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培养初探

时间:2022-05-27 04:44:38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培养初探

摘 要 高职生心理健康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高职学生的积极的自我意识,使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对高职学生的长久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先阐述积极心理学定义,接着分析健康自我意识对高职生的意义,最后探讨积极心理学下高职学僧自我意识培养策略。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自我意识 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7 文献标识码:A

1积极心理学定义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出现的一门重要课题。以塞利格曼等人为代表的心理学专家将人的乐观、智慧、愉悦、幸福、勇气等作为研究基础,来探讨人的发展与潜力。这种研究方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在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积极心理学摒弃了消极价值取向,而积极地关注人们自身的潜能的开发与优秀品质的培养,注重人的幸福感和积极情绪的体验的积累。概括起来包含了以下三个层面:

(1)它是从积极的层面上关心人的积极情绪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满意度、快乐感、幸福感、乐观和忠诚;

(2)关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积极的心理特征,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创造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

(3)从社会公德的方面,关注人的美德、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等方面。

2健康自我意识对高职生积极意义

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是一个综合性的高级心理系统。自我意识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的对于主体自身身心状态、活动及其与外部世界关系的主观反映和由此引起的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起着调控作用。自我意识对个人的发展起着巨大的阻碍或推动作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大力发扬自我意识对个人发展的积极作用。积极的自我意识对高职学生有以下作用:

(1)促进高职学生不断完善人格。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而人格的完善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培养高职学生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有利于在高职学生的成长中逐步完善他们健全的人格。

(2)引导和调控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健康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人类自身内在的一种成功机制,在推进人成长成才方面起着导向、控制和监督教育的作用。

(3)改善高职学生的生活状态。现实总是让不同自我意识水平的人呈现不同的生活状态。拥有健康自我意识的人,他(她)能正确认识自我并接纳自我,对自己的现状既能知足又有前进的动力和目标。而对于很多自我意识并不健康的人来说,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状态都不是很满意,有很多人出现了很多“迷失自我”的困惑和烦恼。如果要改善这种生活状态就是要利用和发扬自我意识认知、体验和控制的功能,合理正确地认识自我,获得积极乐观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得自我调控机制成为人改善自身不足、重塑目标信心的中介,不断推动个体脱离现实的不良生活状态,迈向快乐幸福的康庄大道。

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策略

(1)引导高职学生积极客观地认识自我。对自我的认知是一切认知的基础,只有对自我全面、客观地认识,才能更好地认知其他事物。我们结合积极心理学增强个体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方法,正确引导高职生积极乐观认识自我。首先要引动高职生进行合理的社会比较。高职生处于社会当中,一方面,他们观察、评价他人的行为和品质,另一方面,大学生也接受他人的观察和评价,并且在此过程中会与他人形成交往关系。在与他人比较中,教师应该引导高职生进行合理的比较,承认个体在家庭环境、生理状况、个人经历、个人品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能够以全面的视角看问题。既看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又看到他人的优点和缺点,不骄不馁,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其次,要引导高职学生积极正确的看待自己、接纳自己的各个方面,包括自己的成长经历、自己的外表、性格、自己的家庭,以及自己的成功与失败等。这要求高职学生能够理智地看待自己的优劣势,乐观地看待自己的发展与未来,不逃避过去与现实,不抱怨自责来否定自己,而是积极愉悦地更新自我,发展自我。最后要引导高职学生要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拥有适当的客观的目标与抱负。教师要引导高职生既要避免没有抱负或者抱负太低,也要避免过分追求完美或抱负水平太高,应确立与自身实际相当的抱负水平,并把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由近及远,逐步实现高一级的目标。

(2)引导高职学生形成积极的情绪品质。积极心理品质包括积极的认知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以及适度的动机系统、良好的能力和性格等优良的个性心理。积极的情绪品质是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高职生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高职学生由于自我意识还不完善、社会阅历浅,容易产生过高的、不切实际的需要,像追求高标准的生活、消费水平,而这些需要是现阶段无法满足的,容易引发高职生的沮丧心理。因此,要对高职生的需要进行引导,使他们形成正确的需要,这有助于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保持心理健康。教师可传授高职学生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情绪转移、宣泄、放松等,从而引导高职生进行积极体验,使其学会满意的态度看待过去与未来,用乐观地、充满希望的心理去迎接自己的未来。

(3)帮助高职学生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积极心理学认为社会支持是当个体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时,其他人会提供的情感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有利于个体从周边的关系群中得到不同的支持,这样对高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一方面要发展高职生家庭内支持。家庭环境对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家庭支持有助于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在家庭教育中应重视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和民主的教养方式的运用。另一方面,要发展高职生家庭外支持,如积极的社会人际氛围,以及同学朋友的支持和老师的支持。

(4)指导高职生科学地进行归因,鼓励高职生积极的行为转变。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并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归因训练是指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训练的对象掌握某种归因技能,改变其原有的不良归因方式,形成训练者所期望的积极归因方式。积极心理学专家认为持续的失败和挫折体验,将会使个体对挫折情境不再反抗,在遇到类似的情景时,表现出无能为力和逃避、退缩等行为。积极心理学就是要引导人们改变自己对消极事件的认知,引导人们对失败事件从外部的、可变的因素来归因,进而重建个体的自信。教师要鼓励高职学生辩证客观地看待挫折,要培养高职学生对挫折的正确认识, 鼓励他们正确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并勇于面对,积极进行转变。首先需要鼓励高职学生确立改变的信念。高职学生只有坚定改变的信念,自觉地把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以及方法、技巧运用到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探索适合自身的心理调节方法,尝试积极的行为转变。其次高职学生应自主探讨适合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的调节方法。高职学生根据自身心理发展以及存在的心理品质问题,结合自身实际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了解调节方法,最终探索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方法。如性格外向的同学通过对人倾诉来减轻压力,性格内向的同学通过写日记或看电影方式来消减内心焦虑。最后,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短期的锻炼可以使人产生积极情绪,长期的锻炼则会使人产生幸福感。长期的锻炼有助于减轻个体的焦虑和抑郁水平,使人的活动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进而增强个体的自我概念。同时长期的锻炼也有助于个体机体的健康。身体健康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状态。锻炼使人的新陈代谢速度加快,能够使人消除疲劳,有助于个体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此外,一般体育锻炼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配合,这也有利于个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找到归属感。

课题项目:此文章是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2014院级思政课题《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研究》系列成果之一。课题编号为: Djsz201430。

参考文献

[1] 周利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方法的借鉴研究[J].内南大学,2011.

[2] 秦晓晶.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构建社会土义和谐朴会的理论研究[J].今日南国,2009(07).

[3] 闫杰.积极心理学对高校人格教育的启示[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4] 高涛.心理学的新思潮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特征[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08).

上一篇: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的探究 下一篇:就业与职业导向下的法学本科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