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材料试验工作的几点探讨

时间:2022-05-27 10:51:11

对建筑材料试验工作的几点探讨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的质量对于保证建筑质量至关重要,在使用建筑材料之前一定要重视建筑材料的检测试验工作,确保所用建筑材料的质量。本文就如何做好建筑材料的试验与检测提出如下一些看法。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试验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the building material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is essential, in the use of building materials before we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building materials testing work,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building materials.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opinions on how to do a good job of building materials testing.

Key words: construction materials; testing; test

中图分类号:TU5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建设工程的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工程试验检测技术作为质量保证的基本手段也相应地得到了广泛重视和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检测技术更是越来越趋于成熟和先进,相继颁布、实施了关于检测的标准、规范,由此促进了检测工作的规范化,对工程质量的保证发挥了十分巨大的作用,是工程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在实际的检测试验过程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不能完全保证。只有做好材料检验工作,保证用于施工的建筑材料质量合格,才能保证建筑的质量。

1、影响建筑材料质量的因素  1.1建筑材料无计划供应、不规范堆放、混堆、无标识,管理不当,不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材料(如水泥、钢材)日晒雨淋变质、锈蚀,失去原有的性能。  1.2建筑材料检测不及时、漏检(如水泥存放超三个月),使不合格的材料当作合格的材料使用,造成不应有的质量安全隐患。  1.3施工中钢筋焊接(搭接)工艺水平低,焊接后未及时检测控制就直接使用,影响了设计上使用的钢筋原材料力学性能,必影响工程质量。  1.4建筑材料半成品构件(如预制大梁、混凝土普通砖),未到强度龄期,未经过检测就直接使用,造成不必的质量事故。 

2、检测试验所需要的条件

2.1检测试验项目的确定

施工现场所用的建筑材料品种繁多,进场检测、试验材料项目要服从国家、行业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或所属有关部门)的规定。例如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需按批检验其安定性、强度、凝结时间和细度,混凝土用粗骨料按常规进行颗粒级配、密度、含泥量及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检验项目,如若用于大于等于C35的混凝土须做压碎指标,新采用的质地疏松的骨料还应做坚固性试验,活性骨料做活性试验等。

2.2环境温度与湿度

温度和湿度对一些建筑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故在标准中对材料养护、测试时环境条件有明确规定。如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等防水材料,其性能对环境温度较为敏感,要求拉伸试验时室温须控制在23℃±2℃。用取自同一母体的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样品制作成9组试件用作抗拉力(纵向)试验,先将9组试件平均分作3个大组,之后再按50℃为一个温差等级分别作拉力试验。其中1个大组试件在23℃标准要求的环境下试验,另2个大组试件分别在28℃和18℃的环境下作拉力试验。试验过后分别计算出每一大组中的3 组试件抗拉强度平均值。结果是在28℃环境下试验的3组试件抗拉强度平均值比23℃标准温度环境下试验的3组试件抗拉强度平均值低2.85%,而在18℃环境下试验的3组试件抗拉强度平均值则比23℃标准温度环境下试验的3组试件抗拉强度平均值高出3.55%。该试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环境温度与湿度对材料试验的影响。因而要求试验时必须将温度和湿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3、建筑材料检测试验方法

3.1钢筋的检测。钢筋进场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5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6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取样时,从任一钢筋端头,截取500mm ~ 1000mm的钢筋,再进行取样。冷拉钢筋应进行分批验收,每批重量不大于20t的同等级、同直径的冷拉钢筋为一个检验批。钢筋焊接在建筑施工中一般分为:闪光对焊、电阻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预埋件T 型接头埋弧压力焊、钢筋气压焊。

3.2 水泥、砂石的检测。砂石、水泥、外加剂是建筑工程中最基本的、也是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 以往建筑工程在对这些产品检验时,只是检验产品的强度和一些与强度有关的常规性技术指标。而如今对砂、石和水泥甚至包括回填上都要进行放射性的检测。水泥进场验收: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 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6GB175等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日期超过3 个月时, 应进行复验, 并按复验结果使用。砂石取样方法: 在料堆水取样时, 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底部各均匀分布的5个不同部位取得, 组成一组样品, 砂子在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8份, 石子在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15份。

3.3砼工程。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 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及时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实验报告。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 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 抗渗试验报告也应随时检查以保障施工质量。检测时环境温度与湿度的控制对一些建筑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故在标准中对材料养护、测试时的环境条件有明确的规定, 必须严格遵守。

4、样品管理

样品的采取,应按标准、规范的规定采取。取样,要立即包装,并加上明确的标识,并委派专人送检,严防样品受到污染或与其他样品调错。现在有许多建筑单位由于送检人员不固定,造成混凝土抗压试件在送检过程中将试件调乱,最终导致一组或者数组试件因数据偏差太大而不作评定。

5、数据处理

5.1数据的修约取值。在检测过程中读取和记录原始数据时,应在最小刻度之后再估读一位估计值。但也有个别例外,如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只要读到最小刻度即可。数据在计算过程中无需进行修约。在计算出结果时才按规范规定按“四舍六入,五单双”的规则进行修约。

5.2异常数据的处理。在许多检测项目的检测规范中,均规定了组内误差(组内误差是指在一组试验一次成型的几个试件的测量值之间的误差)的处理。如一组三个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之间的误差。当检验结果出现不评定的情况时,说明在检验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问题,须及时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再重新进行检测。不允许将个别偏差大的数值调高或调低以达到规范规定的范围而不重新试验。这是因为检验结果出现不评定时,说明检验过程出现较大的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有可能影响全部的试验结果,而不仅仅影响偏差大的一个或几个数据。

5.3区别对待数据误差。严格按标准规定进行的试验方法,由于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的差异以及材料的匀质性、设备仪器、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都会使检测、试验结果产生误差。对于数据误差要区别对待:同一组试件之间的误差,若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是允许的,但若超出了允许范围则应重新试验。将同一个样品分成2个或3 个试样,用相同方法在同一仪器上分别进行试验所得结果之间的误差,称为平行试验误差。同一材料、同一样品在不同试验设备所获得的试验结果的误差,称为再现性误差或对比试验误差。其试验一般是将水泥、钢材等较匀质材料的样品等分为两份,一份交当地质检机构,另一份留本单位,分析比较两个测试单位的试验结果,若相对误差较大,应找出原因并予以改进。这种实验根据需要每年可进行1~2次,以提高本单位的试验质量。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的检测是确保工程使用材料质量、进一步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举措。身为检测试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我们必须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丰富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水平,严格遵照规程操作,注意检测试验的每个细节,努力做好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上一篇:中小学校园建筑的空间设计 下一篇:浅析稻草板的应用与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