙伴。

1.3做一个出色的主持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节目主持人",说具体一点,要做"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更多地让学生走向前台,展现他们的思想。在多向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起亲密、友好的师生关系。如:五年级下册《习作二》的指导课中,在播放完学生丰富多彩的童年的相片后,我首先口头与学生聊了自己童年中的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趣事:《葱头和油的故事》、《那诱人的麦芽糖》、《哦,那QQ的面条儿》。在老师的示范引领下,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在接下去的小组交流讨论中,整个课堂都是学生兴致勃勃的谈话声和爽朗的笑声。在最后的"小组选派代表与全班同学交流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趣事"的环节更是精彩,代表们争先恐后、无拘无束地上台了,他们眉飞色舞地畅谈着自己童年生活中的桩桩趣事:高兴的事、得意的事、傻乎乎的事、羞于启齿的"恶作剧"……孩子们的童真在这里飞扬,孩子们的情感在这里自然流露……

2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2.1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我一般采取以四人为一个小组的组合方式,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进行分工:每组选出一名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检查员,一名汇报员,每个角色在小组内活动有不同的职责,小组长组织小组讨论,记录员记录小组的讨论情况,检查员负责监督小组的学习讨论,汇报员汇报讨论结果,小组成员各有其职,既分工又合作,大家都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增加了学生的群体意识。

例如:四年级上册《火烧云》一课,在学生欣赏完千变万化的火烧云图片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想象一下,它们像些什么呢?想象它的形状,并按照它的"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顺序小组同学互相说一段话。同学们以四人小组展开讨论,三分钟后汇报员代表各自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在接下来的集体交流这一环节中,我才发现,学生们的想象力是如此的丰富!以下是他们叙述的精彩片段:(1)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一座座山峰,高低不平,连绵起伏,犹如珠穆朗玛峰一样雄伟、壮观。可一眨眼的工夫,就离我们远去了,而且越去越远。(2)这时又跑来了一只大花猫,猫的身上全是彩色的斑点。我还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点点。它趴在空中,好像在撒娇,想让人抱一抱它。当它看见那边出现了一只小老鼠,猛地跑了过去,猫和小老鼠都看不清了。(3)不知从哪里钻出了一群小猴子,那些小猴子的脸红红的,眼睛圆圆的,跳来跳去,仿佛运动员在认真地跳鞍马。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它又变成了一只小兔。小兔是躺着的,看上去就像躺在沙发上一样悠闲。过了两三秒钟,小兔站起来了,伸了伸懒腰。这时,小兔的四肢变得更长了,变得模糊了。(4)再看那边,一条"巨龙"腾空而起,还在空中不停地舞动着。只见那条"巨龙"张着大嘴,鼻子翘得老高,一双铜铃般的圆眼,放射出紫色的光,还挺神气呢!可我还没有尽情欣赏,"巨龙"就赶回"龙宫"去了……在愉快的讨论中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感受到了火烧云的颜色、式样、动态。

可见,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学会倾听,学会记录,小组成员能说会道,开展"一帮一,拉对子"活动,维护学困生的自尊,增强自主责任感,老师让出"教"的舞台,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创造,体会到"当家作主"的责任和愉悦,同时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2.2共同体验。语文教学中丰富的人文内容要使学生吸收并内化为自己的人文素养,就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去体验、去揣摩。语文教学,应当是一次次生动的对话,是孩子们内心情感的真切流露,是他们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例如:六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课,在学生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后,我让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以某一种民居的口吻做一个自我介绍,并注意运用学到的方法。以下是学生的精彩发言:

【学生1】大家好!我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具有建材经济、冬暖夏凉、防潮防水防震的优点。我掩映在凤尾竹和油棕林的浓绿中.之所以傣族人家有"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传统习俗,是因为傣族地处亚热带,而我具有防酷热和湿气的功能。内部结构简单、宽敞、别致等这是我的外观特点。傣家建造我时的传统习俗及文化内涵:一家盖房,全村帮忙的习俗,体现了傣家人团结和睦、乐于助人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3师生对教材的自我超越

首先,让学生融入教材情境。为了不断地让学生对教材有新鲜感,教师应树立由"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向"教师导着学生走进教材"的观念转变,运用多种方法,巧妙地激发学生对教材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形成浓郁的学习气氛。发挥学生自己学习语文的巨大潜能,提高阅读的效果和效率。

其次,让学生发现教材的疑点。"唯书、唯上、唯权威"是传统教学对人的思想和精神的禁锢。创新教学、现代课程理念提倡的是"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权、只唯实"。因此,在探究教材中,教师要让学生敢于怀疑、敢于质问、敢于批判。"我班有一位学生对四年级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提出疑问:"这里'全'和'都'不是重复了吗?"尽管学生的想法不一定正确,但这种敢于质疑的做法体现了孩子们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

最后,让学生探究教材的特点。人文教育认为,课堂应该是孩子们自我学习和能动探究的教育场所,所以,应该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探究他们认为有趣的知识。自主探究,重在信任每个学生的主体阅读能力,尊重学生阅读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中,学生在自我探究大榕树的美丽时,有一个学生观察文中插图后说:"远看大榕树,它就像一只大熊在河边喝水,太美了。"大家仔细一看,插图上的大榕树果真像一只大熊,学生那独特的想像和理解真令人折服。

4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将使课堂充满生机,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真诚,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更充分的体现,将为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成为"会求知、会做事、会共处、会做人"的二十一世纪的真正主人。

参考文献

[1]《语文课标标准》2011版

[2]柳三变、司绪荣:《人文精神渗透新守则》

上一篇:研究教材 高效教学 下一篇:浅析师生间心与心的交流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