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对精神病患亲属心理影响思考

时间:2022-05-27 10:33:37

心理教育对精神病患亲属心理影响思考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组精神病,临床上表现为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以及精神活动不协调,病程多迁延并呈进行性发展。精神分裂症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也会影响到患者亲属的心理状况。为了解健康教育对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效果,本文对我院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亲属做了相关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按入院顺序,选取100位首次发病患者的亲属。患者本人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患者住院治疗;患者亲属是指同患者关系亲密、同患者持续共同生活1年以上的父母、配偶、子女等;排除精神疾病或精神疾病史。在符合要求的亲属中选取1~2位作为调查对象。完成调查的患者亲属共计82位,其余亲属因未能完成2次SCL-90评分而被排除。82位亲属中,男47例,年龄22~64岁,女35例,年龄21~58岁。与患者关系:父母26例(31.71%),配偶38例(46.34%),子女15例(18.29%),其他3例(3.66%)。文化程度:大学12例(14.63%),中学39例(47.56%),小学24例(29.27%),文盲7例(8.54%)。

1.2方法

对符合标准的亲属在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入院后即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包含:精神疾病的发病率;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预后;药物的疗效、副作用;维持服药的重要性、家庭支持的重要性等健康知识,采取单独面谈和集中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讲座每周1次,每次半小时。在集中讲座的过程中让患者亲属之间充分交流,并及时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将入院时和国内常模SCL-90评分进行比较,将入院时和出院时SCL-90评分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SCL-90评分与常模比较

症状自评量表显示,患者亲属在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同国内常模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健康教育前后SCL-90评分比较

健康教育后患者亲属SCL-90各因子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同健康教育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

3讨论

本调查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程度在抑郁、焦虑、恐怖等方面差于国内常模,这和国内的研究结果相似[1-2]。和其他疾病不同的是,由于社会上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存在偏见和歧视,患者亲属一方面要承受着亲人疾病的痛苦和高额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又会存在着病耻感,不愿让其他人知道,这些都会增加患者亲属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到亲属的心理健康。有报道指出精神病患者照料者中50%以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问题[3],更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农村患者亲属的心理状况更差[4]。不稳定型人格特征家属的焦虑程度明显大于稳定型人格特征家属,即情绪越不稳定者,越倾向于有更严重的焦虑[5]。这些研究都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5年的随访研究发现精神患者亲属应激压力与客观的应激源(包括疾病的严重性、症状、入组时的心理社会功能)无关,而与心理社会应激源和家属的素质、情绪表达,情绪发泄方式和全身的负性应激相关[6],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些干预措施中,健康教育包括精神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知识、复发早期先兆、药物有关知识、维持服药的重要性等是必须的,这些知识使亲属对精神疾病有所了解,心理上接受,在减轻自身精神负担的同时,也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支持。本调查显示,经过健康教育患者亲属SCL-90各因子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同健康教育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表明通过和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程度较差,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亲属的心理健康程度,但由于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不断完善,同时,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消除人们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和歧视也很重要。

上一篇:新形势地勘企业的财务控制机制思索 下一篇:信息技术形势下银行会计危机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