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点燃“人生热线”

时间:2022-05-27 06:07:41

采访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人生热线》节目主持人苏京平,第一个感觉就是他这条热线的确是够热的。在进行采访的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十多次被热线铃声打断,只得一次又一次关机和开机。

苏京平用他那略带沙哑的声音,倾诉了一个广播人的内心世界。他讲述的一个个亲身经历,深深地吸引了我,深深地打动了我。与其说是一次采访,不如说是我受到了一次有关记者的事业心,社会责任感方面的职业教育,让我多少有点追名逐利的灵魂,痛痛快快洗了个热水澡。

修车铺里捡回个全国广播大奖 黄土高原找到了节目的生命线

眼看就要过春节了,陕西省子长县的一个小山村里仍然是漆黑一团,因为那时的村子里还没有通电。乡亲们三三两两地议论着,老沈快来了,性急的村民猜测着,说不定明后天就要到了。

乡亲们没有猜错,被乡亲们称为老沈的那个人真的来了。他风尘仆仆,一手提着小型发电机,另一手提着电视机。他刚走到村边,就被玩耍的孩子们看见了。小山村因为老沈的到来而沸腾起来了。

老沈来了,小村亮了。让乡亲们更兴奋的是,乡亲们的心里也亮了。没有通电的小山村,也能和全国人民一样,收看春节联欢会的节目了。老沈用他带来的那台发电机和那台电视机,给小山村里带来了多少欢乐呀!13年了,老沈是每年春节必到。村子里上不起学的孩子想着老沈,因为老沈准会给他们带来学费。村民们盼着老沈,盼着他再给乡亲们带来脱贫致富信息。村干部们掰着指头算老沈什么时候能来,村干部们更拿大主意了,他们想让老沈帮着参谋参谋。

这一年和往年不一样的是,老沈还带来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苏京平。

老沈连续13年赴延安地区子长县扶贫的事迹,是苏京平在修车铺里“捡”回来的。按他自己的话说,“要想干好记者这个职业,要想让听众真正满意,工作是全天候的,没有上班下班的区别。”因此他的大脑不停顿地运转着,时刻在捕捉着采访线索。当他去修自行车时,修车师傅指着一台旧发电机对老苏抱怨遍“越是要过春节了活越多,您看这个旧发电机了吧!一个老干部要下乡扶贫,催着我赶快给他修好。”这位修车师傅的话音刚落,老苏的新闻敏感性告诉他,这台旧发电机的背后一定有故事,他一定要找到这位下乡扶贫的老干部。在修车师傅的帮助下,他来到了翠微北里老沈的家。还没进门,他就碰了个软钉子,来开门的是老沈的老伴儿,一听说他是记者,这位老太太就拒他于单元门之外了。她说:“我们老沈也没做什么,没什么可采访的。”当老苏问他为什么拒绝采访时,老太太的回答是“你们记者报道的东西尽走样。”老太太不经意间说出的这句话,让老苏思考了许久。

两个人的对话惊动了老沈,老沈对老伴说:“有什么话进来说嘛,别让人家在外边站着呀!”

直到这时,老苏才知道老沈的名字叫沈为备,是农业银行的一位退休干部。当年他的儿子曾在陕北插队,儿子曾向父亲讲述了村子里还没有通电,乡亲们根本没有业余文化生活的情形。儿子的讲述让父亲的心情再也无法平静了。他竟然带着自备的发电机、电视机来到了儿子曾经插过队的地方。通过几个小时的采访,老苏被深深地震动了。他用手中的话筒,用翠微北里一席谈这种对话形式,给观众朋友讲述了这个长达13年的爱心故事。特别是一个门里一个门外的那段对话,更增强了节目的真实性。节目一经播出,在广大听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节目做到这个份上,按说已经可以了。可老苏并没有就此止步,他一定要坚持跟老沈回一次延安,听听乡亲们是怎么评价老沈的,老沈又是怎样为乡亲们服务的。作为一个记者型的主持人,老苏心里十分明白,记者要对自己所采访的新闻事实负责,而主持人要对节目负责。他和老沈来到了这个小山村,纯朴的山里人见到老沈的那份亲热劲,老沈给乡亲们放电视时,窑洞里传出的欢声笑语,当老沈自掏腰包,把助学款递到娃娃手里时,孩子父母那份特有的感谢,老苏全部用话筒真实地记录了下来。乡亲们用浓重的陕北口音对老苏说:“老沈是个真党员。”乡亲们这句朴实无华的称赞,成了老苏来自延安小山村这组报道的题目。这组节目获得了全国广播系统最高奖――金话筒奖的银奖。老苏靠记者的敏锐,记者的敬业精神,记者的社会责任感,从修车铺里捡回了这个全国大奖。

