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设计规划初探

时间:2022-05-27 08:58:17

《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设计规划初探

《证券投资学》是金融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以证券投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讲解证券交易机制、证券定价模式、证券基本面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方法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门操作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不仅是完善证券投资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要。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尤为重要,高职学生走向社会他们的优势在于比中专学生懂更多的理论知识,比本科学生的实践技能更胜一筹。

那么怎样提高证券投资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金融人才是金融教学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从事《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的老师大多习惯于“填鸭式”的课堂知识性的介绍和理论性的概括,由于该课程理论性较强,涉及的理论较多,如果纯粹讲授理论显得晦涩难懂且枯燥,不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因此,对于证券投资理论的教学,我们都知道只有在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作为一名在高职院校担任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师,我深刻体会到要以要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为主,必须从教学方法着手进行改革,以逐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证券投资学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课程建设重点主要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我们知道理论知识是形成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基础。能力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才能形成。因此学生们首要任务是要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以后的实践课程做准备。有些人提出作为高职院校应该减少理论课程的学习,我认为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没有根基的房子稳固吗?只不过是我们没有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果直接删除或者减免的话,一方面把技能的根基删除掉了,另一方面学生考取执业资格证的知识哪里来?我们应该知道现在的职业资格证还是注重对基础理论的考核!如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掌握理论那就要看教师们如何对教学设计规划了。

《证券投资学》课程从理论上阐述了证券投资的风险与收益,揭示了证券市场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财政、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证券投资学》教学内容包括证券投资工具和证券市场、证券投资的基本面分析、证券投资技术面分析、投资组合的管理和市场监管等五大方面,涉及到了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市场学、管理学及其他众多学科内容。因此,该课程先行的知识储备要求比较高,理论抽象,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另一方面,该课程基础知识部分概念多,其中的专有名词更多,教师在讲授时要遵循习惯称谓和用法,又要将学生不熟悉的概念解释清楚,在之后的实践部分要不断重复基础知识部分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运用。

我们都知道证券投资本身实践性比较强,如果按照教材照本宣科,不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的同时而在实践中又取得成效?那就一定要让学生对这么课程产生兴趣。这就是我要说的实践教学。

在整个证券投资实践教学里面,我认为最适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教学方法就是案例教学和模拟交易教学二部分。

第一: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证券投资的教学中,结合教学重点,通过借助多媒体手段可以使抽象的原理简单化,充分开展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如何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案例、通过案例达到什么目的,如何设计案例的展示,如何提出思考问题、开展小组讨论这些,都是证券投资学中案例教学中应反复思考的问题。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述某一理论时,增加案例,利用近期涉及该理论的现实问题为学生讲解。教师将书本理论与现实结合的讲解方式,实际上有利于将深奥的理论变成学生可以直接理解的现实,降低了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难度。学生既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激发他们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同时提高了他们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比如:利用相关软件对学生进行证券投资基本分析的案例教学。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是指根据宏微观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学及投资学等学科的研究及其基本原理,通过对决定证券投资价格的基本要素如宏观经济指标、经济政策、行业发展和公司财务状况的分析,评估证券的合理价位,从而提出相应投资建议的证券投资分析方法。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证券投资基本分析的三个层面:宏观经济分析、行业经济分析、微观经济分析引导学生探讨在当前状况下投资哪类、哪只股票是比较合适的。先要问一系列的问题如: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如何?哪个行业在这样一个宏观环境中属于优势行业?在这个行业中哪个企业是龙头企业,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较大作用?然后从相关软件中查找需要数据,分别对各层次进行分析,最后选出具体的投资对象。经过这样的案例讲解,学生会恍然大悟:原来可以这样来选择投资的对象。

对于技术分析法涉及大量的指标分析和图形分析K线图、形态分析、缺口理论、移动平均线分析、成交量分析等,若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得现场设计黑板,描画技术图形,列举证券投资实例,还要通过观色、个别提问方式从学生那里获取反馈信息。课堂时间里有效利用率比较低,原本有趣的知识在学生看来也索然无味。如果通过多媒体创作手段,可以将以上理论结合市场形态中的实际材料案例,用立体的图表编写出来形象生动的图形。例如,用MicrosoftPowerpoint和Authorware绘制出K线以及各种K线图组合,通过大小、形状、色彩、修饰等属性来突出关键图形和指标,同时利用PPT的动画演示,形象地讲解移动平均线法则;运用动画技术,贴切、生动地向学生们展示出股票交易的全过程,加强学生们的直观感受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第二:模拟交易教学

对于证券投资学模拟交易教学是通过互联网接入交易所的实时行情,运用各种行情的分析软件对证券交易进行动态观察,并结合教学的内容进行大体上的模拟分析和判断,对证券投资学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实际验证从而达到理论和实际的有效结合。全程跟踪大盘指标 同时选择有代表性的股票,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学案例的连续性和让学生联系实际更好的活学活用。证券市场是变化莫测的,证券投资者面对的是以股票市场为中心的资本市场,通过链接互联网,课堂上随时可以浏览世界各地的股票、期货、外汇等市场行情。

总结自己这几年教学的经验,深知这门课程有大量的理论知识,必须得让学生掌握。如果大量枯燥的理论知识“一锅灌”的话,不能很好地与实践动手操作方式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打折扣甚至厌学这门课程,教学效果肯定不会达到理想状态。但又不能将其和其他实训课程的教学模式,如计算机教学中常用的“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死抄照搬”地套用在证券投资的课程教学上来,为此,我们应该让学生身处证券市场中,切身体会股票市场中的风险与成功的感受。

每个学生通过模拟交易,在交易帐户上的盈亏将综合反映学生的操盘能力和水平,这种操盘能力是学生在运用书本基础知识上的综合表现。

通过学生自己所选择或跟踪的证券的价格和价值的对比,认识价格的市场特性。证券投资价值分析涵盖一些有价证券如: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等诸多内容。由于课时的(下转第27页)(上接第120页)有限,课堂上不可能一一进行尝试和验证的,只能选取个别特例重点内容进行验证。比如:债券的价值验证比较直观,通过验证,要让学生把握和了解影响债券价格的因素。

结合热点实盘讲评。这里的讲评主要由学生完成,是强化实盘教学效果的延伸。内容上包括三个方面,即基本面分析部分和技术面分析部分的专门讨论课以及市场热点的临时性评论。

加强实验课及模拟教学的分量。主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学院有着完备的金融证券类实验室,准备在今年投入使用,让学生通过一人一机的证券投资模拟操作,给学生创造一个仿真的操作环境,让学生熟悉证券投资的整个过程,增强学生的实际操盘能力,让学生在实验室中通过模拟交易系统来熟悉操作要领。通过证券模拟实验,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度, 还能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 将课程的一些有关知识融会贯通。同时达到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从而使知识的传授更加具有应对性。为了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性,也为了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证券投资学课程讲到一定阶段时,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上的专业竞赛,如组织学生参与某些金融期货经纪公司联合媒体举办的沪深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大赛或以我们学院为主举办炒股大赛等,通过这些途径,学生不仅能够容易了解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一般原理, 也能够较好的掌握相应的证券投资分析技能, 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同时促进理论知识的吸收并且让学生学习的知识能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这门课程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孔立平.高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9(1).

[2] 徐伟东.证券投资教学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3]杨建平 全程考核――实训――竞赛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的实践.职教论坛,2008,(16):16-18。

[4]李旭旦《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2)。

上一篇:膜分离技术在牛初乳加工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河道治理中的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