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模型在目标导向型交互设计中的研究

时间:2022-05-26 04:39:14

用户模型在目标导向型交互设计中的研究

摘 要:随着互联网经济的爆发式增长,在设计数字产品之前,以目标导向访谈到了66个用户的定性数据,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用户角色模型,然后平衡了用户角色的需求和技术需求,定义了用户关于产品的需求。按照交互设计的原则和模式把需求定义阶段获得的数据和功能转变为设计元素,从而得到产品的行为分析报告,再对产品的形式和行为进行优化,这就是目标导向设计的设计过程和框架。

关键词:目标导向型设计;人物角色;交互设计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产品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同时数字产品的设计也不再局限于产品的形式和功能,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到更为复杂的用户行为上。世界交互设计领域知名专家艾伦・库伯(Alan Cooper)提出了目标导向设计的方法,它以用户为中心,充分地发掘并满足用户的目标和动机。目标不同于任务或者行动,它是所期望的最终情况,任务和行动只是有助于达到目标的中间步骤。因此为了帮助设计人员充分理解用户的需求和动机,“用户角色”被引入该方法中。用户角色是在人种学调查收集到的实际用户行为数据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原型。

1 目标导向型设计理论

随着体验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成为应对体验经济的基本方法。体验经济的个体化特征验证了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析理论”,唐纳德・A・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一书中也提出了产品设计必须考虑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认知和情感处理过程――本能、行为和反思。在目标导向设计的交互设计实践中,这三个层面的情感和认知模型分别对应着人物角色的体验目标、最终目标和人生目标。一方面,体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关注用户的体验;另一方面,用户的个性化意识增强,他们主动参与到信息服务中去,通过持续的交互体验表达内心的需求,从而获得满意的个性化服务。

1.1 目标导向设计

目标导向设计是关注用户目标的一种交互设计方法。它针对用户行为进行设计,旨在处理并满足用户的目标和动机。当用户通过数字产品进行交互时,设计师除了需要注重形式和美学规则以外,更要关注合理的行为设计来实现并满足用户期望的目标。这样设计的产品的行为和形式能够支持和促进用户的行为,并帮助使用者达到用户目标。目标导向设计要求充分理解用户目标,同时基于用户目标建立用户模型用以定义用户的具体需求,然后以用户需求来指导产品的交互设计。

在数字化产品的设计中,艾伦・库伯(Alan Cooper)提出的目标导向设计是一种面向用户行为的交互设计方法。交互设计所要完成的目标包括可用性目标、用户体验目标。其中“用户体验”是指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整体的感觉是否良好。用户体验的目标与可用性的目的不尽相同,后者更为客观,前者主要关心的是用户如何从自己的角度体验交互式的产品,而不是偏重于从产品的角度来评价系统有多有效。可用性的范畴比用户体验窄,它聚焦于完成任务。相反,用户体验是外观呈现、功能组合、系统性能和交互行为等因素的综合结果。总的来说,在数字产品、系统与用户交互的过程中,除了要达到可用性目标中的功能的满足外,还要具备令人愉悦、富有美感、有启发性等特点,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情感上的需求满足。

同时,提高用户体验是我们的设计目标。用户体验作为新的核心竞争力运用在网络营销实践中,是技术创新形态正在发生转变的体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

1.2 目标导向设计中用户模型的剖析

经济学家用创造出来的模型来描述市场行为,同物理学家用创造出来的模型来描述粒子行为一样,在研究用户之后创建的关于描述用户的模型,是交互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这就是“用户模型”。

艾伦・库伯(Alan Cooper)创建的用户模型理论使产品模拟真实存在的用户,并通过创建典型的人物角色来代表消费产品的不同目标用户群,并且将人物角色作为开发产品过程中有效的沟通工具,让研究用户的结果和需求始终通过人物角色这个鲜活的用户原型传递给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以确保最终的数字产品符合用户的认知心理,来引导用户对产品系统有正确的操作行为。同许多模型一样,用户模型是建立在认真观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人物模型的主要数据来自人种学研究、情境调查或者其他类似的与实际用户和潜在用户的对话和观察的数据。开发出的一个良好的人物模型,几乎每个方面都能够在用户言行中找到依据。创建人物模型不是要创建一般性的用户,而是创建在确定范围内最具有典型性和确定性的行为模式。数字产品必须适应用户行为、态度和能力等,因此设计者要明确指定与产品相关的一组人物模型。

1.3 构建目标导向型用户模型

1.3.1 构建用户模型前期的用户研究

用户研究是目标导向设计的第一步,用户研究是了解用户需求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更是随后创建人物角色的重要理论依据和信息源泉。创建用户模型的前提是了解产品的目标用户群的认知心理、行为特征和情感表达。因此,构建用户模型的第一步是调研用户,以调研的真实数据和分析来提炼人物角色的每一个属性。用户研究则包含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1)用户定性研究:用户定性研究能帮助我们挖掘并获得产品潜在的用户行为、态度,同时将要设计的产品中包含的功能以及使用情境的感受记录下来。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用户访谈、用户观察等。用户访谈法是指研究人员通过与访谈对象的口头交流来了解用户的真实愿望、态度和动机。用户观察法指的是研究人员在用户真实的生活、工作环境中,观察用户的行为方式得来的真实数据。因此在建立实际的项目用户模型的过程中应该根据项目的需求和用户的特点来合理运用和选择定性的研究方法。

