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时间:2022-05-27 05:51:37

论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 本文针对现在社会上诚信缺失的普遍现象,从社会环境、法律、 教育等六个方面深刻地分析了造成诚信缺失的原因,并且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完善法律、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完善法律、加大惩罚力度,以及加强诚信教育等几个不同角度提出了解决诚信缺失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诚信信用制度教育

什么是诚信?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通俗地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关系。处理这种关系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有章必循,有诺必践。诚信不仅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道德诉求之一,也是世界上各种文化当中的共同的道德追求,是对人对事的普遍要求。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诚信的现象屡见不鲜,从生活消费中的假烟、假酒、假药,到生产过程中的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从经济领域中的假批文、假发票、假纸币,文化领域中的假文凭、假履历、假招聘,到政治领域中的假话、假数字、假政绩,这些丑陋的现象,几乎每个人都遭遇过,这一连串虚假,不仅使我们遭受损失,而且蒙受耻辱,使整个社会产生迷茫与困惑。为此,整个社会都在呼唤诚信。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诚信道德缺失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追求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不诚信的驱动力是暂时的利益,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市场经济中,一些人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不惜抛弃道德良心,甚至置法律于不顾,致使假冒伪劣猖獗,虚假广告满天飞,使消费者提心吊胆,消费群体减少。一些企业视不讲信用为平常事,不少企业还认为不讲信用可直接给企业带来“利润”。一些日子不好过的企业甚至将不守信用作为摆脱困境的一种手段。

第二,缺乏规范的社会环境。很多国人在国外认真遵守社会公德、恪守信用的原因是源于我们来到了一个新的规范化的社会环境中,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就是――遵守公德、诚实信用。因此我们也必须这样做,事实上我们也自觉这样做了。其目的在于一方面是内心深处涌现出的自觉地维护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的愿望,另一方面是为了维护中国人的信誉,是为了维护中国公司的信誉,更坦率地说,是为了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因此,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国人不是没有遵守信用的素质,而是国内缺少这样的大环境,如果大家都这样做了,自然我们也应该这样做;但如果大家都那样做了,我们也似乎没有办法,只能那样做。

第三,传统文化对信用的崇尚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因为传统文化对信用的崇尚是建立在农耕时代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和工业化、市场经济、国际化等现代社会经济体系运行存在着巨大的不匹配、不协调和不适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信用只存在于一个特定的小群体之间。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自然经济中,人们必须在一个有限的社区中相互依存、相互援助、相互取信才能共同抵抗各种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风险。由此带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只注重对特定小范围的人守信,而不注重对社会、对制度的守信。守信的范围取决于对特有群体利益的维护而不是对社会共同约定、对制度的维护。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一是广泛存在于农村的乡村社区信用,二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在小商小贩、手工业者、运输业者中形成的帮会信用。

第四,法制的不够健全。从法理上讲,信用缺失本质上是一种违约行为,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法则来看,当失信的收益高于相同的资源和时间从事其他活动所带来的收益时,市场主体就会选择违约。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失信成本远远低于收益的现状,还在于现行法律对契约关系的维护、对债权人的保护未能到位。

第五,诚信人格的欠缺。一方面我们希望这个世界永远晴天日丽,人人和谐相处,另一方面我们又彼此设防,以防人家对我们的算计。我们呼唤诚信,渴望诚信,但就是做不到把自己从堡垒中解放出来。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和不诚信搏斗,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是非、善恶、美丑的战斗中。我们时常找一些美丽的借口,以“大家都这么做”为由拒绝诚实待人。

第六,教育诚信的缺失。学校在各种检查中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各种公开课上,要求学生配合作假,学校在学生面前上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花招,无原则的帮助学生造假,某些教师为了一己私利违背教师职业道德,暗示学生作弊等诸多现象在学校比比皆是,毁坏着学校和教师的形象,动摇着教育中诚信根基。说好话、假话会得到种种实惠,说真话不仅不受欢迎,还会带来灾祸,那他们以后会选择讲真话还是说假话?诚信失语的教育只能培养出伪道德、说假话、作道德秀的人,也只能造就伪君子和两面人格。

那么如何做才能有效地改变诚信缺失的局面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八荣八耻”,当中就明显的提到“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就是要将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作为立人之本,成事之基,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自觉做到恪守诚信,抵制和反对惟利是图,弄虚作假、背信弃义、不讲信誉的思想和行为。

第二,要倡导对社会、对制度守信的信用观念,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现代社会信用,最重要的不是对一个共同利益群体守信,而是要对社会守信、对制度守信。我们应当确立一种普遍的社会准则:欠债不还,侵害的不仅是债权人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对制度的一种破坏。失信行为的代价不仅要包括对失信行为所造成损害的赔偿,而且应当包括修补制度的代价,要让社会成员诚实守信,社会的制度约定首先要有信用。朝夕令改的制度、被机会主义应用的制度、因人或者因事而变的制度一定是没有信用的制度。制度失信从来都是秩序紊乱的根本原因。国情、功劳、困难群体、特定所有制、道德理念都不应成为制度失信的理由。制度守信,首先是政府守信、法律守信。

第三,向发达国家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一般都比较讲究诚信。

1.完善法律。严格法律制裁,是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打击假冒伪劣的硬举措。诚信道德和法律是维护市场秩序乃至全社会的两个基本工具,二者既有相互替代的一面,又有互补性的一面。就替代性而言,良好的信用可以大大减少对法律的需求,节约交易成本,就互补性而言,信誉和法律是互为加强的,严格的法律制裁使人们可以更讲信用。比如,法国就设立了完整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规,专门打击欺诈、暴利、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工作。再如,美国法律严格规定,企业凡有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必须赔偿、重罚,罚款金额及入狱年限则视诈骗情节轻重区分,业界在这种法制环境中均奉诚信为神圣至上的经营理念。

2.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监督社会成员是否遵守社会秩序的最好途径就是建立个人信用制度,个人可以通过信用方式获得支付能力进行消费、投资和经营。个人信用可以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数据、事实和行为来标明,良好的个人信用档案可以视作个人的第二身份证,自由流动,却有一个终生的社会安全号,通过这个无法伪造的号码,每个人拥有一份资信公司作出的信用报告,任何银行、公司或者业务对象都可以付费查询这份报告,一旦出现信用问题,如恶意透支信用卡或不及时还贷,都会被记入资料库。而有过不良信贷记录的客户在今后的生活中会碰到很多困难,如申请贷款会被拒绝或者支付高利率,要想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一些大件商品时会被商家拒绝。

3.加大惩罚的力度。面对社会上的种种有失诚信的现象,英国政府和有关机构采取的对策是,加强对欺诈的调查和暴光。国外对假冒伪劣商品进行处罚,都达到了十分严厉的地步,一经发现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者,就实行加倍赔偿和从重处罚,坚决打击,绝不手软,甚至达到了罚到你倾家荡产的程度。一定要让不讲信用的人付出高昂的代价,使欺骗的成本大于收益,信用才有保障。

第四,能够做到慎独。诚信不只是对别人讲诚信,也包含着对自己良心的不欺。在无人监督或者不受舆论谴责的情况下,能做到表里如一,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第五,加强诚信教育。诚信教育需要学校的努力、教师的率先垂范,教育要以真诚作为基础,从小孩抓起。教师应该一诺千金,言必行,行必果。教育是一种育人的活动,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师是学生亲密的伙伴,学校的所作所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传递着一种价值观念,也悄悄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并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教育必须以真诚作为基础。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浅析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及对我国的影响 下一篇:~北京市可持续发展性能的能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