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先进典型的选树、培育机制研究

时间:2022-05-26 05:26:40

企业先进典型的选树、培育机制研究

【摘 要】 推广典型经验,教育引导。先进典型经验浓缩着企业发展理念、文化机制、技术水平、生产能力的精华,是企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中推广和普及先进典型经验,加强对先进典型共性特点的研究,总结归纳他们的经验、做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使之逐渐转化为职工群众的自觉行为,基于此,本文对企业先进典型的选树、培育机制进行一番探讨。

【关键词】 先进典型;选树;培育

一、 提升综合素质,确保典型在群众中立得住

先进典型是群体中的杰出代表,具有代表性、时代性和先进性。只有不断引导、扶持和帮助,提升综合素质,典型才能在群众中站稳脚跟,有效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1.注重启发引导,端正思想观念

典型是“名人”,其一言一行,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自身硬,才能站得正。因此,工会在典型选树后的培育过程中,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人手,帮助其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摆正自己与组织、群众之间的关系,以新的姿态正确对待需要面对的一切。一要正确对待荣誉。在工作和生活中,有的典型把功劳荣誉当包袱背在身上,不敢作为,维护“无瑕典型”的形象;有的居功自傲,维护“功臣典型”的形象;有的不讲谦虚,维护“权威典型”的形象;有的不去学习,维护“巅峰典型”的形象,如此种种,势必会束缚典型继续前进。要让典型正确对待荣誉,就是要引导他们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一如既往地保持先进本色,一切从“零”开始建功业;要淡泊名利,以平常的心态去工作和生活,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要把荣誉作为一个新的动力,再接再厉,再创新业绩、新辉煌。二要正确对待组织。要通过大量的事实让典型知道,一个典型的选树花费了组织大量心血和精力,不仅是一个人的功劳,更多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要通过交心谈心让典型认识到,荣誉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组织的关心与爱护的结果;要常怀感恩之心,自觉服从安排和需要,认真负责地把组织交办的工作做好。

2.增强学习修养,顺应时代需要

督促典型加强学习、培训,是提升典型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一要建立科学的培养计划。必须为先进典型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建立一整套面向未来、切实可行的系统方案,使他们及时“充电蓄能”,走在时代的前列。二要着重提升他们的个人修养和政治素质。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典型也不例外。在某些方面,典型是大家学习的典范,但在大是大非、假象诱惑、重大考验等面前,个别典型往往缺乏识别和驾驭能力,头脑不清,眼睛不亮,毁于一旦。因此工会有必要在个人修养和政治素质方面,加强培训和教育。

二、提供工作平台,确保典型在单位里传得开

典型是大家学习的典范,具有可塑性、导向性和时效性。因此,工会在典型的培育中,要努力为他们搭建舞台,提供平台,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展示自己的长处和特点,帮助他们总结、创新和突破,真正做到使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1.营造良好氛围,着力培育事业心

一应在人性化管理上下功夫。先进典型工作和生活中出现困难时,组织上要倍加关心,想方设法帮助其解决后顾之忧。二应在加强沟通交流上搭平台。典型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必须为他们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帮助他们多听群众意见和呼声,努力开发自身的组织分析协调能力,提高人际沟通技巧。

2.运用激励手段,深人调动积极性

搞好典型培养,只有根据工作实际和典型的心理需求,不断创造条件,建立激励制度,丰富激励形式,才能使典型保持长期的热情和干劲。在典型的激励上实施“三步曲”,广泛而又深刻地提升了典型时效价值。一是岗位激励。长期不断地、创造性地开展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攻关和拜师学艺等活动,鼓励职工在岗位上建功立业,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出了先进典型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推行“交流轮换”制度,组织开展班组、岗位之间的交流,进行“岗位互换、交叉锻炼”,拓宽知识面,提升了典型的业务能力。二是考核激励。加大职工队伍的考核力度,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让先进典型在考核中得到群众的肯定和认可。三是政策激励。制订调动典型工作积极性的管理规定,开展“金点子”征集,设立表彰专题,宣扬他们的先进事迹,并在晋级、疗休养、送外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用政策激励典型成长成熟。

三、拓宽发展空间,确保典型在社会上叫得响

典型是队伍建设中重点培育出的拔尖人才,群众基础深厚,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如何拓宽其发展空间,长期发挥典型的先进性,成为广泛而又深远的榜样和楷模,是对典型选树后培育的难点和关键。

1.建立典型的选拔使用机制

典型是优秀代表,更是选拔使用的储备人才。典型使用得当与否,是激发队伍积极性和潜在能力的关键。知人善任,做好典型的使用工作,就是要改进人才选拔机制,使他们拥有不断发展的空间。对管理岗上的典型,可建立“双向选择机制”,综合考察其性格、特长、能力、业绩,实行岗位选人才,人才选岗位。对操作岗上的典型,实施“预备机制”,优秀工人经基层班子民主推荐,组织调查考核,推行半年以上的预备考察期制度。严肃选拔程序,实行“阳光操作工程”,规范民主推荐、资格审查、组织考察、群众参与、党委任命的程序,采取好中选优模式,使典型用得其所,形成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地位的良好氛围。

2.建立典型的梯队选拔机制

建立典型脱颖而出的选拔培养机制,能够不断促进队伍建设健康发展。第一,要制定出选拔、培养的长期规划和近期方案,其中的一环就是建立先进典型的储备机制,克服现评现找的问题,使个人典型有后备人选,集体先进有储备力量。第二,要做好后备典型的培养工作,强化岗位培训,设立后备典型的培养计划,让其提前熟悉将来的工作,一旦出现人员调整,一是不会造成典型的空白,二是能够起到更有效的激励作用,在队伍中浓厚典型光荣的氛围,增强典型在职工群众中的份量和地位。

结论

总之选树先进典型应注意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既要大张旗鼓地对先进事迹进行总结、提炼和升华,营造浓厚的学习先进典型的氛围,同时还要对选树为典型的员工个人严格要求,一如既往做好本职工作,做一名名实相符的“标兵”,真正起到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智. 基层建设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7):44-45.

[2] 董福全. 选树先进典型 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0(8): 43-44.

(作者单位:铜陵有色股份铜冠黄铜棒材有限公司)

上一篇:你在用内部社交网络吗? 下一篇:浅谈影响绩效考核的关键因素