去云南麻疯寨采访 与危险零距离接触

10点,喧嚣的大都市已经开始静下来了。

三里屯,一栋普通的居民楼里,一位中年女性的《人生热线》的开始曲响起之前,她准时拧开了半导体收音机的开关。苏京平那略带沙哑的声音,通过电波传入一个个幸福或不幸的家庭,传入了一个个幸福者或不幸者的内心世界。

他讲述了北京友谊医院李桓英大夫深入到云南的麻疯寨,为麻疯病患者治病的感人故事。不用去千里万里的云南麻疯病寨亲自体验那里的恐怖,单听苏京平那准确、生动、如实的讲述,你就会不寒而栗。那兔眼、狮面,那排不出大便的痛苦表情。那位李大夫和麻疯病患者的亲密拥抱;她掰开患者们的手脚,为他们检查的那份认真,就好象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听众面前。苏京平无意之间也说出了他自己与麻疯病患者同吃、同住,一起聊天儿的情景。

那位中年女性如梦初醒,他从北京去云南的前一天,只是告诉家里人说他去云南出差,谁知道竟是去了麻疯寨。这位中年女性便是老苏的妻子。

她太熟悉自己的丈夫了,熟悉为了工作而不顾一切的丈夫。她不会忘记,老苏的母亲已经病得很重了,作为儿子,他既想在病榻前陪伴病危的老母亲,又想去进行已经约好的那个采访。教师出身,后来当了校长的母亲,同样理解敬业的儿子。她吃力地对儿子说:“你该去就赶紧去吧!我觉得今天下午没事儿。”视事业如生命的老苏,终于行色匆匆地赶去采访。一拿起话筒,他就会忘记一切。当他采访归来,病房里母亲躺过的那张床已经空出,老苏是怎样的一种悲痛,在空荡的危重病房里,他站了很久、很久,内心里诉说不尽的是一个儿子对病故的母亲深深的欠疚。

在和平的年代里,按说记者是没有危险的。而老苏则不是这样,按老苏自己的话说:“哪有危险,哪里就有见义勇为;哪有危险,先进人物就会在哪里出现;哪有危险,哪里也许就会出现感人至深的故事。如果自己不足处在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自己采访的东西就不会鲜活,就不会有生命力。”

妻子理解丈夫对事业那份超乎寻常的执著,更理解丈夫面对事业的那种忘我。老苏事前之所以没有告诉家人他此次云南之行的采访内容,是为了不让家人为自己担心。

他是从友谊医院的一个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认识李大夫的,李大夫的报告内容使他的内心感到了震撼。他并没有简单地把李大夫的报告录下来,在电台一放了事。而是产生了跟李大 夫去一趟云南的想法,一是报道一下这位白衣天使究竟是怎样和麻疯病毒殊死搏斗,怎样冒着被传染的危险,从死神手里抢夺兄弟姐妹的生命。二是通过李大夫这个典型事例呼吁社会,呼吁人们对麻疯病患者给予理解和关爱。

当他真的和李大夫走进麻疯寨,由于神经末梢被严重摧毁,患者们二张张变形的脸,让心地善良的他感到特别难受。更让他感到心有余悸的是,这种病毒的传染速度之快。他第一次洗手是用洗衣粉洗的,总觉得洗不干净。看看身边的李大夫,和患者们亲如一家的那种感情,好象李大夫根本不懂得什么叫传染。特别是李大夫和患者们一起吃饭的那个细节,让这个从北大荒归来的男子汉异常感动。在李大夫精神世界的感召下,他的胆子一下子放大了不知道多少倍。由于心理上没有了负担,他的采访也格外自然,格外放松。恐惧感早已烟消云散了,代之而来的是和李大夫一样忙碌的身影。

