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堆里的超人气另类猎头

时间:2022-05-27 05:52:27

老人堆里的超人气另类猎头

发现老人价值,酝酿赚钱计划

1980年 陆小静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她的父母在同一家国企工作因为效益不好,陆小静高中毕业时,年仅50岁的父母就被迫“内部退休”作为一种补偿,企业吸收18岁的陆小静当临时工,可是4年后企业濒佰破产,父母的退休金和自己的工资都无法得到保证了,失望的陆小静痛下决心到南方发展。

2003年11月,陆小静到了广州进入一家规模较大的家政公司做客服主管负责公司日常的接待和投诉,2004年春天陆小静接待了一位60多岁的陈老伯。陈老伯提出的要求让陆小静疑惑不解:“小姑娘,能不能帮忙找份能赚钱的事做做,实在不行,打工也可以呀,只要别被人骗就好了!

这么老,还要找工作?陆小静还是第一次碰到,更让她感到奇怪的是,这位陈老伯从头到脚穿的都是名牌,皮肤保养得也不错,手上还戴着一枚大金戒指,他显然不是穷人,陆小静好奇地问:“老伯,看您的气度,应该是衣食无忧啊,还用找事做啊?

陈老伯告诉她,以前他在国企负责后勤保障,忙忙碌碌了几十年,退休后闲下来,特别不习惯,就想找点事做,去年,他听信某传销公司的游说,买了11万块钱的产品最后却吃了大亏。陈老伯叹了口气说:“年龄大了,跟不上形势容易被人骗。但我闲不下来呀。小姑娘,你有没有好路子,不在赚钱多少有事干就好。”

看着财大气粗的陈老伯陆小静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他们连基本的退休金都不能按时拿到为生计发愁。而这个陈老伯 大把年纪了 还上窜下跳真是吃饱了撑的于是陆小静没好气地说 对不起老伯我没路子找不到适合您的事做。

几天后的个晚上陆小静去位于天河区的棠下小区看望一个朋友,在棠下小区她看到一个小型老年乐队在为感兴趣的男女老幼免费教歌。老人们非常敬业谁唱错了半拍他们都会指出来人群里不断的发出阵阵掌声和笑声陆小静似乎开始理解那个闲不住的陈老伯了。

过了不久又有一位姓张的退休英语教师来到家政公司情况和陈老伯很相似。此时的陆小静已能完全理解像张老师这样的老人的需求她答应了张老师的要求。

也是在这个时候陆小静想在广州这样的城市里有大量退休的工程师教师文艺界人士……这些老人家有知识有专业又不在乎赚钱多少有的人还“年富力强”,他们在某些领域还是有市场的,如果能为他们找到“出路”,然后从“用人单位”身上收钱,那自己赚起钱来岂不是很容易?

搜寻老年人才,从公益活动开始

经过浑思熟虑2004年7月,陆小静向公司老板建议组建一个专门输送老年劳动力部门,并且希望以承包的方式来经营这个部门。老板并不看好陆小静的想法但在陆小静的一再坚持下答应她去试一试条件是要陆小静每月交1000元的房租,租期一年。

简单布置了办公室,新装了部电话聘请了一名助手陆小静的“老年人才艺服务部”就在家政公司里开张了,利用手头已有的资料,陆小静先为上文提到的张老师解决了“出路”去为一个初中生当家庭英语教师。一个月后信息反馈回来那个家庭对张老师非常满意。

在这单生意中,陆小静独创了一种收费模式,即第一个月是试用期,她收张老师报酬的三分之一从张老师的报酬中出相当于“用人单位”不用出信息费。试用期后如果“用人单位”满意,就付“满意费”,继续聘用,签长期合同。不满意就将张老师退回。因为,张老师是服务部的会员是“陆小静的人”。这种模式受到了“用人单位 的欢迎许多都愿意试用一下。”

