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文章篇

时间:2022-05-27 01:42:20

第四章 文章篇

真情导读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于是,我便打点行装,踏上旅途。

我站在雅典的卫城山上,先哲们的话语在耳畔久久激荡。在这里,人类的文明之旅就此展开。

在那条午后的塞利维亚小巷中,卡门伴着一曲《哈巴涅拉》翩翩起舞,火红的裙袂如同西天的晚霞一样绚烂。但丁在佛罗伦萨的街头久久地徘徊着,想尽力寻回昔日恋人的倩影,但他永远地失去了她。薄伽丘在万神殿高高的台阶上,望着蒙难的苍生深思着,十日悄然逝去。

莱茵河水一丝不苟地流淌着,满载着黑德尔与康德严谨精准的灵魂;伏尔加河深沉地流淌着,蜿蜒在俄罗斯宽广的心房中,托尔斯泰的目光度得如那河水样沉郁;米兰・昆德拉坐在布拉格广场的长椅上,思考着他那些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卡夫卡化身为一只大甲虫,最终还是没能进入那座沉闷的城堡。

世界之大,我穷尽一生的游历也只能窥得一斑;世界之小,万水千山又都在我心中。做书中的旅行者亦是如此,用自己的灵魂去感受每一处的惊艳。

例文精批

生命里的褶皱

――读《我与地坛》

湖北_朱孝月

同《落花生》一样,《我与地坛》这个文题也是那样安详地朴实着。

真的有“宿命”一词,还是巧合?史铁生的命运和地坛的兴衰竟如同一对双曲线,彼此照应着,似乎每一对点都经过了严密的运算,构成了如此美丽平滑的弧形。同时,这两条曲线却永不相交――正如永远照应一般。

说人与景永远照应――这未免太牵强了些!在有些景物面前,人显得短暂而渺小。“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就像观看流星滑过夜空,我们心中升起那层悲悯的同时,我们自己也被悲悯着。时间与空间,尽管虚无、浩渺,却比生命要真实得多,而生命,到底要通向何方?

读罢《我与地坛》,我对生命的看法有了些许的改变――人来不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由他自己决定的。所以,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没有原因――没有生的原因?史铁生说,这是上帝交给我们的事实。而死呢?是一个节日。如此轻盈的解析,却使这个困扰人类的复杂问题一下子透亮了起来。原来,我们一直在求证的是一个假命题。再想一想那些帝王将相炼丹求仙的种种做法,可笑之余不禁有一丝悲凉,他们就像西西弗斯一样劳作着,面对一个命题,求证了一辈子却没有成功――那是个假命题,假命题………

其实,问题还是那个问题,但换个视角来看便会柳暗花明。

仰视生命,它会变得高不可攀;俯瞰生命,不免带有了居高临下的不屑与不敬;倘若你把视线放平些,你会发现――生命就是一个过程。

普希金说:“那些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对于如此直白的一句话,史铁生的解析更有诗意:“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这就像是一部令你怦然心动的电影,看过结尾再回过头重新去看时,每个镜头都变了。激动与惊喜已然逝去,剩下的是对于艺术本体抑或更深层问题的思考,正如灿烂的坎坷,苍凉的天地,热闹的脚印和熨帖的微苦………虽然我们无法预知生命的结局,却可以换一种心态――你当下的每一份狂喜,愤怒,都可能化为多年后的一句自嘲。这样想想,或许会更平静,更客观,也更坦然。

“熨帖”――我开始嫉妒,嫉妒某个无名的力量给了史铁生这个词。由起初的不解到最后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思想,熨帖的味道该是怎样的?仿佛一团皱巴巴的丝绸被展平后流露出的风采,平整,却似乎还看得见细细的皱褶。他的生命曾一度皱得不成样子,但后来被这种味道熨平了。

其实,那细细的皱褶又何尝不是伤好之后留下的疤痕呢?