系列采访直播节目《为了一个没有麻疯的世界》,在北京新闻台播出后,使许许多多善良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这个节目因为主题的鲜明、采访的深入、视角的独特等诸多原因,获得了金话筒奖的金奖。

危险、饥饿,寒冷统统挡不住 用黄河的声音诉说黄河情结

黄河、狐跳峡、悬崖绝壁。

当苏京平手脚并用攀援着悬崖上长出的树枝、杂草,从狐跳峡的底部爬上来时,手和脚都划出了一道道血口子。当他从爬上来的地方往峡底一看,连他自己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他抓住的杂草松动,或者是树枝折断,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当老苏第一眼看到狐跳峡,他就决心要把这里湍急的黄河涛声录下来,让听众通过黄河的涛声感受这条母亲河流的伟大。然而,如果不走到峡谷的底部,不走到发出声音最近的地方,录出的效果肯定不好。于是老苏极力寻找一条能走入峡谷底部的路。然而,被别人踩出的路是没有的,谁会冒着生命危险走这样的路呢?老苏终于找到了一条被雨水冲刷过,又利于攀援的地方,也同样是手脚并用地走到了峡谷的底部。几乎是贴着水皮录下了涛声,那惊涛拍岸,极富层次感的声音,让老苏深深地陶醉了。

这组跨越黄河,走近黄河的节目播出后,听众的反响之强烈,出乎了老苏的意料。然而,又有哪位听众知道,这声音是老苏冒着生命危险录下来的呢?我曾经问过老苏,当你走下谷底的时候,你意识到相当危险了吗?老苏告诉我“我当时的头脑里只有一个想法,把这最原始、最美妙,也最真实的声音录下来,别的是不可能考虑的。作为一个一线的记者和主持人,我并没有多大的本事。只是我要求自己,永远出现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如果记者也能够被称为新闻战士的话,我要求自己必须离前沿阵地最近,离炮火最近。因为只有这样的地方,才最容易出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

这就是一个出色的新闻工作者的内心独白。

这次从黄河源头开始的采访,苏京平遭遇了危险,忍受了饥饿,顶住了寒冷,经历了整箱录音磁带丢失的绝望,也历经了他失而复得的兴奋。真是感触颇多。惟一永恒不变的,是他采访的执著和真挚的黄河情结。

汽车开到了青海省的巴颜克拉山,由于供给、设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领导决定一部分人要撤到安全的地方去,另外一小部分人组成探险队,一边探险,一边采访。在探险队的记者名单里,没有苏京平的名字,也没有一位广播电台的记者。老苏心里早有了准主意,探险队是非去不可了,说什么也要把黄河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初的声音录下来,不能给观众和自己留下遗憾。就这样,该撤下去的记者们已经被车送下了山,而留在探险队的记者们都发了棉衣、干粮。因为名单里没有老苏,衣服和干粮自然没有他的份。他对探险队的领导说,只要给我一个座位就行。

一路上的寒冷和难以抵挡的饥渴,险峻山路上汽车一次又一次的抛锚,汽车反复开锅,大家只有把自己仅存的一点水让给汽车。忍受着寒冷、饥渴的老苏,嗓子眼儿都快冒烟了,但他仍一路采访,一路解说,一路录音,把他看到的有关黄河的一切,生动地描述给他的听众们。

这次对黄河沿途的采访,他精心制作的每一期节目,都让观众感受到黄河的真实与伟大。他把黄河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初的声音,到黄河奔腾咆哮流入东海的声音,浓缩在5分46秒4的时间里,让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感受黄河在不同地段内发出的声音。节目播出后,观众把热线都要打爆了,观众们纷纷谈了自己的收听体会,在这5分多钟的时间里,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感受到了母亲河的伟大,进而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

在苏京平的内心世界里,听众的满意,听众的称赞,胜过这世界上最贵重的金牌。

上一篇:“大话”中的媒体变奏 下一篇:在竞争中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