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令人神往的舞台

时间:2022-05-26 07:20:28

课堂--令人神往的舞台

【中图分类号】 G642.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054-02

课堂,是一个以展示和开启智慧为使命的地方,它连接着过去,承载着现在,昭示着未来;课堂,是赋予教具以生命,给予心智以成熟,让才能开始灵动,让生命走向鲜活,让暗淡重放光彩的场所。总之,课堂就是一个既严肃又活泼的地方,就是人之生命精华展现的舞台。“走进”课堂,让我们的课堂闪耀着人文智慧和生命价值的光华,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1 课堂是师生交往的舞台 教学相长双向互动机智和谐

课堂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重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归根到底是一种交往行为,以交往为媒介和手段。例如:我们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自主选择活动形式,自主选择活动呈现方式。这样,让学生在真正的有效的交往与互动中,习得语文“真知”,增长 “真实”的能力,养成“真切”的情感,提高 “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效率”。

2 课堂是多元对话的舞台 民主平等真情沟通充满关爱

《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说明比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

课堂教学实际上是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的对话。在课堂教学对话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也不是一个要被填充的容器。而是具有个性的、生动的和充满生命活力的人,一支需要被点燃的智慧火把。例如:学完了《狼和小羊》引导学生续编故事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从狼、羊等不同的角度去设计结尾。作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教师要重在激励、妙在点拔、贵在引导、巧在开窍。这样,在课堂教学对话中,我们承认学生先前已具有的知识累积,允许学生对语言的阐释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允许学生对语言的阐释有不同角度和不同的结论。并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语言结构来表达结论,也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获取结论。甚至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探究性问题,延伸至课外拓展到生活。

3 课堂是学生发展的舞台 体验生命张扬个性昭示时代

《课程标准》指出,“应致力于学生语言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课堂上,不能把学生看作是无知无能的被动的受体,看作是只能接受教师指令的工具,而要把学生看作有独特个性,有鲜活生命力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着自己的是非判断能力,有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有着自己的成长经历。教师所做的不是强制性的“灌输”和原则性的“克隆”,而应该是从内部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从而带领学生“走向知识”,最终成为知识的真正占有者。

课堂上,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存的观点理解课堂所包含着的丰厚内含。课堂应该是师生人生中的一段主要的生命经历,是师生生命的有意义的组成。因此,课堂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出的付出,它同时也是教师生命价值的体验,自身发展的需要。

4 课堂是智慧闪耀的舞台 矛盾整合思维碰撞无限精彩

课堂是一个充满灵活性的一个生机勃勃的空间。在这里产生着多少令人激动的冲突,滋润着多少饥渴的心灵,跃动着多少神奇的联想,闪烁着多少智慧的火花。在这闪耀着师生智慧的充满灵性的空间里,有思维碰撞的熠熠光芒,有逻辑整合的生动和谐,有智力角逐的无限精彩,有切磋琢磨的同窗情怀。

课堂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深层次的。课堂情景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一个多元信息交叉的系统。从心理学角度来审视课堂,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心理不断调适,冲突的画面;从文化学角度来透视课堂,课堂呈现的是以教师为代表的文本为载体的化与以学生为代表的有限的知识背景为基础的儿童文化相互沟通整合的画面;从社会学角度来观察课堂,课堂则是呈现的是各种人际交往的画面。

课堂留给我们思考是多层面的。课堂活动是动态生成的,它总是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说过“一个人两次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一个教师两次不能处于同样情景的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因素在变化,知识经验的积累状况在变化,课堂的物理空间和物质因素在不断的变化。所有的一切都时刻挑战着教师的智慧,我认为要善于把握四点:

(1)要善于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双向交叉中去录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最佳结合点;

(2)要善于从教育科学和学习科学这两大学术领域的高层面上去探求教与学两大行为的最佳协调点;

(3)要善于从师生合作与教学媒体传输的运行机制中,去研讨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的最佳融合点;

(4)要善于从课堂的空间和时间的统筹把握中,去谋划针对性与效益的最佳平衡点。

我认为,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灵活地运用教学技巧,因势利导,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的生机,课堂才能显示生命的活力。

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和谐的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学才不只是科学,而且是与哲学艺术相关;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

5 课堂是师生享受的舞台 感悟真理追求理想痴心不改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丰富的、复杂的、交互动态的过程,参与者在智力活动、情感活动、人际交往活动中实现着自己的多种需要,并使自己的潜能不断得以发挥。在现代的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活动对教师和每一个学生而言,是其人生中充满生命活力意义的重要构成。

对于学生,课堂是其今天的成长明天的可持续发展。在课堂上,他们满怀信心去参与智慧的挑战活动,亲自体验充满思想、情感和智慧的生活。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根据自己的兴趣,体验及理解,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知识,赋予知识以个性化的意义,学生对真理的感悟、理想的追求以及生命的张扬在这种积极的主动的参与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出来。这样的课堂,知识的学习已不再仅仅属于认知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人格、理想等领域。充分地体现了学习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生命价值。

对于教师,课堂是教师职业的载体,更是教师作为社会人实现自我理想,感悟真理自由,超越自我的生命价值的载体。

著名特级教师洪宗礼说过:“课堂是神圣的。”因此,我感到课堂是试金石,课堂是大熔炉,课堂是登天的梯。我们应该以课堂作为人生享受的舞台,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能力素质和教育机智,锤炼自己的教学艺术,使自己成为教坛巨人,人民的教育家。

上一篇:如何营造课堂气氛 下一篇: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性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