生命就是这般,皱了,展平,再皱,再展平,直到最后,变得熨帖而柔软,变得带有许多看不见的皱褶。

题目形象有韵味。

双曲线的比喻很新鲜,作者抓到了点子上,说明他读懂了史铁生也读懂了“我与地坛”的微妙联系。

作者视野开阔,语言大气深邃。

谈对生命的感悟非常透彻,既有对史铁生生死观的认同也有自己的参悟。联想到炼丹求长生的帝王将相,联想到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的西西弗斯的神话,提出人类共同存在的困惑。

可贵的是,提出问题之后能自圆其说地解决问题。

引用名言,回顾作品,贯通作品与感悟之间的脉络。

抓住一个词,命中自己的题旨“生命的褶皱”。

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对生命以及创伤的理解。文章至此已经达到圆满了。

真情感言

读书其实就是文本、作者、自我之间多向度的对话过程。这篇读书札记由文本入手,读懂了作者,读出了自己,一个苍凉而深邃的哲理形象在文章中自然凸显。亲其人,爱其文,语言不觉间也就带上些史铁生苍茫与诗意的味道,也许,这便是读书最大的获得了,获得文章的味道。

(金玉)

佳作展评

守望

上海_张金晶

闲时,总爱听一首名为《绿》的歌,在木吉他的伴奏下,歌手“麦田守望者”轻声地吟唱着绿的美丽。在那“保护美好世界之景”的呼吁声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大片一大片的绿影,在歌手的守望中繁衍生息。

守望?是的,每当我看到或听到这个词时,心中都会有一股暖流涌过。

回想起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那本《麦田里的守望者》,我常常会被小说主人公“守望麦田,在悬崖边拯救迷途的孩子”这单纯的理想所打动。而我所真正喜爱的“守望”,却又常常使我感动得落下眼泪。

孔庆东写过一篇《老钱的灯》,文中所描写的导师老钱,就是这么一个坚定的守望者。他那总是亮到寅时的灯,就是那一大片麦田吧。“老钱的满头黑发,不就是被它弄没的么!只要它亮着,老钱就像着了魔似的翻呀,写呀,写鲁迅,写周作人。”读罢这样的句子,我的眼睛常常是湿润的。“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生活不一定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对有理想但不能实现的人来说,生活的滋味怕是更加复杂枯涩了吧。但我们不知,往往只有这些虔诚的守望者,才能品出生活苦中带甜的真滋味。这也就是《小妇人》中马区夫人所说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的境界吧。

“后来啊,故乡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人余光中和着眼泪,写下这首《乡愁》。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台湾,有一位痴痴的诗人,守望着海峡两岸的和平。如今两岸开放,海峡两岸的亲人们得以团聚,见面时无不流下喜悦而又伤感的眼泪。那泪水中会不会带着一个守望者跨越海峡的深情呢?守望者的辛酸也只能用杜甫的“眼枯即见骨,天地总无情”来形容了吧。因为只有他们,才能体会“老泪横流”中的忧患备尝。

在关注着守望者的同时,我也留意着他们守望的姿态。我看影片《冯志远》,冯志远这个身患眼疾但依然无悔地在山区支教了几十年的老师,在昏黄的油灯下伛偻着身子,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拿着红笔,眼睛很近地凑向学生们的作业,这么一坐便至深夜。我看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封面上的翠翠倚着坑坑洼洼的木门,水晶般清亮的眸子朝着天空,似是冥想,又若在期待。“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冬去春又来,她会等到她的幸福吗?也许会,又也许不会。我读琦君的《珍珠与泪珠》,其中提到岭南派的一张名画:一尊愿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苦和罪孽的观音坐在深山岩石上流着泪。如琦君所评价的:“眼泪不为一己的悲痛而为芸芸众生而流,佛的慈悲真不能不让人流下感激的泪。”

原以为守望者的故事只会出现在书里,出现在电影里或是人们天马行空的想象里。但我发觉,自己错了。当我们全家去父亲插队落户过的崇明岛参观时,父亲站在那条依旧泥泞的小路上,双眼定定地遥望着远处茂盛的芦苇荡,和那个他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小村庄。风乍起,吹动了他脸上的沧桑。一时间,我和母亲都沉默了。我忽然明白他也在守望,他守望的,是一段他永远也忘记不了的历史,和他过去的不自知的青春。

我们中的谁不是在守望呢?有人在守望着真爱,如翠翠;有人在守望着梦想,如老钱;有人在守望着和平,如余光中;有人在守望着青春,如父亲;更有人在守望着明天,守望着美好的未来,如我,和千千万万热爱着生活的人。只有学会守望,我们才能明白生活的真谛,才会懂得该怎样活着!守望,是一个世界上最最复杂而又最最美好的词。

真情感言

世上最美的东西莫过于浓烈缠绵的情思。李商隐说:“春心莫与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鲍照也说:“两相思,两不知。”在自然的明净之中,世上最美的东西莫过于情思浓烈的守望。热爱生活的人在这杯红酒中会品出无穷无尽的情思,让人的心灵越发明净。 (青青)

上一篇:第一章 童话篇 下一篇:第三章 新作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