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写字教学的三个“结合”

时间:2022-05-26 11:41:24

做好写字教学的三个“结合”

摘 要: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掌握一定的写字技能,在写字中陶冶性情是写字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学中做到集体指导和个别辅导结合,训练与评析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既注重面向全体又尊重个体,既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又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推动学生语文素养提升,让学生的心理、品质、文化等诸方面素质在写字课教学中得以体现和提高。

关键词:写字 指导 练习 结合

写好汉字,是一个中国人学习工作的需要,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下称课标)提出:“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汉字?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三个“结合”。

一、集体指导与个别辅导结合

写字课教学中坚持集体指导与个别辅导结合是学生学习写字的规律所决定,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传授一些写字知识,指导一些书写要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讲授要建立在了解全体学生的基础上,选择的内容要符合大部分学生的写字能力水平。这样全面的指导,才能在短暂的课堂时间里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

但教学更需要面对每一个具体的生命,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最终要落实到面向每一个具体的学生,而每一个具体的学生,又各不相同,互有差异,这就决定写字教学不仅要面向全体进行指导,还要对个体进行因材施教的辅导。

如何针对学生特点寻求全面指导与个别辅导的平衡点?全面指导可以指向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基本的书写技能及一些基本书写规律;个别辅导主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在写字中表现出的个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辅导,也可以纠正不正确的书写方法,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一定的书写技能。如教学“相、所、施”等字,教学中教师集体指导左右结构字的书写规律,并依据这些字左右基本相等的特征,分析笔画、偏旁的摆放。学生写字时,教师通过巡视发现学生书写中的错误并给予纠正。如有学生写不好表现出烦躁,教师通过鼓励解除其心理负担,有学生处理不好左右两部分的迎让,教师举例“左右两部分就要像兄弟朋友相处一样,要亲密无间,还要互相谦让”。

二、练写和评析结合

课标要求:“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想要写好字,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只有在练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练习的方法很多,蒙帖、仿影、临写等都很有效。有了恰当的方法,还要有时间的保障,如果仅仅靠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提升学生的书写能力,必将导致纸上谈兵的结果。科学地安排和利用时间进行练习,才能不断提高练字效益。

强调练习的重要性固然重要,但是还必须与适时、适度评析结合起来,以评促写。我们可以通过学生书写作业前后的评析比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通过把练习作业与字帖进行评析比较让学生找到差距,也可以通过学生作业之间进行评析比较促进生生互动。每个学生都想在评析中得到别人的肯定,他们会认真对待写字,并会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练习作业参与到评析之中,在评析过程中,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对自己的写字成绩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在评析过程中,学生承受了压力和挫折的考验,不仅在无形中端正了练字态度,提高了写字技能,而且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大有裨益。

三、课内与课外结合

课标这样建议:“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写字教学大部分时间是在学生的练写之中度过的,这突出了以练为主的规律,但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学生想掌握写好字的技能必须利用课外时间,课内与课外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课堂所学需要通过运用才能掌握,课外写字时间使课堂上掌握的写字技巧得到巩固。更重要的是,课外写字练习不仅表现在练习时间的延长上,还表现在课外有更灵活的练习形式、更多的机会与更高的要求上。写字教学要延伸到课堂以外,教师应尽量提供学生发挥写字才能的机会,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与写字相关的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组织学生参与写春联、写标语、参加书法比赛等活动,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写字水平,同时还培养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意识,既锻炼自己,也帮助别人。

做好三个“结合”,让写字教学的效率更高!

上一篇:数学老师的“情”和“趣” 下一篇:学生动手能力与自主学习方式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