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气”养生老而不衰等

时间:2022-05-27 04:11:41

以“气”养生老而不衰等

人趋暮境,应该善待“气”的升、降、耗、结,平心静气,豁达处世。然而,有的老年朋友老来脾气却变得古怪和感情脆弱,视世态人情不顺眼而生气动怒。我国历来有“气大伤身”一说。现代医学也证明,生气动怒易引发血压升高、胸闷哮喘、食欲不振、内分泌功能失调等疾患,就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肿瘤等而言,也都与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由于“心不爽,气不顺”而酿成猝死者也非鲜见。《黄帝内经・素问》明确指出:“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灵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弛,思则气结。”这里讲的“气”与养生修身有多大关系,无释也就自明了。那么,如何做到以“气”养生呢?

无求以培气元气为生命之本。人生在世要有所追求和建树,但不可奢求。若奢求不得,就会气阻丧身。在现实生活中,机遇、运气并不均等,应求其所能求,舍其所不能求,心安理得而培养元气,才能“正气内存”。欲望强烈之人有损元气,健康无从谈起。

宽胃以养气

人体依靠肠胃消化和吸收营养,宽松肠胃以养气十分重要。故饮食宜清,不可过饱,荤素搭配,粗细调剂。如果平时饮食无节,烟酒无度,就会使胃气不足,气血虚衰。而情志抑郁、多愁善感,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与“宽胃养生”之道相悖。

心平以和气中医认为,怒气过盛伤肺充血,暴喜过度则气血涣散,思虑太甚弱脾胃。现实社会竞争激烈,自己要善于克制,自我排遣,淡化得失,不计恩怨,处理好人际关系。克念者自生百福,作念者每生百殃。心平气和能平衡阴阳,调和六脉,祛病延年。

长吟以舒气长吟时,可使口、鼻、喉、胸腹等部位起到按摩和刺激作用。歌唱者长寿,即是吟诵之功效。在饭后茶余,低吟诗歌,哼唱戏曲,放声高歌即可舒畅心’情,排除胸腹郁气。

安静以通气中老年人、体弱及脑力劳动者,每天能保证火脑安静半小时或一小时,就可充分激发脑细胞潜力,协调生理与情绪,降低热能的消耗。大脑安静易使肌肉放松,周身气血畅通,达到“心静神安”,老而不衰的境界。

夏季养生的三大原则八项注意

为了健康安全地度过酷暑盛夏,夏季养生中,人们必须遵循三大原则、八项注意。

大原则

慎起居莫随意夏季应坚持“晚睡早起中午休”。夏阳升得早,空气新鲜,起床后到室外活动利于健身;中午气温高,适当午睡可补充夜眠不足。居室要经常通风、洒水,亦可辅以台扇、吊扇及空调器以弥补自然通风不足,使室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最高不超过30℃湿度在60%上下,室内宜用日光灯,不用白炽灯照明。窗户宜悬挂淡绿色或浅蓝色窗帘,以增添阴凉幽静的感觉。有人测定,树林遮阳的墙壁面,温度可低8℃左右,有藤蔓植物的阳台要低5℃左右,搞好住所绿化,其室内便会清新凉爽。夏季暑热外蒸,毛孔开放,人体易受风寒湿邪侵袭,故夏季不宜露宿,不能以地面、凉台为床,不能对扇、当窗而眠。

调饮食少膏粱夏季饮食以清淡、新鲜、易消化为主,如蔬果、蛋类、豆制品等,少食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烹调应注重色、香、味,以增进食欲。要多喝白开水或含微量元素的矿泉水;亦可自己制作一些清凉食品,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以及赤豆糕、酸梅汤、茶等;还可以吃一些新鲜凉拌菜,加些醋、蒜泥、姜末等调味品,既能解暑祛湿、健脾益肾,又能抑菌杀菌,预防肠道病。