(2)用户定量研究:定量研究设计的主要方法有调查法、相关法和实验法。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是社会科学领域两种对立的研究范式,两者在研究目标、对象及方法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定量研究着重事物“量”的方面;定性研究着重事物“质”的方面。定量研究依据的主要是调查得到的现实资料数据,定性研究依据的则是大量历史事实和生活经验材料。在交互产品设计中我们主要是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作为主要的定量研究方法,量化用户模式的行为因素。同时问卷调查又包含结构式问卷和非结构式问卷,结构式问卷限定了用户回答问题的范围,利于后期定量分析和整理数据,非结构式的问卷没有限定用户回答问题的范围,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求进行回答,能够收集更广泛的用户意见。在具体的问卷研究工作中可以将结构式问题和非结构式问题结合起来制定问卷。基于目标导向的用户模型以人物角色为载体进行表达。人物角色可以从对产品的用户和潜在用户的访谈、观察和问卷以及观察到的模式中推导出来,然而创建人物角色的过程同样需要和前期研究一样详细的分析和创造性的综合工作。

1.3.2 创建目标导向设计中用户模型的具体步骤

目标导向设计方法融合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和目标的同时,又能满足技术需求的解决方案。这个过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用户调研、建模、需求分析、框架构建、优化。

(1)用户调研。用户调研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有关产品潜在用户和设计用户的定型数据,以便接下来用这些数据构建用户模型。这个阶段的工作还包括研究竞争产品,研究和分析整个行业市场和品牌战略,以及访谈产品的开发人员和产品所属领域的专家。从而最终获取用户的行为、目标和设计观点。

(2)建立模型。为了能更好地理解或更形象化地表达在调研阶段所发现的有关用户之间,用户、社会和环境之间,以及用户和我们希望设计的产品之间的一些显著特性,我们需要构建用户模型,他们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代表着真实存在的人群。因此人物角色都集成了目标、态度、动机、环境、使用习惯等信息。用户角色在描述场景的设计方法里起关键作用,它能够在功能框架定义阶段用于挖掘生产产品的基本需求定义以及潜在的需求;同时,它也可以在数字产品优化阶段提供反馈。为了全面生动地构建出人物角色模型,从虚拟人物角色的姓名开始,选择合适的人物角色照片来加深对人物角色的理解。然后用一两个人格特征来精确地描述用户的特征,并综合出不同行为模式下用户群的目标。用户群目标的识别是通过观察每一人物角色的行为内容推导出来的,行为的内容包括用户动机和用户对目标导向的问题的回答等相关内容。

(3)需求定义。需求定义阶段旨在确定人物角色有哪些具体的功能性需求,他们完成目标必须访问哪些信息。这个阶段采用基于脚本提纲(scenarios)的设计方法,从人物角色使用产品的日常生活开始,描述产品与用户的接触点,到持续定义不断深化具体细节。需求定义的过程就是平衡设计时需要考虑用户需求、产品的功能需求和技术需求的过程。

(4)框架搭建。由具体的用户需求定义数据和功能性需求后,按照交互设计的原则,把它们转化成设计元素;将他们组织成设计草图和描述成具体的行为,从而得到产品的交互框架。当交互框架浮现出来,视觉设计师便开始着手创建一些视觉元素框架,同时通过设计品牌属性和整体界面结构来开发出有关版面、色彩等视觉上的总体风格。

(5)优化细节。优化阶段需要更多地关注框架阶段未完成的细节。这个阶段是使设计变为更具体的形式的阶段,各个部分的尺寸、图标,以及细化的视觉元素等是否能够充分满足用户的视觉感受。目标导向的交互设计方法以用户为中心,关注用户目标,通过调研获得产品的实际和潜在用户的定性数据,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得到用户角色,然后平衡用户角色的需求和技术需求,得到产品的需求定义。最后按照交互设计的原则和模式把需求定义阶段获得的数据和用户的功能需求转变为设计元素,从而得到产品的行为分析报告,再对产品的形式和行为进行优化,这就是目标导向设计所提供的设计过程和框架。

2 结语

目标导向型的交互设计中构建用户模型有助于帮助设计人员深刻理解产品的目标用户的需求,有助于将目标用户的观点和行为融入开发产品的过程中。通过前期定性和定量的用户研究和构建具体的人物角色的步骤能够构建出真实有效的人物角色模型,人物角色作为用户模型让前期大量而繁琐的用户数据变得有意义。它为后期通过人物角色来设计情景获取用户的需求,以及最终定义交互框架具有重大的意义,有助于设计师设计出与用户的知识和需求相匹配的正确产品。

参考文献:

[1] Alan Cooper,Robert Reimann,David Cronin.About Face3交互设计精髓[M].刘松涛,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 Donald・A・Norman.情感化设计[M].付秋芳,程进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 Donald・A・Norman.设计心理学3:情感设计[M].何笑梅,欧秋杏,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上一篇:ACG之源与同步发行体制 下一篇:浅谈辽宁喀左与宜兴紫砂艺术产业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