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办高校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

时间:2022-05-26 11:16:47

论民办高校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

民办高校绩效管理体系则是民办高校评价人力资源本身效能提供的重要工具,它是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更是民办高校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的理论前提和先决条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对于民办高校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绩效管理在民办高校中的应用价值

依据现代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界分,人力资源评价的实现是以企业内部一整套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为旨归的。所谓绩效(Performance),从字面意义上而言包含“业绩”与“效率”两个层面,这一在现代管理体系中可以普遍运用于经济管理、公共管理的概念,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维度中,一般是指“在特定时间范围,在特定工作职能或活动上生产数的成果记录”。当然,绩效并不仅仅是结果,也应包括员工在意图取得上述结果的过程中所付诸实践的行为。所谓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对应于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以其达到对于员工绩效的激励,促进整个学校工作效率的提升。

毋庸置疑,绩效管理,尤其是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的稳定性。如何将本已并不丰厚的员工薪酬进行合理分配,在“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大语境下变得尤为重要,一旦有失公平,必然出现大批因分配不公而选择离职的教师及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的流失也就变得无法避免。与此同时,应对通过绩效管理体系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价和激励也是目前民办高校应当关注的问题。

二、当前民办高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绩效考核指标不科学

依据目前的普遍状况,多数民办高校人事部门在制定绩效考核评价方法时,并未对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认真、科学、缜密地分析,进而造成考核指标模糊不清,考核标准不够明确的现状。绩效考核指标的确定应当是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的具体化,虽然很多民办高校都明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自身的办学战略目标,但这一目标具体到绩效考核指标时就变得语焉不详,无论是对专职教师还是管理人员均缺乏具体可行的明确规定。

与此同时,在考核的具体指标设定中,由于大部分民办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直接参照公办院校工作实践,缺乏自身应用合理性的论证,普遍存在的“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氛围”等评价项目就严重重叠,进而影响到了考核结果的科学性。

2.绩效考核程序不健全

我国民办高校通行的绩效考核机制,往往是人员自评、组织内评价辅以学生评价的模式。这其间,人员自评往往是流水账式的陈述,流于表面,更有甚者,一些管理人员索性只是更改自我评价的日期,具体内容则“亘古不变”,这就无法保证绩效考核内容的直接现实性,一些院校如完成任务般推进学生考评,一些课程尚未开设,就先行考评,或者将学生参与测评作为学生选课的先决条件,很多学生对于考核教师缺乏积极性,恶意扰乱教师绩效考核,这都使得学生参与测评形同虚设。

与此同时,在绩效考核结果做出后,人事部门往往直接公布,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评优升职,却忽视了被评者个人自身的申诉机制,一些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结果很难真实反映他们的具体工作业绩,而人事部门不加甄别的直接以此作为考核相关人员依据,则大大挫伤了被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绩效结果应用不到位

绩效考核的结果实际上促进民办高校工作人员改进自身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参照,但在目前的绩效管理实践中,很多民办高校往往缺乏对绩效结果的再次利用,在评优升职的程序结束后,教师和管理人员对于自己的绩效考核结果就丧失了关注的热情,而系部领导也往往不会以考核结果为依据,敦促相应工作人员提升自身工作效率。这一环节的缺失更直接导致了绩效管理循环机制的难以实现,由于对于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不够,民办高校工作人员对于自身的工作缺失缺乏认识,以绩效管理来促进人力资源工作效率的初衷也就变得无从实施。

三、建构民办高校绩效管理体系的具体对策

1.将绩效考核指标战略化、具体化

民办高校应当依据自身办学特色,将自身战略发展目标细化到对于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去,在我国民办高校普遍以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大前提下,对于“双师型”教师还应将其实务工作和理论教学工作进行综合性考量。

与此同时,必须确立“明确具体、界分严密”的绩效考核指标,在诸如科研能力(、编写教材、参与课题研究)、教学管理(授课数量、教学成果、学生反馈)、实践环节(教学成果转化、实训基地建设)等层面应当将指标量化、固定化,从而在考评指标设定环节保证绩效考核结果的公允性。

2.建立科学完备的绩效考核程序

在绩效考核全面展开之前,应当先行对参与考核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前期培训,以确保考核工作的顺利有效完成。同时以被评者自身评价为参考依据,最后还应保留被评人的申诉权利,在申诉期限内查证绩效考评结果的真实性,真正从程序上保证绩效考核结果的公允客观。

3.加强绩效管理过程中的沟通工作

民办高校人事部门应当在绩效管理初期就绩效目标、绩效考核指标、绩效结果运用等问题,广泛吸取各方面意见,做好管理前沟通工作。针对绩效考核结果中显露出的问题加以共同研究探讨,寻找解决之道,进而不断提升绩效结果的利用率,促进所有工作人员工作成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武欣.绩效管理实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杨顺勇等主编.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矫萍.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4]蔡文桂.泉州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 华侨大学: 华侨大学,2011

[5]赵欣.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7)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艺术系;江苏 南京 211156)

上一篇: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契机、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苏北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