重养神莫躁狂有研究指出,夏季,有10%的人会出现情绪、心境和行为异常,表现出情感障碍。古人说:“调息静心,尤如兆雪在心。”因此,入夏后,首先要思绪平静、心气和畅、情志愉悦,不可以热为热、急躁激动,“心静自然凉”。在高温天气尽量少讲话,不作激烈体力活动和紧张的脑力思考,少在烈日下长时间地劳作和行走。《医书》指出:“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病患何由而致也。”

八项注意

睡眠要充足健康来自于睡眠,俗话说:“每天睡得好,八十不见老。”良好的睡眠能增强人体抗老防病能力。夏季,由于蚊蝇骚扰,且天气炎热不适,常使入睡眠不足或睡得不香。因此,保证足够的睡眠是夏季保健的重要环节。首先,每天应午睡1―2小时;其次,提倡晚睡但不能入睡太晚,以免打乱生物钟节律;第三,努力创造舒适、安静、和谐、使身心完全放松的入睡环境。

冷饮莫多食过量地吃冷饮会刺激胃肠蠕动,缩短食物在胃肠停留时间,影响人体对食物营养的吸收。另外,人体热量在炎炎夏日里很难散发,体内胃肠温度也相对较高,骤然进食大量冷饮,会引起胃肠痉挛、腹痛等。

木上不久坐人说“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其原则是夏季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头(如椅、凳等)含水分较多,表面上看来是干的,经太阳一晒,它便会向外散发潮气,久坐其上,能诱发痔疮、关节炎等。

外出当防晒夏季外出应尽量避开“骄阳似火”的晌午,确需外出时,要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太阳镜等,有条件者可在暴露部位涂抹防晒霜。烈日下劳作时,要定时休息。

饮食富钾、钠盛夏人体多汗,常耗伤津液,使钾钠丢失较多。因此宜多补充水分和钾钠元素,如多吃一些水果及含钠食物,防止低血钾和低血钠的发生。

高温别贪凉

外出归来时,勿立即以冷水冲洗出汗的身体,以免全身毛孔突然闭合,使热量留于体内不得散发;勿卧于砖地、水磨石地,防止这些渗透性和聚湿性很强的地面引发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勿将空调温度开得过低,使室内外温差过大,导致进出时人体难以适应;勿长时间地将转动着的风扇直对身体,以免人体调节失衡而致病。

进补宜益气炎夏高热,人体大量出汗,往往气随津泄而致气衰。祖国医学有“补气防暑法”,即夏日进补时,宜选取一些补气药物,连服数剂,以扶正气。常用的补气药有生晒参、西洋参、黄芪等。也可用五味子3克捣碎煎汤代茶饮,可治气虚不敛、口渴多汗。

疾病早预防夏季气温高,蚊蝇昆虫及细菌微生物繁殖迅速,人体此时消耗也较大,抵抗力下降,较易患病。“病已成而后药之”,那就为时已晚,所以夏病应重在预防。首先要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资料显示,进入5月份后,中风、冠心病的住院率增加,死亡率明显上升。主要原因是体内水分耗损多。导致血液浓缩、黏滞度升高,使血栓、栓塞、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机率增加;加之疲劳、情绪不稳、生物钟紊乱、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引起血压升高、心脑细胞缺血缺氧等而使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和复发。其次,防治胃肠道疾患。因胃酸被大量饮水冲淡、胃酸减少,对病菌杀灭能力减弱,常会发生急性胃肠炎,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第三,防治伤风。夏日伤风往往夹有暑、湿,出现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咽喉肿痛、咳嗽黄痰、口干舌燥等热伤风症状,多由出入温差过大的空调房间;或开着电扇入睡;或冒雨着凉;或大汗淋漓急用凉水冲洗,也可由盛夏劳倦等元气亏损而风热之邪趁虚而人所致。第四,防皮肤病,如蚊虫叮咬、热痱、疖毒及凉席过敏症等,这些皮肤疾患常因瘙痒而用手抓挠,引起感染而痛苦不堪。另外,还有空调病、中暑、夏季情感障碍、亚健康状态的“苦夏”症等,都应及早预防、及时治疗。

上一篇:空调也会成为“健康杀手” 下一篇:夏日养生“六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