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环境下对会计的影响

时间:2022-05-27 12:36:35

谈在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环境下对会计的影响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对会计领域的影响是多方面、全方位的。信息技术对会计环境、会计原则提出了全面的挑战。电子商务要求会计服务范围更加广泛,会计手段多样化、现代化,电子商务要求复合型的会计人才。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电子商务 会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应运而生,近年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迫使各行各业必须创新技术手段,探讨新的管理模式,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此,本文就在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方面谈对会计方面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

我国著名的会计学家杨纪碗先生曾预言:“在IT环境下,会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将逐步向边缘学科转化。会计学作为管理学的分支,其内容将不断地扩大、延伸,其独立性相对地缩小,而更体现出它与其它经济管理学科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能力。与此相对应,人们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相关性、可比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会计环境发生了改变。另外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会计理论的影响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对会计假设的理论

信息技术影响着会计环境,相应的由会计环境所决定的会计理论必然也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会计假设理论是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所处的变化不定的环境做出的合理判断。是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也是会计理论的基础。会计假设越来越无法满足信息技术发展的客观需要,其局限性日益显现。第一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会计主体假设是诸项假设中最主要的一项,如果此假设不能成立.,其它假设均不能成立。传统的会计主体有一定注册资金,有相对稳定的办公地点。在信息技术下,网络公司是一个虚拟公司,它不同于传统会计主体的范畴,很难确定会计主体的办公地点。因此,需要转换观念,用相对会计主体也就是网上存在的这个临时组织来代替传统会计主体假设,才能使会计适应时展的需要。第二,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持续经营是为了核算企业的债权债务,假设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破产清算,但是这对于虚拟公司无任何意义。虚拟公司随着市场机遇而产生,随着市场机遇的消失而解散,它的存续时间可能很短,甚至只存在几分钟即宣告解散。在这种情况下,根本谈不上持续经营,继之而起的应是破产清算假设。第三,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会计分期假设是为了及时核算盈亏,计算损益,将持续经营的连续不断的经济活动人为地划分为一个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的期间,可实现会计报表的连续性和会计报告的规律性。由于高科技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网络公司的交易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所以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再划分时间段已无必要,只要把会计期间与交易期间统一就可解决该问题,可以在一次交易后只编制一次会计报表便可满足需要。可见,传统的会计分期假设也已不适用于网络会计下对会计期间的划分。第四,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货币计量假设的含义是会计下作中要以货币为统一的计量尺度,包括货币计量、币种惟一、币值稳定。采用货币计量,消除实物度量的差异性而获得具有综合性和可比性的价值指标,这是会计计量的基本特色。然而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对会计计量理论研究的深化,会计计量逐步走向一个多重计量的模式,会计对象和会计确认的范围由资金运动向非资金运动领域拓展,货币和非货币计量单位都可以并且应该作为会计计量的单位,同时在计量属性方面,公允价值的地位将更加突出,对币值不变假设造成很大冲击,另外,“网上银行”的兴起,“电子货币”的出现.使货币逐渐成为观念的产物。

2.信息技术对会计原则的影响

第一,对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影响。权责发生制原则是针对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确认时间而产生的一项原则,它主要是为解决如何对会计要素进行跨期确认、分配的问题。由于虚拟公司存续时间短,往往只有一个会计期间,即交易期间,公司收支均在同一交易期间内完成,不存在会计要素跨期分摊的问题,显然此时权责发生制已失去其存在的基础;另一种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方法,即收付实现制则更合理,从而更好地反映虚拟公司的现金流量。

第二,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影响。历史成本计价原则要求以历史成本来计量企业的资产价值,但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虚拟公司作为一个临时性的组织,它否定了持续经营假设,所以它的财产的成本按重置价值或现行市场价值确认更为合理,这使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失去存在的意义。

第三,对及时性原则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当会计事项发生时,会计信息系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直接采集有关数据信息,实现会计业务一体化处理。这样会计核算就从事后的静态核算转为事中的动态核算,凭借计算机的强大处理能力和网络的传输能力,信息使用者可以自主查询所需的会计信息。这种实时化的连续性报告,极大地丰富了会计信息的内容,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价值,使会计信息及时性变为现实。第四,对重要性原则的影响。重要性原则是针对传统手工会计条件下,会计人员处理会计信息能力有限而提出来的,它的直接目的是要求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会计信息成本。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帐务处理中解脱出来,会计人员有能力把会计信息的成本降低到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所以信息技术条件下重要性原则应当予以淡化。

3.信息技术对现行财务报告的影响。在传统会计中,会计报表是在一个会计期间结束后编制的,因此,无论是动态报表还是静态报表都存在着一定的时滞性。信息技术下电子财务报表随时处理并随时提供信息的特点是以往手工会计报表所无法比拟的,能够更加适应会计信息使用者利用其进行经营和管理决策的要求。

二、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

1.电子商务要求会计服务范围更加广泛

电子商务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其活动领域可以形成从政府到市场、从市场到生产、从生产到消费者,从而形成了全球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大市场。会计为了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的客观要求,服务于这个大市场,其服务范围也应不断地扩大。不但要服务于物质生产领域,而且还要服务于非物质生产领域,面向政府、流通行业、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以及国内外贸易的各个方面。

2.电子商务要求会计手段多样化、现代化

在信息时代,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新的商务信息,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在电子商务中,企业运用互联网、收款机、电子货币等各种现代化的电子信息工具,使得各经济主体间的经济交易得以迅速、准确地进行。只有实现会计手段的多样化、现代化,才能满足电子会计业务的要求,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

3.电子商务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电子商务的核心也是人才,任何先进工具的制造、发明,功能的实现都要靠人来完成。电子商务作为信息现代化与商贸有机结合的产物,需要既能够掌握运用电子商务理论与技术的专业人才,又精通财会理论知识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4.电子商务要求会计市场国际化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和扩大,会计市场必将打破国界而趋于国际化,使得全球各地区的人们可以在国际化的会计市场中方便地寻求自己所需要的会计商品,同时也可以提供自己的会计商品。从另一个角度看,会计市场的国际化也为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网络会计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企业环境会计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