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砌体结构裂缝的形成及控制

时间:2022-05-27 12:06:16

浅析砌体结构裂缝的形成及控制

摘要:随着我国墙改、住房商品化的进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建筑物墙体裂缝的控制的要求更为严格。由于建筑物的质量低劣,如墙体裂缝、渗漏等涉及的纠纷或官司也越来越多,建筑物的裂缝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和首要的质量标准。因此加强砌体结构,特别是新材料砌体结构的抗裂措施,已成为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工程施工方及房屋开发商共同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砌体结构裂缝成因 控制措施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wall to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housing, progress,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the improved, the building of the wall to crack control requirements more stringent. Due to the poor quality of the buildings, such as the wall crack, such as leakage of the lawsuit involving disputes or more and more, building the cracks of the residents have become a judge buildings safe very intuitive, sensitive and primary standards of quality. Therefore strengthen masonry structure, especially new material masonry structure anti-cracking measures, has become a nation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housing developers subject of common concern.

Keywords: masonry structure crack causes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砌体结构中温度裂缝的成因和控制措施

目前,裂缝是砌体结构质量中最重要也是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当温度变化较大时,温差将使砌体产生应力和变形,进而引起建筑物的变形。据有关资料统计,几乎80%以上的裂缝是由于温度应力造成的,当应力变形超过砌体的正常使用极限时,砌体便会产生裂缝,温度裂缝一旦形成,无法自行恢复。由于砌体结构采用材料的抗压强度,其抗拉强度和抵抗变形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不会直接引起建筑物的破坏,但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例如:墙体风化腐蚀、渗漏、抹灰层脱落和耐久性能的降低等,从而导致建筑物承载能力的降低、整体刚度的减小、抗震性能的降低等。因此,研究砌体结构温度应力下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对温度应力实施预防是非常必要的。

1、温度裂缝的成因和种类

热胀冻缩,是各种物质的一个普遍物理物性,因此有各种建筑材料及构件其所形成的建筑物也不例外。在建筑中,各构件相互连接成一空间整体,混凝土和砌体之间的变形差异导致构件中产生温度应力,混凝土顶盖变形大,墙体变形相对较小,导致砖砌体和混凝土屋盖之间产生约束应力。当外界温度升高时,使屋盖膨胀变形,进而引发墙体受拉、受剪。当约束条件下作用于构件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超过砌体结构的抗拉或抗剪强度时就产生了裂缝,这就是温度裂缝产生的直接原因。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些裂缝一般经过几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

这类温度裂缝常发生在建筑物(特别是那些纵向较长的)混凝土平屋盖顶层两端内外纵墙上,门窗洞两边,以及砌体女儿墙根部。温度裂缝形态呈“八”字型或直线型,且显对称性,但有时又仅一端有。譬如混凝土平屋盖顶层两端内外纵墙上的“八”字缝。由于房屋两端为“自由端”,水平约束力较小;当屋面向两端热胀时,致使下部砌体出现正“八”字型缝,当冷缩时,就出现倒“八”字型缝。而在温度上升的时候由于混凝土的膨胀大于砌体,楼板的膨胀受砌体的约束,从而在女儿墙根部形成向外的剪应力;而气温下降时,对女儿墙根部形成向内的剪应力,周而服始,墙体根部水平裂缝就产生了。剪应力在墙体内的分布为两端附近较大、中间渐小、顶层大、下部小,所以温度裂缝也有明显的规律性,即两端重中间轻、顶层重往下轻、阳面重阴面轻。其种类有:

(1)、内外纵墙和根墙的“八”字形裂缝。这种裂缝多出现在每片墙体的端部,而且集中出现在门窗洞口的角部,呈“八”字形。当温度升高时,屋面板伸长比相应砖墙伸长大,使顶层墙体因屋面板的推力作用受拉和受剪。拉应力和剪应力的分布情况大体是:房屋平面中间为零,两端最大,因此墙体的两端部位大多出现“八”字形裂缝,屋面保温隔热层的质量越差,屋面板和墙体的相对位移越大,裂缝越明显。

(2)、窗台出现水平裂缝、斜裂缝。当房屋的长高比较大,而且室内空间比较宽敞高大的房屋,顶层外墙常在窗台部位出现水平裂缝,窗口出现对角斜裂缝。当温度升高后屋面板伸长对墙产生水平推力,使窗台部位的墙体内侧向外扩展,外墙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发生侧向弯曲而导致开裂。

(3)、屋面板下面的外墙水平裂缝和外墙阳角的包角裂缝。这种裂缝出现在屋面板底部,顶层QL底部墙体,门过梁上部墙体,裂缝有时贯通墙厚。当升温时,屋面板对顶层QL及墙体产生推力,降温时,屋面板对墙体产生拉力,墙体抗拉强度不能抵抗水平剪力而导致墙体开裂。

2、砌体温度裂缝的特征

(1)、根据砌体材料的特征和砌体结构的特点,墙体裂缝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在材料、设计、施工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有效地加以控制。

(2)、温度裂缝大多分布在顶层,一般楼层分布不多,出现的方式有:墙体水平缝、墙体斜缝和窗角缝。

(3)、温度裂缝的发展特征。大多数工程在主体竣工时即已出现温度裂缝,但由于未作粉刷与装修,一般不易被发现,大多数在工程竣工2~6个月内被发现,特别是经过夏、冬较大温差之后,但一个冬夏后又逐渐稳定。

3、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在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墙体温度裂缝,并提出如下建议:

(1)、建筑物温度伸缩缝的间距除应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第6.3.1条的规定外,宜在建筑物顶层墙体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宜控制在l0~15m.

(2)、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以减少钢筋混凝土屋盖的温度,达到控制屋盖温度变形总量,减轻板(梁)、墙交接面变形裂缝灾害的目的。目前较多的做法是将屋面由平顶改成坡顶,并从建筑功能考虑,充分利用坡顶层,提高使用率,减少建设单位或开发商成本。

上一篇:对钢结构厂房的质量控制的研究 下一篇:探讨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时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