但“劳动力”从哪里来,却让陆小静伤透了脑筋,开业两个月,陆小静只吸收了十来名会员做成了5笔生意赚到的钱只够交房租。用什么方法才能把这些人聚集到一起呢?2004年10月,陆小静开始筹办“金秋老人才艺大赛”借大赛之名,她与多个大型小区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建立了联系。她承诺这个大赛纯属公益活动,不收老年人一分钱还保证让老人们开开心心。很多老年活动中心。居委会等都支持陆小静的活动,有的积极举荐本区内的才艺老人有的愿意提供场地有的愿意赞助点奖品。一下子,就有近千名老人报名参加几次初赛。陆小静都是把老人们拉到白云山的绿地上露天举行,既省钱又有利于老人身心健康,很受老人们的欢迎。陆小静发现其实老人们年龄越大,就变得越像孩子,对名誉的看重超过了物质,对活动的积极性远超过那些为发展奔波的年轻人。

这次活动,陆小静个人出了几千元基本掏空了她的积蓄让她欣慰的是“劳动力”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了,许多有才艺的老人一下子冒了出来。因为活动的比赛项目是她精心选择的像乐器英语,棋类等都是受市场欢迎的科目。

随后,陆小静打出了“做老年人的拐杖,让您的才艺焕发青春”的口号吸引那些愿意“出卖劳动力”的老人成为她的会员。到2005年春节时陆小静已吸引了300多名会员。这些老人可都是身怀绝技的奇才异能之士,在他们擅长的领域往往比专业的年轻人更有造诣。解决了“劳动力”问题陆小静的生意也开始火了起来。

自立门户,收获“金拐杖”

生意好了,麻烦也来了。2005年7月,与陆小静约定的一年期限到期,老板提出,陆小静必须拿出利润的八成作为对公司的回报虽然陆小静知道如果不是借助家政公司的招牌和相关资格,她是很难走到这一步的,但经过考虑,她还是决定离开根据事先的约定,由于她以前交的是“房租”,所以她辛苦积累起来的“老年人才库”和客户资源都归她所有。

在前几次活动中结识的几位老人得知陆小静的遭遇后,都鼓励她振作起来并给她提供了实际的帮助。一位退休的国企老总将自己套在五羊新城的三室二厅的房子免费提供给陆小静使用,条件是他享受百分之一的利润分红,直到陆小静不再用他的房子为止,一位退休的机关干部,则义务为陆小静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手续,一位退休的老太太,开始为陆小静“打工”利用自己的优势在老年机构中游说,拉业务。

2005年11月,陆小静的“金拐杖服务社”成立了,除了吸取以前的经营经验外她又为服务社注入了新的经营理念,随着业务量的不断攀升,陆小静的公司也越做越大了。

2006年8月,陆小静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具传奇色彩的,最有人情味的最珍贵的一笔收入。”广州某重点大学的退休音乐教师林教授成为陆小静的会员他希望能带个学生但是每月授课50个小时每小时收费100元的价格使有意向的人都退避三舍一年时间林教授都没把自己“卖”出去,陆小静却在这期间看到了林教授的才华和高尚的品质和林教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恰好,有个影视公司的老板要为自己12岁的女儿寻找高水平的钢琴老师陆小静推荐了林教授。老板爽快地答应了林教授的条件。谁知,林教授很快就发现他新收的小学生是个可造之才,于是坚决不肯再收学费。表示要免费把她培养成才,让她成为自己“晚年最杰出的作品”,那个学生本就有良好的基础在林教接的指导下仅仅三四个月。水平就突飞猛进并在暑假举行的省级比赛中拿了第二名,影视公司老板对林教授感激涕零,花几万元给林教授买了块镶钻石的名牌手表,林教授则又坚决地把这块手表赠给了陆小静说:“这代表珍贵的忘年友谊是你辛苦工作应得的收入”,说起这块手表陆小静到现在仍很感动,说:“从没有过这么高的收入,从没见过这么贵重的礼物从没见到像杯教授这样有侠气的性中人……”

2007年陆小静的平均月收入已达7500元以上,是众人跟中典型的“成功人士”经过生活历练的陆小静也变得越发成熟自信了!

上一篇:你该“投奔”谁? 下一篇:想瘦不花钱,跟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